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戏剧>资讯

国家话剧院全力打造“话剧盛宴”呈现良好局面

时间:2013年03月19日 来源:中国国家话剧院 作者:
0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话剧院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主流戏剧文化为首要任务,深化“铸造国之戏端,传导民之心话”的全新剧院形象。为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戏剧艺术典范,为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艺术创作坚持“大众性的高端艺术” 

  国家话剧院在艺术创作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创作生产工作,确定了将话剧作为“大众性的高端艺术”的定位原则,在表现形式方面充分注重观众的审美感受,在艺术创作方面追求高端的艺术品位,大力推进剧目生产,特别是根据国家话剧院队伍庞大、创作人员众多、艺术取向与创作风格“和而不同”的特有状况,采用各种措施增强剧院向心力,发挥全体创作人员的创造积极性,创作的多部风格迥异的作品,均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与好评。

  2012年10月,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中纪委中国方正出版社联合出品,国家话剧院新创排了话剧《红岩魂》。该剧以经典小说《红岩》为创作蓝本,以现实主义的描摹方式,重现了我党在历史上曾经遭受过的沉重教训和英雄先驱们为坚守信仰所做出的卓绝斗争,箭簇直指当今“社会病垢”,谱写出了一曲雄浑壮美的警世乐章。该部作品通过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赞颂共产党人坚持崇高信仰、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的伟大精神。以崭新的视角,打造出了一台独具特色的“红色反腐”话剧作品。首演至今已演出多轮,在党员干部及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反响热烈。

  国家话剧院2013年新创大戏《大宅门》于1月17日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由于题材早已被广大观众所熟悉,吸引了老中青三代观众关注,在春节前夕掀起一阵“大宅门”观剧热潮,演出门票“一票难求”,也创造了800万票房新纪录。该剧根据电视剧版《大宅门》改编,由郭宝昌导演,国话演员刘威、朱媛媛、雷恪生、刘佩琦以及特邀演员斯琴高娃担任主角,为京城观众在新春之际奉献了一台中华底蕴十足的年味大戏。

  春节期间,国家话剧院还开展“三下乡”慰问演出活动,剧组奔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三地,为当地百姓观众演出6场《信》主题综艺晚会。为了进一步突出地域特色,感受到春节的氛围,整台演出更加贴近百姓,排演了《回家的路》等一批反映当地百姓工作生活的草原风情节目,并增强互动性,让内蒙观众感受国家院团的艺术魅力。

  二、对外交流遵循常态化道路 

  近年来,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推进,使得国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逐步提升。剧院整合多方文化资源,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对外演出日趋常态化。

  2013年1月,由国家话剧院、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中心与PlayKing制作公司共同出品的双语音乐剧《蝴蝶》在国话剧场演出,观众感受到了中澳艺术家带给观众的全新视觉享受。音乐剧《蝴蝶》改编自普契尼经典歌剧《蝴蝶夫人》,但将背景改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旧上海,讲述一个名为蝴蝶的中国姑娘,为爱等待,却惨遭抛弃的悲剧故事。音乐剧虽然沿用了歌剧的故事情节,但在故事结构上做了较大调整,开场直面主题,采用中英文双语演绎出女主人公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现实的残酷,展开一场关于爱情、关于人性的深入讨论。剧中还将玩偶巧妙运用,使人物情感和思想延伸,并通过原创音乐为这部百年经典作品增加浓郁的悲情色彩。

  2013年元宵佳节之际,国家话剧院首次联合新加坡华乐团、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在新加坡推出了大型诗歌音乐朗诵会《映彩诗乐》。全场演出赢得了当地华人的赞誉,观众在曼妙的乐曲中和优美的文字间感受到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的熏陶与感染,是一场古今诗乐人与现代观众的直接对话。《映彩诗乐》的成功演出,促进了中新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传承了中华美德,进一步唤起华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文化根基的思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三、“品牌服务年”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2013国话之春”演出季的大幕已全面开启,届时将有3部新创剧目以及14部复排剧目陆续与广大观众见面,演出场次将近400场,遍布全球27个城市,覆盖之广尚属首次。

  与此同时,剧院继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定今年为国家话剧院“品牌服务年”,推出“戏剧改变生活”的全新理念,邀请全民参与并发现戏剧的魅力。国话在做好“消夏戏剧广场”低票价惠民演出的基础之上,将深化戏剧的功能性,推出的“儿童成长季”活动,利用戏剧属性开发儿童的教育发展;开办“国话放映厅”,免费为戏剧爱好者提供经典戏剧观摩的平台,通过多种传播途径推广国话品牌,服务观众,不断提高国话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尽一切努力扩大国家话剧院的社会影响。

(编辑:黄远)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