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本色造就“周恩义效应”
不久前,人民日报先后以三篇通讯和一篇短评,集中报道了宣传干部周恩义同志的事迹。在稿件采写过程中,有一件事情令人印象深刻。记者在进行采访后意犹未尽,再一次北上盘锦,继续挖掘周恩义的精神世界。让人去而复返的吸引力在哪里?记者说:周恩义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一名党的基层宣传干部最朴素、最真实的力量。
确实,本色的力量,最打动人心。通过报道,这种力量在社会传递,在人们心河里奔流。不少读者看了报纸后感叹:周恩义的根长在人民群众当中,他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亲切。面对周恩义,每一个党员干部需要思考,他身上为何具有如此强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他的本色力量到底来自哪里?
“他是为了做事,不是为了做官”,与周恩义相交共事20年同事的评价,既勾勒了周恩义作为一个党员干部的人生轨迹,也道出了他所秉持的人生价值。无论是甘愿“连降3级”投身宣传工作岗位,还是“四次让官”始终坚守在宣传思想战线,抑或是“第一个到位,第一个受累,第一个遭罪,最后一个撤退”的“一把手格言”,都说明周恩义把事业当生命、视工作为使命,坚守舍得付出、甘于奉献的精神高地,这才能摆脱名与利的桎梏,解开“大我”与“小我”的纠结,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一个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政治本色。
“我这个人,就适合在老百姓堆里,离开老百姓心里就没底”,周恩义在报告会上的真情告白,揭示了融入群众、服务群众这一历久弥新的工作“法宝”。正是立足群众这个出发点和归宿点,他才会钻猪圈、下农田、蹲大棚、常唠嗑,了解群众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明确自己该宣传什么;才会苦钻研、出新招、说实话,让“理论变成家常话,党的政策传万家”;才会把宣传思想工作“虚功实做”,把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最好的宣传,让老百姓认可他办的事,进而认可他这个人,认可他这个人,就相信他说的理。“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这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在周恩义那里得到了生动体现,也让“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人生与事业课题有了最为本真的答案。
多年来,周恩义凭着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对宣传工作的一股韧劲,从不被理解、受人冷落的艰难,到逐渐被接受、普遍离不开、口碑到处传的转变,打破了一些人对宣传思想工作“空对空”、“靠边站”等的错误认识,展现了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创新的巨大魅力。
这种由冷到热、由隔膜到融合的“周恩义效应”说明了一个道理:人民群众不会疏远党的理论政策,关键在我们的理论宣传工作不能疏远群众的情感与生活;人民群众不会难以理解宣传思想工作,关键在宣传思想工作不能与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脱节。在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历史进程中,党员干部无论处于哪条战线、从事哪个行业,只要着眼事业、心系人民,不断激发本色力量去干事创业,就一定能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群众心里写下最为动人的篇章。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