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神曲”如何“煲”好味?
——从歌曲《大田后生仔》到《早安隆回》看文艺传播的空间
歌曲《早安隆回》以《早安,阳光》的方式上了兔年央视春晚,原唱者袁树雄以观众的方式走上春晚,成了兔年春节热议话题之一。突然间,《早安隆回》成了岁末年初最为火爆的网络“神曲”。短短一个月,全网播放量超过600亿。
《早安隆回》的走红,不禁令笔者想起了三年前的《大田后生仔》。该曲亦是曾在当年网络上评价为年度的南北“神曲”之一,也是短时间内全网播放量超过60亿。此时的《早安隆回》与彼时的《大田后生仔》,都红遍大江南北,甚至被世界各地各种语言翻唱、传唱。
但凡被称之为网红“神曲”的,通常有着歌词简洁直白、曲风朗朗上口、节奏简单明了、意境易达共鸣等共同特点。所以,大家才爱赏听,喜传唱,容易受之感染。一首歌曲具有了很高的传唱度和亿量级的播放频次,自然就成为一个时间段、一个区域范围的“现象级”音乐符号。正如《早安隆回》《大田后生仔》等网红“神曲”,抒发了大众共有的情怀与追求,反映出全民的共情之处。对于这样的网红“神曲”,该如何“煲”好味呢?文艺作品的传播空间有多大呢?
爆点的偶然与追梦的坚守
世界杯决赛阿根廷队夺冠后,梅西捧着大力神杯、弓着腰,碎步走向领奖台。有人将《早安隆回》制作成这一场景的背景音乐,节奏实在太契合了。当晚,这一短视频迅速火爆全网。当音乐与足球相遇,当《早安隆回》遇上了世界杯与梅西,该曲很快成了励志、奋斗、梦想的代名词。所以有人说梅西夺冠成就了《早安隆回》,也有人说该曲激发出了斗志。而细品《大田后生仔》,字数虽然不多,但在这首充满民歌腔调的歌词里,对大田的表述清晰到位:团结一心、敢于打拼等。
两首“神曲”走红的背后,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早安隆回》原唱者袁树雄本人坦言:没想到这首歌颂家乡的歌曲,竟然“爆”在了世界杯赛场上。该曲创作、播放于2020年,本想通过歌曲的创作,期盼疫情早日“疫”消云散。歌是唱出来了,但两年多来却没火起来。而《大田后生仔》自从林啟得创作和短视频新媒体传播后,也是不温不火。不料,却被一位网红歌手唱得那么轻松欢快,瞬间唱红了整个网络。
如此说来,这两首“神曲”看似偶发性地走红了。其实,倘若没有满满的正能量、欢快的旋律、接地气的歌词等元素,即使碰上机遇也无济于事。能够成为爆点,根本原因是创作者背后的努力与智慧。袁树雄、林啟得两位音乐人,都是执着地、长期地走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虽然两人年龄相差25岁,但他们的追梦方向是那么一致——热爱音乐。两人都是在县城里打拼过,与身边志同道合的音乐人一起交流、创作,创办工作室,为添置各类乐器四处奔波——为了生存,更为了理想。两人都能将作词、作曲、歌唱、制作等整体的音乐创作挑于一肩之上。
两位乡土音乐人保持着长达数十年的音乐追梦,作品的传唱与传播虽有高低之时,但他们艺术追梦的热情始终高涨。他们生长于县城,对乡村、对县城了解得透彻,对家乡草木、人情了然于胸。同时,他们都曾一度漂泊在外,袁树雄为了音乐追梦到广州等地寻找高地,林啟得到军营里磨练自己的意志,这些阅历也为他们的创作增添了对家乡更为立体的感知。他们期盼家乡繁荣发展,创作时就情不自禁地在音乐作品中记录下家乡的人与事、情与感,以歌咏志,歌颂家乡与亲情。
两位创作者发挥自身的音乐特长,取材于身边的家乡方言等元素,广泛收集、吸纳亲友们所传唱的“唱四句”等地方元素。他们的音乐高度融合了自己在生活中的诸多感悟,唱腔别致,唱出家乡父老乡亲的共同心声。尤其是《早安隆回》唱出了千千万万人的共鸣——追梦、打拼、多彩等。两首简洁轻快的歌词,道出了创作者对家乡浓浓的乡愁,道出了数百年来家乡的历史文化积淀,唱出了乡土味,唱出了文化情,唱出了时代感,讲好了家乡故事,传播出了家乡好声音。取材于家乡,颂扬家乡之美,唱出对家乡的期盼;简白的歌词,接地气,朗朗上口;以物言志,抒发真情;满满的正能量,欢快的旋律——这些创作经验,均可为艺术追梦者提供可借鉴的启示。
