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戏剧>戏剧家协会

“第三届中国剧协小剧场戏剧创演人才培训班”结业

时间:2023年04月14日 来源:中国戏剧家协会 作者:
0

  4月11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江苏省戏剧家协会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剧协小剧场戏剧创演人才培训班”历经11天的集中研修圆满结业。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王春梅、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副主任王之茵出席结业仪式,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王春梅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对顺利结业的学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授课专家、老师致以诚挚敬意。她在结业讲话中指出,本次培训班是2023年中国剧协开办的首个培训班,是中国剧协顺应当前文艺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新职能的重要举措。希望大家能够将本次培训视为从事小剧场事业的新起点,用满腔赤诚和创作才情,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温暖、贴人心的优秀戏剧作品。她勉励大家要始终保持学习的劲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为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小剧场戏剧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 王春梅

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副主任 王之茵

  本次培训课程设置丰富、形式多元,开设了专题讲座、戏剧沙龙、实地参观、观摩展演等内容,信息量十足,知识点满满。由重量级专家学者带来的专题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

       (按照授课顺序排序)

  中国剧协顾问、著名导演王晓鹰以《小剧场 大空间》为题,结合多年来小剧场戏剧导演实践,梳理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的历史进程,揭示小剧场戏剧区别于传统大剧场的独特艺术特质。

中国剧协顾问、著名导演 王晓鹰

  中国剧协理事、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李伯男以《我与我的小剧场》为题,分享了自身求学从艺的经历,介绍了近年来舞台创作的探索实践。

 

中国剧协理事、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 李伯男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穆海亮讲授了戏剧评论及其文化属性、戏剧评论理念的失范及原因、戏剧评论话语方式的偏差及对策等内容,强调“回归常识的戏剧评论”对推动当下戏剧创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穆海亮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向学员介绍了江苏在“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方面的积极作为和创新实践。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徐宁

  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戏曲导演教研室主任于凡林以《中美合作<仲夏夜之梦>导演创作谈》为题,介绍了经典文本改编和中华传统戏曲艺术相结合的探索。

 

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戏曲导演教研室主任 于凡林

       中国剧协原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在以《戏曲小剧场建设的中国贡献》为题的授课中,介绍了近年来创演成果颇丰的戏曲小剧场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生动借鉴和优秀作品。 

中国剧协原分党组成员、秘书长 崔伟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周笑莉老师将自己多年舞台影视一线表演经验融入到《表演的空间认识与意识》主题授课中,帮助学员通过课堂空间的戏剧游戏激发想象力,探索自我意识。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周笑莉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副编审徐健以《新时代十年小剧场戏剧发展特色、问题与趋势》为题,回顾了近年来小剧场戏剧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各地在推动小剧场戏剧发展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和帮扶举措,展望了小剧场戏剧未来发展趋势。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副编审 徐健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宋宝珍以《小剧场戏剧的发展脉络及其艺术特征》为题,梳理了小剧场从萌芽到发展的成长历程,强调小剧场演出的空间特点除了物理空间的“小”之外,还有观演关系的灵动、变化和调整。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宋宝珍

  北京演艺集团《新剧本》杂志主编、一级编剧林蔚然以《小剧场戏剧创作的若干思考》为题,提出了小剧场戏剧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创演形式和内容的开拓,还有对生活真相的揭示、个性人物的塑造等方面。

北京演艺集团《新剧本》杂志主编、一级编剧 林蔚然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监、剧作家喻荣军在《不可说:有关戏剧创作》主题授课中,以个人创作灵感为切入口,与学员们分享多年来创作经验和心得体会。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监、剧作家 喻荣军 

  为使学员直观了解新时代中国小剧场戏剧创演现状,组织学员集中观看了同期举办的首届全国小剧场“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

  4月6日,全体培训班学员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重温英烈故事、继承先烈遗志、感悟红色精神。4月10日,举办专场戏剧沙龙,邀请来自云南、香港、澳门的戏剧制作人邵筱萍、钟珍珍、杨彬与学员进行现场交流,分别介绍了港澳地区和内地小剧场戏剧创演情况,分享各地创演实践和行业管理经验,探讨小剧场戏剧未来发展。

 

  (左起排序)澳门舞台剧制作人、导演、演员杨彬,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主管钟珍珍,云南中威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昆明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邵筱萍 

