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音乐>资讯

武冈丝弦“仙乐”之音,薪火相传

时间:2013年02月20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吴啸华 谢兰
0

演员们在演奏武冈丝弦    周芳华 摄

邓星艾在传授丝弦技艺   周芳华 摄

  湖南丝弦流传于湖南各地,因用扬琴、琵琶、月琴、三弦、二胡等丝弦乐器伴奏得名,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兼备、变化多样的民间说唱表演艺术。其中最有名气的是常德丝弦,流行于常德沅水、澧水一带,其是明末清初,江浙一带的民歌和时调小曲传入常德后,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不断演变、发展而成。

  武冈丝弦则别有一番高贵、文雅风味。它同样具有外来艺术元素,但或许是最早进入湖南的丝弦曲种。

  据邵阳市非遗专家覃保来介绍,武冈丝弦源于江南丝竹、宋词元曲和明代的时曲小调,由宫廷音乐流传至民间,曲调高雅、旋律优美,唱腔婉转,素有“仙乐”之称。武冈丝弦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三弦、琵琶、扬琴、月琴、笛箫、班鼓、云板等。它的传统演唱形式是6至8人各抱一件乐器围桌而坐。武冈丝弦已有千年历史,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在武冈广为流传。

  1月中旬,记者一行前往武冈,意欲探寻武冈丝弦千百年来绵延不绝的奥妙所在。

  武冈丝弦的前世今生

  武冈位于湘西南部,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公元前179年,始设武冈县于今市郊七里桥,后置都梁侯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武冈丝弦便于这里兴起。

  武冈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两条河流穿过小城中央,远处高山屹立。一阵小雨过后,深冬的古城空气清新,街上行人密集,车窗外掠过年代久远的石头城墙和扎堆的古建筑群。

  据《武冈州志》记载,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皇位,使开国元勋和所封藩王在封地安于享乐,不危及皇权,下诏给每个元勋、藩王赐送3000词曲唱本和300歌伎乐师。公元1424年,朱元璋第十八子岷王朱楩被徙至武冈,武冈成为岷王的世袭封邑。岷王朱楩骄奢风流,好声色犬马,喜时调小曲、丝竹之音。他不甘心落为外藩,“欲效九五之尊”。为掩人耳目,他在迁徙武冈时,携带了大批杂剧艺人和女乐歌伎。在武冈私建皇宫后,又大张旗鼓派人至苏杭广寻女乐歌伶,“王喜丝竹,常歌于庭”,以致武冈城中“歌舞百戏,通宵达旦”。朱王府的乐师歌伎不乏音乐大家,他们将江南丝竹、词曲、小调与武冈当地流传的民间音乐糅合,逐渐形成具有武冈地方特色的宫廷音乐。

  明代中叶开始,这些宫廷音乐由宫廷和达官贵人庭院传入民间,在文人雅士与书院学堂中流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众多艺人将在文人雅士中流行的丝弦乐与当地的山歌、田歌、情歌、巫歌傩舞、小调相结合,产生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武冈丝弦音乐。

  明末清初,江南一带经历战乱达半个世纪,江浙大批乐师歌伎追随南明王朝逃至武冈,随着南明王朝在武冈的崩溃而流离失所,沦为艺伎,为武冈丝弦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由于戏曲的蓬勃发展,丝弦这类小曲在占领不了大舞台的情况下,只有在小城、乡间扎根生存,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整理,其地方特色也变得越来越浓郁。

  清末民初,由于兵匪战乱,武冈丝弦开始衰落。民国十五年,武冈县政府部分喜好丝弦的幕僚和文人学士,为振兴武冈丝弦,自发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改造,并开班传授。在武冈县政府教育科长、武冈丝弦大师张坦宜和县财税局长、武冈丝弦艺人钟藻的支持下,武冈县“都梁丝弦委员会”成立,张坦宜、李国珍、钟藻、游云龙、李小梅、焦裕村、杨瑞祥、张玉如等30多位当时有名气的武冈丝弦艺人加入,李国珍任会长,并组建了“武冈丝弦演唱队”。

  在“都梁丝弦委员会”成员的努力下,武冈丝弦在民国中期特别是抗战时期,获得很大发展。他们利用武冈丝弦在群众中的影响,宣传抗日,鼓舞士气。1948年初,“都梁丝弦委员会”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强行解散并禁止演唱,武冈丝弦一时间弦断音散。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武冈丝弦艺术的抢救和发展。

  1950年,武冈县文化馆成立以武冈丝弦艺人为骨干的武冈丝弦演唱队和武冈丝弦艺术挖掘研究小组,武冈县委、县政府拨出专项资金,组织专家学者先后4次对武冈丝弦进行挖掘抢救,对李小梅、焦裕村、杨瑞祥、张玉如等武冈丝弦老艺人保留的丝弦音乐曲目进行抢救性录音录像,先后编辑出版了《武冈丝弦》、《武冈丝弦音乐》、《武冈丝弦研究》等。