热点的扩展与品牌的延伸
面对“神曲”,除了传唱与讨论,还能做些什么呢?如何让走红的《早安隆回》《大田后生仔》实现更好的传播?网红“神曲”如何保持更持久、更强劲的热度?网红人才如何引导?隆回、大田的相关元素如何更好地“蹭好”这个热点……
湖南卫视率先破题,他们邀请袁树雄参加跨年晚会,献唱《早安隆回》,将其再次推向网络传播的高潮。在广大网友的呼吁中,《早安隆回》“挤”进了央视兔年春晚,更让此曲与原唱袁树雄火上加火。当年林啟得网络走红后,先后多次应邀参加了央视等媒体的节目,反复演唱了《大田后生仔》,一次次使“神曲”的热点在时空跨度、广度、深度上得到扩展、延伸。
热点的扩展方式有很多:《早安隆回》全网播放量超过100亿、300亿、600亿等节点时,能否借势宣传?隆回周边县区能否接力推出“早安XX”系列?袁树雄个人音乐之路能否走上快车道?能否借《早安隆回》打造出网红打卡点?音乐作品在网络传播中红极一时,说明市场是高度认可的,甚至达到了普通宣传作品难以企及的高度。各级政府应当对作品授予相关荣誉,在一些重要场合一起传唱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宣传声势,令作品从网络“神曲”迈向经久传唱的金曲。对于创作者,当地文联、文旅等部门应当推荐他们加入国家、省市相关文艺社团组织,凝聚出更强劲的向心力,力争培养树立他们成为当地文艺界的标杆。
回想《大田后生仔》走红后,当地也曾重视“借梯登高”——尝试打造相关文旅项目;有媒体开设“后生仔专栏”,先后推送了一批批优秀创作青年,激励全社会敢于拼搏、勇于创业;林啟得应邀参加相关公益演出,通过座谈等方式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但总让人感到这些做法在提升大田外宣的知名度上影响不小,但热点的扩展并不深远,形成的延伸品牌影响力收效不明显。隆回此次能否从大田等地的网红热点里吸取更多经验,在提升热点、延伸品牌上做得更深、更广,更有创新之举呢?
进入融媒体时代,文字与音频、视频等元素的融合传播非常必要,立体结合方能完美呈现、极致传播。林啟得创作词曲后,与好友录制了《大田后生仔》视频,既融入了土堡、茶园等大田风光,宣传了家乡大田,也融入了其对这首歌曲理解的动作语言,让整个短视频更加丰满、律动。一首歌带火一座城市,此类事例不少,但能够火多久?能否带动产业的发展?能否留下更多印记?这是“神曲”走红之后,留给人们的思考。
文艺与城市历来可以相互成就,城市里的人文景观、语言习俗、街区建筑等,均可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素材。优秀的文艺作品有助于丰富一座城市的文化积淀与底蕴,为城市增添艺术魅力。作品里的景物自然成为大众追捧的对象,打造网红打卡点则是另一个选项。当一座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印记时,其文化软实力必然随之增长。
步入新时代,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这两首“神曲”的走红让大家看到全球传播的时空已无间距。但是如何借力网络走好传播道路、提升传播效应,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与命题:各地多元文化如何更好地通过艺术呈现,文艺如何接好地气、走近百姓心间,走红的文艺作品如何与工业、农业、旅游业等各个领域的品牌推介更好地嫁接,城市品牌如何借力“神曲”进行提升与推广,还有待实践并总结。
(作者单位:福建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