  本次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剧场戏剧创演一线戏剧工作者75名,由中国剧协各团体会员单位择优推荐。学员们表示,此次培训不仅是聆听专家教授真知灼见、答疑释惑的机会,也是和各地同行同窗共学、切磋交流的机会。通过解读政策、分析理论,交流经验、体验互动,观摩学习、思想碰撞,既夯实了理论知识,更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坚定了创作信心。大家表示,一定会把此次学习成果转化为戏剧创演的艺术实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守人民立场,夯实理论基础,勇于探索实践,切实提升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艺术实践能力,为新时代中国小剧场戏剧繁荣发展谱写新篇章。

颁发结业证书

培训剪影

学员心得分享(部分)

 

第三届中国剧协全国小剧场

戏剧创演人才培训班学习心得

曹东政

  四月金陵城,烟雨伴春风,首先,我要感谢我们中国剧协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剧协全国小剧场戏剧创演人才培训班,还要感谢我们江苏剧协的鼎力支持,让我感受到南京是一座既有历史厚重,又有青春活力的城市,是一座开拓、包容,充满温暖的城市。能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又在最具有文化气息的地方学习,幸甚至哉!

  经过这近十天的培训学习,首先让我从概念上区分出小剧场戏剧和其他舞台表现形式的本质区别,让我明白了,小剧场戏剧,它所独有的实验性、创造性和非传统性,也让我了解了小剧场戏剧的发展脉络,以便于我们向历史取经,也可以吸取小剧场戏剧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学习了几位老师的戏剧创作手法,用对生活的敏锐的认知、感知,有逻辑的情感表达,要适应自己的表达方式。

  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同时,如何结合自身,学以致用。并在不同的戏剧生态环境里,结合当地的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属于自己、有自己特色,有别与他的戏剧发展之路。

  前路漫漫,任重道远,我辈当自强!励志在西北宁夏这片文化沙漠中,种下一颗颗戏剧的种子,固本培根,最终成为一片希望的绿洲!!

学习心得

骆 燕

  非常荣幸参加第三届中国剧协小剧场戏剧创演人才培训班,为期十多天的培训受益匪浅,感慨颇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节王晓鹰老师的课:《小剧场大空间》,老师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当代中西方小剧场的发展历程,最早的西方小剧场运动是十九世纪末为了批判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戏剧,于是催生了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戏剧。到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背景下的小剧场运动,连同现实主义戏剧等一切传统都“反”了!从发展脉落看,小剧场戏剧“非商业”的特征很明显。

  我们会发现当代中国小剧场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绝对信号》《母亲的歌》《挂在墙上的老B》等剧还是出于创作者的艺术自觉,在探索中国戏剧的艺术可能性。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留守女士》时,小剧场戏剧成了中国戏剧人应对“戏剧危机”的一种手段!用最小的投入吸引不多的观众买票看戏,这已经和商业性挂钩了。我认为这就是中国小剧场戏剧的一个特点,实验性与商业性并存。这也是目前作为二三线城市院团、剧院发展小剧场戏剧所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那么如何面对剧场的“实验性”呢?

  王晓鹰老师着力打破的是观演关系。利用废弃的厂房,舞台侧台,让剧目可以适应各种非常规舞台(教室、报告厅,小花园等),无限拓展小剧场的艺术空间。他说,这都是“环境戏剧”的尝试。他特别提到一个概念,就是戏剧的“共享”特性。只有现场戏剧是演员与观众一同共亨时间和空间的,这就注定了戏剧基因里的“交互性”,第四面墙不应是常态。谁说观众是坐在观众席看演出的,谁说演员一定要在舞台上演出的?在共享特性的前提下,一切皆有可能。

  而我自己本身也认为:在小剧场戏剧实验性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小剧场戏剧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实验的目的是在已有答案之外,寻求更多的可能。这种可能性实验如何操作呢?我的理解是,在戏剧的“共享”特质下所激发的“戏剧想象力”!舞台上下、剧场内外关系的打破是“环境戏剧”,这总还有一个剧场概念存在。那剧场概念的打破,便应运而生了“沉浸式戏剧”。这不正是小剧场“实验”的一种必然结果吗?不正是戏剧想象力的体现吗?

  那么对于当下的我们又有什么实际的帮助呢?

  我认为“戏剧想象力”就是解决小剧场戏剧实验性与商业性并存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在一个信息爆炸、知识碎片化的网络时代里,你知道的观众一定是都知道,你不知道的观众也知道。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很难胜过观众的情况下,如何征服观众是我们需要长期、持续探索并研究的问题。

  最后,再次感谢中国剧协主办本次活动,给予我们学习、深造的机会,也非常有幸观演多部优秀展演剧目,获取了诸多今后演出创作中可能影响迸发出的灵感与力量!

