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拍卖行初尝内地“甜头”
陈丹青《牧羊女》
继去年9月北京苏富比成立之后,11月27日至12月1日,由歌华集团和苏富比集团联合主办的“苏富比北京艺术周”,被艺术圈视为苏富比进驻内地后在艺术品市场上的“第一战”。相比于成立之初“羞涩”、象征性的拍卖,在这次艺术周中,流动着的是真金白银。
有意思的是,此次艺术周之前,苏富比特别开通了官方微信账户,以期更为便捷地与内地客户展开交流。苏富比进驻内地之路,在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和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看来,在保持苏富比国际性和专业性的同时,如何契合内地市场、入乡随俗,是其开拓发展最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艺术周举行之际,记者邀请了黄林诗韵、程寿康,以及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总裁温桂华,共同剖析苏富比内地发展战略,解读内地艺术品市场发展大计。
40年从香港到内地进驻之路
北京苏富比于近日重磅推出的“苏富比北京艺术周”,是继去年9月北京苏富比成立并举行象征意义的首拍之后的又一新动作。
1973年,苏富比在香港设立办事处,首场开拍中国瓷器及工艺品,苏富比因此成为第一家在亚洲成立分公司的国际拍卖行。此后,香港苏富比成为苏富比与中国市场对接的窗口——1994年,苏富比在上海设立代表处;1995年起在中国内地举行拍卖预展;2007年,在北京设立代表处。近年来,苏富比介入内地市场的步伐,也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崛起而加快。
2012年9月,苏富比的内地进程终于走出实质性的一步。苏富比集团与歌华文化发展集团签署协议,联合组建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苏富比因此成为首家进入内地的国际拍卖公司。同年9月,新成立的北京苏富比举行了象征性的首拍活动。
真正让北京苏富比站稳脚跟的,则是本次举办的“苏富比北京艺术周”。这是苏富比在内地举办的规模较大的艺术活动,呈现出的艺术品总估价超过13亿元,涵盖中西方传统与当代多种艺术。其中,真正参与拍卖的现当代中国艺术品只占其中的10%。
相比9月底上海佳士得内地首拍拥有42件囊括洋酒、珠宝、中国当代艺术、西方艺术品等领域的拍品,本次艺术周上的拍卖部分,被视为一场规模大、摊子小的演练。
程寿康表示:“这是苏富比第一次在内地做大型拍卖,也是苏富比落户中国以来较大规模的艺术活动。苏富比希望以北京为基地,将这一近300年的品牌辐射至全国,藉此拉近与内地藏家的距离。同时,此次活动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于内地拍卖的流程,包括保税、税收、物流、进出口、仓储、外汇折算、结算等方面的法规都要熟悉,每个拍卖分类的法规都不一样,所以,我们想做得集中一点,专注做好一个分类,再拓展到别的分类去。”
国际范儿与本土化进程
从本次“苏富比北京艺术周”阵容和规模上,就可以看出苏富比对内地市场的重视程度,而艺术周中的拍卖部分,则是苏富比在内地真正意义上的首次拍卖。从征集作品到整体活动的策划上,无不体现了苏富比专业化的做事风格。
本次艺术周期间,共举办了3场私人洽购展、2场精品巡展以及专家讲座、艺术论坛等一系列艺术活动,1场现当代中国艺术品拍卖作为最后的压轴节目登场。其中,3场私人洽购展特别引人关注,许多观众专程赶来观看伦勃朗、毕加索、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作品。
温桂华及其藏家朋友认为,这次艺术周极大地体现了苏富比的国际特色:首先,整个艺术周的设计和布展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延续了苏富比国际风范和专业性的一面,让人眼前一亮。观众在参观展品时,有在博物馆观看展览的感觉。再者,艺术周带来了许多博物馆级的艺术品,不仅有芝加哥艺术学院收藏的赵无极作品,还包括古典绘画大师伦勃朗的作品和中国人熟知的毕加索的作品。不论是买家还是参观者,能如此近距离地欣赏到这样的稀有名作,都不是易事。而且,苏富比的艺术品导览环节非常专业,导览者从艺术欣赏和知识普及的角度,对西方艺术品和中国当代艺术品展开指导,以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画作。此外,苏富比开设的讲座根据内地藏家的需求而制定,专家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战经验。
因此,除了展览之外,一系列的艺术讲座和论坛更是吸引了众多观众,讲座室座无虚席,连过道里都站满了前来听课的人。无论是专家汪洋主讲的陶瓷鉴赏,还是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张荣主讲的翡翠辨识,大家都用心听讲、专心记笔记。有专家评价,苏富比不仅在做拍卖,更是在做艺术审美的普及。
