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嘉德秋拍:近现代回落熟面孔遇冷

时间:2013年11月27日来源:《京华时报》作者:方翔

吴冠中《梦沈园》拍出1437.5万元,与其在2011年上海泓盛秋拍中的成交价相比有所回落。

  中国嘉德秋拍经过5天激战,截至11月20日,涵盖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等门类33大专场,成交已达23.48亿元,其中六个专场成交比率达百分百,创出佳绩。对于藏家来说,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在价格的涨涨落落之间寻找市场趋势。

  《杂咏》拔头筹 古画瓷器涨幅高

  在中国嘉德秋拍中,大观专场的表现更是成为了市场的“风向标”。从今秋的成交情况来看,拍卖总共成交了5.68亿,成交率达到了90%。现场第一高价的拍品是明代文徵明的行书《杂咏》,以5117.5万元成交,其上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是在2006年,当时的成交价为462万元。

  除了书画之外,瓷器工艺品部分也有不少的赚钱案例,像一件清雍正·青花三多纹罐以402.5万元成交,其上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是在2013年6月的瑞典斯德哥尔摩的 StockholmsAuktionsverk拍卖会上,当时的成交价为230万瑞典克朗,相当于200万元人民币。清乾隆紫檀万寿锦地嵌百宝大挂屏拍出1092.5万元,而其在2005年伦敦佳士得秋拍中的价格只有26400英镑。

  市场回归理性 近现代落差较大

  在看到那些受到追捧拍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看待目前的市场行情,正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巅峰时期曾经创出天价的作品,随着市场的理性已经逐渐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上,像在中国嘉德秋拍推出的吴冠中《梦沈园》,成交价为1437.5万元,而其在2011年上海泓盛秋拍中的成交价已经达到了1495万元。如果去除买家佣金,实际的跌幅还是非常明显的。今年香港秋拍,吴冠中的市场表现极为亮眼,有市场重归的趋势,但从内地的拍卖市场来说,藏家还是根据拍品本身来说话。

  在近现代书画中,这些下跌的现象更为普遍。像齐白石的《青蛙蝌蚪》成交价为184万元,而其在2010年秋拍中达到了179.2万元。陆俨少的《延安颂》在秋拍中的成交价为598万元,而在2011年春拍中的价格为920万元。张大千的一张仕女图作品,在2011年春拍就曾经以920万成交,今秋再次上拍,底价仅仅只有180万,最终以805万元成交。这些价格巨大落差的背后,原因是非常多的,有的是因为前一次拍卖正处于拍卖的高峰时期,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其真正的价值,也有的情况是因为有些拍品成交之后,并没有正式的交割,以至于重新登陆拍场。但不管是哪种原因,对于市场来说,过于频繁地看到“熟面孔”,至少冲破了藏家的心理防线,使得最终的成交价格相比过去出现了下跌。

  选择拍品 警惕老面孔

  在看到拍卖的涨涨跌跌之间,我们更应该看到市场趋势。就像在中国嘉德上拍的一对估价180万至220万元的清光绪青花“天下第一泉”大盖罐,1995年作为中国嘉德的封面拍得近60万元。那时的60万元能在北京三环内买套豪宅吧,而今秋的成交价为264.5万元。虽然升值幅度还是非常可观,但就这个价格的购买力来说,连三环内的一套两居都买不到了。这对于藏家来说还是“赔钱”的。而在王世襄的专场拍卖,所有的铜炉拍品全部流拍,这与前两年的火爆行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它们每件的起拍价达到了1000万元,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预期,也显示出目前市场的谨慎。

  综合来看,在目前市场流动性并不如前两年那么宽裕的情况下,对于藏家来说,出手会更加谨慎,特别会注意投资的安全边际,只有那些源流有序且能够体现出附加值的拍品才有可能被“相中”。而那些经常出现在拍卖市场上的“老面孔”,在目前的市场上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流拍或者跌价。同时,对于意外的高价也要辩证来看,就像今年嘉德秋拍中出现的鲁迅1934年致陶亢德的一封信,以655.5万成交,等于一个字就价值3万。鲁迅致陶亢德信札现存共19封,绝大部分已由相关机构收藏,流传在外者目前所知仅此一封。这种价格实际对于市场的影响作用并不大。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