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1919:为何盛极而衰?
曾经的艺术中心如今已人去楼空
近日,关于山东省复合式经典创意产业集聚区——青岛1919文化创意产业园(以下简称“1919”)已成为一具空壳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1919占地面积达130亩,作为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十大重点园区之一,创立之初红极一时。然而开园不到4年时间,如今的衰败景象不禁让人唏嘘,昔日的重点工程竟最终沦为“欠薪项目”。
“这不是我预期的样子”
据了解,1919在2009年由青岛创意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意公司”)开发,是在利用卷烟厂旧厂房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打造成青岛的“798”艺术聚集区。但规划中除1919烟草博物馆、青岛创意中心、当代艺术中心等文化项目外,还包括建设国际建材博览中心这一与文化园区联系并不紧密的商业项目。
进入1919美术馆,穿过走廊,标有号码的艺术家工作室房门紧闭,透过玻璃窗望去,要么堆放凌乱的杂物,要么是空房间。在仅有的两间开放的工作室内,几名学生正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油画课程。在标有“山东省雕塑艺术家协会”的房间里,铺满尘土的地面似乎表明协会早已撤离。在楼层入口处标识的“山东水彩画创作中心”及“维也纳当代亚洲艺术交流发展中心”等机构,在楼层内并没有踪迹。
“这不是我预期的样子,当前这种环境远远无法产生艺术家集聚效应。”在3层的一间工作室里,水彩画家宿仁昌无奈地表示,起初来这里作画、办展览的目的是希望借助园区平台营造的艺术氛围吸引人气,同时加强与其他艺术家的交流。然而,目前常年开放的工作室不足10家。
“一期项目改造后面积近20万平方米,二期1919创意大厦等项目面积近22万平方米,总面积将达42万平方米,是山东省内规模较大、门类较全、品质较优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建成后将吸纳约2000个企业入驻,实现就业1万人以上。”这是2009年1919刚开园时的新闻报道。如今的衰败与当初的这一目标形成了鲜明反差。
园区的另一位画家刘志芳坦言,园区刚成立时确实经历过短暂的辉煌期,随着各艺术机构相继入驻,青岛当地大批艺术家慕名而来,入驻该园区的艺术家们几乎每人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省级以上的艺术展。
谈及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上述两名画家认为,在于缺乏专业的文化园区运营管理人员,加之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商业配套设施较少,因而难以聚集人气,从而导致经营不善。
土地性质引发争议
据了解,园区改造建设的施工方,曾于2009年先后4次与创意公司签订有关卷烟厂旧厂房改造与扩建的施工合同。在项目初期存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各种建设材料的购买由施工单位先行垫付,直到项目快停工时才收到部分材料款,用于继续施工建设。
“导致当前这种局面的并不仅是经营不善,根源还在于这块地的土地性质没有转变。”创意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2009年3月,在当地政府的政策鼓励下,土地所有方与创意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原卷烟厂闲置厂房租赁给创意公司使用,并授权其在原厂房改造和扩建的权利。
创意公司负责人直言,正是由于产权方没有履行合同中的将土地性质由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因而导致建材商城从规划到消防都无法得到验收,进而无法结算工程款项。若在这种前提下开业属于违法经营,出于保护商家利益,创意公司不得不陆续劝离了几百户商家,以至于沦为今天这种地步。
据创意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为改造建设该园区项目共投入数亿元。由于没有直接收入,粗略计算平均一年损失达3000万元。
对此,产权方负责人表示,双方签订的仅是简单的厂房租赁合同,并不涉及土地性质的变更,后期出现的营业萧条等与土地用途未变更无关,且近期青岛市规划局对其利用原有厂房,在土地用途不变更的情况下发展创意产业的行为予以书面确认和支持。
“如果是政府认定的文化园区,其可以在工业用地性质不变、建筑物不变、产权关系不变的基础上建设。”青岛创意100产业园同样是在原青岛市刺绣厂基础上改建而来,其行政经理曹春盛证实,文化产业园区不需要将原有厂的土地性质由工业用地变为商业用地,除非是利用其作为纯商业经营。
创意公司相关负责人则认为,1919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艺术家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但是文化产业回报周期较长,产业链尚未成熟,最初为吸引艺术机构和艺术家进驻园区,甚至不收取任何房租。在这一前提下,必须有实体商业项目作为经济支持,建设国际建材博览中心正是出于这一考虑。
文化园区发展应掌握规律
目前,这场由土地性质引发的纠纷仍在持续发酵,但无法掩盖的是创意产业集聚区衰败的事实。近年来,在各地纷纷上马各色文化园区项目的背景下,这样的衰败或许仅仅是冰山一角。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范正红表示,频繁上马的文化园区项目往往带有地方政府和企业家急功近利的色彩,由此引发的文化园区兴衰值得反思。这不仅是对文化发展秩序的破坏,而且在政策鼓励的背景下,一些有实力的实体企业初涉文化产业,经营者本身缺乏对文化的理解,简单切入容易付出代价。
“文化具有特殊性,同样文化产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往往文化产业园区的主导者、经营者本身缺乏对文化的理解,凭借经营实业的经验和模式经营文化产业,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范正红表示,文化园区的出路不是艺术家和艺术元素的简单拼凑,而是需要一批有能力认定艺术品价值、艺术家层次的经营者和有文化底蕴的决策者做出宏观规划,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文化产品消费群体的特殊性,改变传统商品的生产模式。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对于类似问题也曾表示,现在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基本上都是地产集聚,而文化产业园实际上需要的是创意文化企业的集聚。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下,什么火了大家就一拥而上,大多数水平很低。对于这些问题,陈少峰建议,文化创意产业园必须具备两个门槛:一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的文化产业收入必须占到一半以上;二是投资密度和收益密度要细化。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