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理想信念:为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时间:2012年11月07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户华为 李玉滑

  共同理想是力量之源,坚定信念是前进动力。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

  当代中国,究竟什么样的理想信念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够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党坚持不懈地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精神家园,动员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共同理想的感召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坚守,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境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就是勇立时代潮头,迎接八方风雨,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02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大关,开始进入“发展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步入改革深水区,意味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纵横交错的利益诉求,纷繁复杂的意见主张,往往集中反映在对“旗帜”和“道路”所持的态度上。

  有西方学者宣称,中国不走西方的道路,将“只能是死路一条”。一些西方国家常以“十字路口的中国”为题研讨中国的未来。“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的杂音从未消失。

  当外界对中国的发展道路进行各种臆断、猜想的同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国内质疑改革开放,幻想重走老路的论调有之;否定社会主义方向、鼓吹照搬西方模式的思潮,也不时沉渣泛起。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3个“世所罕见”,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走什么路”这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10年来,全党加快理论创新的步伐,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部署,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挑战、武装全党,用“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套制度”,引领方向,凝聚力量。

  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