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音乐>资讯

古典音乐导赏:音乐会前的“开胃菜”

时间:2013年03月22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庞元元
0

  “这段旋律就像北京昨天的天气,早晨冷冷的,有薄雾,傍晚时分,大雨骤降……”20日晚,北京音乐厅的演出钟声敲响后,中央音乐学院乐队学院EOS乐团2012-2013音乐季的系列演出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即进行演奏,而是增添了“导赏”环节。乐队指挥胡咏言先生带领当晚的独奏演员和乐队各声部首席,在演出前,对本场音乐会的演出作品进行讲解、示演和赏析。

  这样的尝试,在北京的古典音乐会演出中尚属首次。“在音乐会正式开演之前,进行20分钟的简要讲解,这种形式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了,尤其在美国特别流行,” 胡咏言先生介绍,“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传统,大家对音乐有一些了解,一会儿欣赏的时候,可以更加投入。”

  当晚的音乐会全部是法国作曲家的作品。“德彪西、弗朗塞、柏辽兹,我个人十分偏爱,我总觉得法国人文化中的诗情画意和中国不分伯仲。”胡咏言先生简短的开场白,将观众领入了音乐的氛围,“当然,演奏法国人的作品,并不那么容易,欣赏起来也需要做点‘功课’。”

  开场曲目法国印象主义代表作家德彪西的“第一狂想曲”就是最好的例子。“开头的旋律很简单,三个音慢慢上行,非常非常的轻,” 独奏家范磊一边示演,一边和观众分享体会,“像清晨太阳还没出来,薄雾没有散去,冷冷的。”看到台下观众听得有些困惑,胡咏言先生继续讲解:“第一个主题乐句,轻描淡写,像齐白石的画,只那么一笔,好像还没说完,旋律拐了个弯,就结束了,这就是德彪西非常随性的印象主义创作代表。”

  第一次走进音乐厅欣赏古典音乐的观众刘先生表示,音乐语言对他来讲是抽象隐晦的,“第一首曲目如果没有讲解,听完8分钟的演奏,真的会感觉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观众张女士说:“导赏中,乐曲创作背景的介绍、音乐主题的赏析,这些搭建了一个欣赏的框架,让我能够更容易地进入音乐语境,进行欣赏。”

  于2006年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EOS交响乐团,是一家由专业艺术院校下辖的集教学、演出于一体的全市场化操作乐团。近两年来,EOS乐团倡导并发起了U-MUSIC全国大学生音乐计划,并在乐团每一场演出向高校赠票600张,让更多大学生走进音乐厅,了解古典音乐。

(编辑:单轩)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