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200多个工作室聚集:小洲艺术园 生长很自然

时间:2013年03月01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

广州万亩果园中心地带,200多个工作室聚集于此

小洲艺术园 生长很自然

图①: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小洲村极具岭南水乡特色。

  吴吕明摄(人民视觉)

  图②:雕塑家黄河在工作室中创作。 

  本报记者 罗艾桦摄

  “北有798,南有小洲村”,岭南水乡小洲村的独特气韵让不少艺术创作者慕名而来、常驻于此,久而久之,成了一方“自然生长”的文化产业园。

  文化产业园,并不稀奇。但是,空壳化、地产化、同质化的诟病随之而来,撮合型、盲目性、功利性的质疑此起彼伏,文化如何扶,成为许多政府剪不断、理还乱的难题。而在由政府主导产业园的模式之外,像小洲村这样自然生长的“路边野花”,能否给产业园提供另一种酿制方案?

  ——编  者

  保留水乡样本,吸引画家入驻,村民也能靠艺术吃饭

  “大空间、高采光,很通透的”,27日,在澳洲飘荡20多年后回流小洲的雕塑家黄河,一边介绍自己的工作室,一边向着一樽半成品轻轻刮上一刀。

  黄河的工作室位于广州万亩果园中心地带的海珠区小洲村。潘鹤、林墉、许钦松等知名艺术家先后聚集在此,他们租用当地农民的房子建工作室、办大型展厅、组织艺术沙龙。

  关于小洲艺术村的前世今生,真没有几人能说得清。据带路的村民简志华介绍,依稀记得,应是上个世纪90年代当代岭南画派杰出代表关山月、黎雄才在此草创艺术家村之后,才引来众多中青年艺术家聚居此地,相继建立起200多个工作室,涉及绘画、雕塑、摄影、书法、音乐等十几个门类。近年来,一批艺术工作者大有继续聚拢发展的势头。国内艺术界早有“北有798,南有小洲村”之说。

  “邻村土华村开摩托的多,我们这里背画板的多。”7000多名当地村民一直以艺术为荣,尽管他们是以多年来的清贫为代价,所谓“保了广州人的肺,饿了小洲人的胃”。

  小洲村老支书莫绮萍介绍,这些年,为了保护有“广州南肺”之称的万亩果园,政府一直不让村里发展工业、涉足房地产甚至从事果园耕作。但与此同时,由于租金低、离广州大学城近、艺术原创人员集中,各种类型的艺术院校考前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像候鸟一样,每年下半年,都会有1万多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应考毕业学生来此接受培训,小洲村俨然成了高考艺术培训基地。于是,大小空闲房间被一扫而光,各种服务业持续兴旺,村民荷包一路大涨。

  前些年,推行“城中村改造”时,区里和街道一度前来征求该村意见,结果全体村民都毫不犹豫投下了反对票。他们除了要为广州留住一个原汁原味的水乡样本,目光投得更远。

  372人次获得各类艺术奖项,成为艺术家孵化器

  跟黄河一样,大批专业人员被小洲村独特的水乡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来到这里进行创作。

  前年才从番禺雅居乐搬来小洲村的国家一级美术师钱海源,眼下最担心的就是房租涨价。倒不是他付不起这笔钱,而是怕高租金把人赶跑了,“艺术家可是一笔很难复制的宝贵财富哦,好多地方都在争呢!”

  钱海源坦承,若以艺术界的普遍界定,小洲村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原创艺术集聚区、展示区,整体水平并不很高,且始终处在体制之外,但它也确确实实包容了大量的艺术家及其团队,尤其是大量刚从艺术院校毕业的年轻人。

  尽管这批70、80后艺术家风格有所不同,成长环境与教育背景却大多接近,同时也承继了艺术家的最大特点:松散,敏感,自我,注重个体感受。他们从更具有灵活性、随机性、独特性的单打独斗,转向组织各种展览、创作交流和艺术沙龙,并响亮提出了“我们原生态,我们草根,我们艺术”的口号。小洲村能够吸引众多的原创艺术家在此常驻,除了静谧的创作环境、低廉的生活成本,特殊的艺术氛围,俗称“扎堆”、“接地气”,也是重要因素。

  事实上,在小洲村,无论体制内外、草根与否,均“蛰伏”于此。据初步统计,自2007年以来,村里的艺术家们参加过200场各类艺术展览活动,有372人次(作品)获得各种级别的奖项,许多作品被博物馆、美术馆和名家收藏。

  可以说,小洲村就像一个巨型的艺术家孵化器。其中,最有活力的是中青年艺术家,他们利用各种平台,努力表现着自己。2008年,小洲村还自发组织了全省第一个村级文联,培养文学艺术新生力量,月月有活动,天天有展览,在广东省以至全国形成较大的影响。相继以“小洲村.COM”、“25°洲游记”、“野生动物园”、“蝶变”为主题的四届艺术节,更是将小洲地区的艺术活动掀起一个个高潮。它们都是由艺术家们自发组织,不拘一格说干就干。不少外国艺术家也来到这里,去年的国际行为艺术节就是规模较大的一次。

  土地既是草根赖以生存之所,也是鲜花盛开之基

  到底是草根好还是殿堂好?钱海源认为不好说,但中国当代艺术的主创人员来自“草根”当属无疑。

  放眼小洲村,人员自然聚拢,自由进出……乍一看,似乎与政府“大力发展”不太合拍。

  但在艺术区的管理者、广州市益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齐看来,发展文化产业有一个被忽视的常识:打造精品是锦上添花,而锦上之花需要肥沃的土壤、充沛的阳光才能生长好。土地既是草根赖以生存之所,也是鲜花盛开之基。

  有专家认为,有些文化创意园区只是块“空招牌”,很多大牌艺术家根本不常驻于园区,人气不旺更谈不上形成产业。小洲村的艺术群落则不一样,艺术家们没有自我封闭自成一体,而是租用民宅和祠堂,与村民有交流有合作。村内的小学校利用驻村的书法家资源,坚持五年开展书法教学。这也许就是它与其它创意园的最大区别。而这种“接地气”亦成就了小洲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特色——体验艺术,游客们来到这里,了解艺术家生存状况、艺术作品生产过程。

  华州街办事处主任黄振南透露,为小洲村量身定做、以“美丽乡村”为主题的“六个一”工程马上就得开工了——新建一个公园、新建一个广场、新建一个垃圾压缩站、保护一批文物古迹、打造一条水陆旅游线路、打造一个魅力水乡。

  真希望,这里的工程静悄悄,让这份水乡之美永远宁静。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