  传承人邓星艾的传奇故事

  沿着江边的石板路步行近10分钟,记者在江边一栋民居内见到一位老人,他正和一位年轻女子在研究丝弦曲谱。这位老人就是2009年被批准为第一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冈丝弦传承人的邓星艾,旁边是他的小女儿邓子鹤,也是丝弦传承的积极推动者。

  邓星艾今年73岁,个儿不高,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很健谈。他原是武冈祁剧团的团长,1995年剧团解散后,他将大部分时间用来研究整理戏曲音乐,除整理武冈丝弦乐谱和收集材料,还创作了很多丝弦作品,均受到好评。如2008年,他的《牧鹅姑娘》代表武冈参加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展演。2010年,《抢村官》代表邵阳市参加湖南省首届农民艺术节,获得“丰收奖”。

  说起武冈丝弦,老人眉飞色舞,谈到自己珍藏的手抄丝弦乐谱时,老人言语中透露出无比的喜悦与自豪,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武冈丝弦传承发扬下去。

  得知记者的来意,邓星艾从卧室取了几本厚厚的笔记本,这是他保存多年的丝弦乐谱手抄本。随手翻开一本,让记者很是惊讶,虽然年代太久已经发黄,但里面字迹工整、清晰、干净,几乎可与印刷品相媲美。这些珍藏的笔记本上,有摘抄的丝弦乐谱,还有收集的丝弦方面各种材料的剪贴。

  邓星艾说,他接触武冈丝弦是从记谱开始的。1960年夏天,剧团正在乡下支援“双抢”,团里专门把他调回,原来县里请回了迁居城步的80岁高龄老艺人杨瑞祥,进行挖掘、整理武冈丝弦工作,他那时只有20岁。当时条件简陋,工作地点设在剧团堂屋过厅内,就在一张乒乓球台桌上记录,杨老先生则边弹边唱,他负责记谱。在杨老的悉心传授下,他将杨老演唱、传授的武冈丝弦音乐曲目一一记录下来,并掌握了武冈丝弦的演唱与伴奏风格。

  根据那次挖掘的情况,武冈县文化馆于1960年10月专门整理成一本《武冈丝弦音乐》,收有小曲24首、丝弦戏5个,共印了300册。1979年邵阳地区戏工室编印的《武冈丝弦》一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增添了部分曲调。

  现在,邓星艾不顾年老体弱,除了辅导女儿邓子鹤学习武冈丝弦作曲外,两人还经常到武冈丝弦传承基地——武冈市都梁风歌舞团和武冈二中给学员们上课,从理论和演唱两个方面进行教学,鼓励青年人学唱丝弦,熟悉民间音乐。

  武冈重点保护的文化名片

  据武冈非遗中心工作人员曾艺介绍,武冈丝弦和常德丝弦在演奏方式上有很大差异。常德丝弦是在民间流传。而武冈丝弦从宫廷音乐演变而来,是古时达官贵人聚会时茶前饭后用以打发时间的,普通百姓很难看得到。由于武冈丝弦,过于高雅,缺乏常德丝弦的群众基础,曲高和寡,虽经努力抢救扶持,仍一直处于濒临失传的状况。

  1956年普查统计时,丝弦曲牌有400多个、丝弦戏曲目80多个,现在大部分已失传,保留下来的传统曲目已不足一半。

  为更好地挖掘、整理武冈丝弦曲目,邓星艾在1960年整理出版的《武冈丝弦音乐》基础上,又将新收集整理的曲调补充进来,撰写了一本新的《武冈丝弦曲谱》,共收集曲调246首,这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全的武冈丝弦曲谱。

  2006年以来,武冈市文化局积极组织举办武冈丝弦演唱人员培训班,由邓星艾授课。办班初始,多数人对武冈丝弦的了解不够深入,兴趣不大。通过培训学习,排演的节目,一个比一个好,促进了武冈丝弦的普及和传承。

  在武冈丝弦创新和发展上,邓星艾做了大胆尝试,取得较好效果。近几年,他新创作了一系列以“武冈丝弦”曲牌为主的小戏曲,有《金脑壳传奇》、《牧鹅姑娘》、《卤菜飘香》、《抢村官》、《“骂”老公》、《武冈是个好地方》、《忆秦娥·穿城游春》等,这些作品在群众中广为传唱,深受欢迎。2010年,邓星艾受武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委托,义务编写武冈丝弦音乐教材,并为全市范围的中小学生作丝弦讲座。随着武冈丝弦的保护、传承工作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武冈丝弦,社会业余演出团体开始演出武冈丝弦节目,很多大中专艺术院校的毕业生,都以武冈丝弦作为毕业论文素材。

  覃保来认为,非遗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表达着武冈地域文化的个性特征、亲和力与凝聚力,是武冈人民智慧的结晶。传承和保护非遗项目武冈丝弦,对增强社会凝聚力、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所所长谭高荣表示,武冈丝弦保护和传承工作是一项长期、艰难的工作,尽管面临一些困难,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丝竹之声不绝于耳,民间学唱蔚然成风,现已逐渐形成一种民间的、活态的传承模式,“仙乐”之音,定会薪火相传。

(编辑:单轩)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