作为艺术周的重中之重——“现当代中国艺术”拍场最终收获2.27亿元成交额,大幅超过此前估价1.23亿元,更刷新了6位艺术家的世界拍卖纪录。专场拍卖最高估价作品、拍卖图录封面——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珍藏的赵无极1958年作品《抽象》,由在场的山西藏家张小军以8968万元高价竞得,这是苏富比继10月5日以8524万港元(约6699万元)创下赵无极个人拍卖纪录之后,再次缔造赵无极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据程寿康介绍,此次拍卖中,有近200位登记买家竞投141件拍品。“无论从拍品还是参与拍卖的买家来看,都体现出苏富比作为一家国际拍卖公司的优势。”温桂华告诉记者,在此次拍卖中,有9件作品从海外征集而得,其中8件成交,体现了苏富比的海外征集能力。此外,相比国内拍卖市场的买家结构,本次拍卖参与竞拍的买家,不仅有内地买家,还有东南亚等地区的买家,这也是苏富比的客户资源优势。
在本次艺术周中,影响最大的不仅是拍卖成绩,伦勃朗作品《双手叉腰男子像》以及毕加索根据这件作品而创作的画作,也是艺术周上的亮点。这2件作品通过此次活动来到中国,成为艺术周私人洽购展中的佳作,伦勃朗的作品估价更是超过5000万美元,也是硕果仅存的少数仍属私人收藏的伦勃朗晚期作品之一。据悉,在苏富比的全球业绩中,私人洽购占全球营业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约12%,增至2012年的24%,由此也可看出苏富比对此项业务的重视。
“本次私人洽购带来了举足轻重的西方画作,也是为了满足广大中国藏家对顶尖西方艺术品与日俱增的兴趣。”黄林诗韵介绍,在苏富比最近5年的拍卖场上,亚洲藏家花在购买非中国艺术品上的总额约有20亿美元。最近3年,苏富比更是前后3次将印象派等西方现代艺术精品带到中国举办展览。“在伦敦和纽约的苏富比拍卖场上,参与西方艺术品竞拍的亚洲藏家、特别是中国藏家越来越多。中国国内买家看多了西方艺术品,眼光和兴趣都培养出来了,他们的竞拍目标主要以西方的古典油画、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为主。”
“3年前,在苏富比最早将西方艺术品带到中国来时,苏富比全球负责人就告诫我,中国内地将是非常重要的市场,一定挑选最好的,不用在意销售额,最重要的是把最好的带来。” 黄林诗韵说。
黄林诗韵观察到,中国人越来越有经济实力,艺术品买家群体的扩大是必然趋势,一些华人买家已经与世界顶级藏家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购买全球流通的艺术品,而中国买家购买西方艺术品的比例,也在最近几年呈现直线上升趋势。
因此,此次艺术周也是苏富比为迎合中国广大的资深及新进藏家的收藏品味而设。在经营方式、佣金计算方式、拍卖师选择,甚至现场管理方面,都开始与内地的习惯接轨。但程寿康一再强调,艺术周的重点不在“本地”,而是国际化的苏富比品牌形象在内地的完整呈现,北京苏富比并非专注国内藏家口味,而是兼顾全球客户群。
打造苏富比的中国模式
北京苏富比以此次艺术周为契机,不仅宣传了苏富比拍卖的整体品牌,在拓展市场和客户之外,以北京苏富比为窗口,进而熟悉内地拍卖运作流程、模式,也是其目的之一。
拍卖之后,温桂华向记者表示,此次拍卖的海外回流作品通过保税拍卖的形式进行,文化企业及其产品能够在保税区内享受免证、免税、保税待遇,为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流通提供一个更开放的平台。苏富比艺术周在北京海关的认可下,在全国首次实行RFID物联网监管,为中国与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低成本的交流方式。
“因地制宜、入乡随俗,苏富比在充分熟悉内地交易规则的同时,也在摸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苏富比中国模式。”
从艺术品经营类别而言,温桂华表示:“北京苏富比会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采取措施扩大中国市场份额,并将主打现当代艺术板块。”对于未来这一板块的竞争,她认为:“苏富比和佳士得享受同样的政策法规,都在框架允许的范围去经营,虽然存在竞争,但各自策略重点有所不同。”
温桂华表示,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内地艺术品市场潜力很大,也是发展速度较快、增长较为明显的市场。此外,受各种因素影响,内地买家纷纷前往海外购买艺术品,如今,像苏富比这样“百年老字号”入驻内地,让内地买家更方便、专业地选购心仪的艺术品。而且,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全球都算得上活跃,需要进一步将拍卖和艺术交易做得更规范化。
程寿康说,随着中国藏家在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崛起,苏富比期待能引入更多顶级西方艺术品、高水平的服务和运营规范。
比如,本次艺术周中的私人洽购展包含了西方现代艺术品、欧洲油画、家具、工艺品和装饰品,同时举办的2场西方艺术精品展及皇室珠宝珍藏展,也为内地客户带来不一样的观赏体验。黄林诗韵坦言:“苏富比也想培养喜爱不同类别西方艺术品的内地藏家。中国市场最大的优点就是藏家数量大,各种艺术品都应该有对应的藏家和买家。”在她看来,培养收藏分类市场,是北京苏富比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私人洽购、拍卖、西方艺术精品展、讲座,这样的策划和设计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一次实力展示。程寿康表示,作为一家跨国拍卖公司,苏富比要慢慢转型,从传统的拍卖行发展成一家全方位、不同渠道开展业务的文化企业,这是苏富比的终极目标。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