第三届中国剧协全国小剧场戏剧

创演人才培训班学习心得

陈 蕾

  小剧场的“十年”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开始,中国的戏剧艺术随着中国整个社会的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我们忽然从几十年来理所当然的对戏剧的固定认识看到了外面的非常不一样的戏剧观和戏剧演出,我们发现一直认为的“戏剧样态”其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所遵从严守的“戏剧法则”也不是不可挑战的。

  上世纪七十年末是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的第一个十年。当代小剧场戏剧在中国的“引入”,曾自觉体现了西方小剧场戏剧“实验创新”的本质特性;而它在中国的“落地”,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状况使话剧艺术迫切需要“生存”的条件和能力。这种客观现实使得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的后续发展一直有着双重性、两面性,既“实验”与“生存”兼俱,不过总是“生存”为主,“实验”次之,1989年(南京)和1993年(北京)两届中国小剧场戏剧节,其参演剧目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了新一轮实验性很强的小剧场戏剧,这第二个十年主要代表人物是孟京辉。当时的中国社会对外来新事物很敏感,所以这些戏很受年青人喜爱,使这样的戏在“实验”的同时也获得了“票房”的成功,乃至其后很多年青戏剧人竞相模仿,形成了一种以“实验”“先锋”之名而行“娱乐”“商业”之实的“中国特色小剧场戏剧”。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当代小剧场的发展可以说“如火如荼”,这其中更多的是走了娱乐路线、商业路线,而追求“实验”的创作相形之下少之又少。也可以说中国当下的小剧场戏剧,从整体上说虽然保留着一定的“实验”品格,但显然是以更加追求功利目的的“娱乐”、“商业”为主的,这其实就是延续着中国当代剧场戏剧最初发展的双重性模式。

  那么在最近的十年里,小剧场戏剧的生存与发展在过去民间自发式或者市场主导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政府层面的引导和扶持,这既包括主題,题材,内容等方面“导向性”的不断增强,也包括国家艺术基金以及各地创作扶持基金等在资金保障方面对此类创作的倾斜,同时,不少地方还强化小剧场戏剧的产业价值,“一头连着艺术创作、文化惠民,一头连着文旅消费、文化产业”,将其看作“赋能文化大舞台和撬动戏剧大市场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艺术和旅游深度烈合的重要载体”

  从更深入的层面来理解已经有40年发展历程的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应该先有一个纵向观察,因为从对历史的回顾,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今天的现状,也许还能看出未来的端倪。

  小剧场的性质

  相对于大剧场而言,它是一种在“小型”剧场进行的戏剧演出;

  相对于常规演出场所而言,它是一种在“非常规”的演出场所包 括排练场、剧场前厅、舞台附台、歌厅、饭堂、教室、体育馆、会议室,尤其是废弃的车间、仓库等处进行的戏剧演出;

  相对于传统的主流戏剧而言,它是一种追求实验性、创新性的戏剧演出;

  相对于豪华的商业戏剧而言,它是一种简朴且更接近纯艺术的戏剧演出;

  可见,“实验”并不是小剧场戏剧唯一的艺术属性。

  从西方演剧历史看,“实验性”与“小剧场戏剧”有着密切联系,“实验戏剧”与“主流戏剧”、“小剧场戏剧”与 “大剧场戏剧”这两组概念的关联是相互交叉的,众多演出实例显示,“实验性”是“小剧场戏剧”的重要艺术特征但并非是其唯一属性或必备前提。

  我们真正需要关注与思考的是,小剧场戏剧与大剧场戏剧最根本的区别何在?

  其实说来也简单,小剧场戏剧最直观、最基本的特征,在于其有别于传统大剧场的“非常规”演出空间。演出空间的“非常规”是问题的关键。在一个与传统的大剧场截然不同的“小”空间里进行演出,必然地改变了演员和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里的“小”,并不一定是指严格的物理意义的距离的“小”,而更多地是指由于“非常规”的空间关系带来的观演之间“心理距离”的接近。

  小剧场的创作的追求

  新时代的小剧场戏剧,一方面,需要巩固好自身既有的品格,另一方面,也要在新的媒介、新的受众不断发生变化的新的演艺环境中,主动应变、善于求变,从创作的观念、立意、剧本等核心环节协调好实验与实用的关系,真正让小剧场戏剧成为戏剧美学创新、人才孵化的动力源。

  第一,小剧场绝不是演出空间的小,而是发现题材、开掘题材、表达方式、艺术思维的独特性、个体性、变形性。小剧场应该像美术领域的“抽象派”等现代表现主义的思想与形式那样不拘凡常、释放个性,特别是应该具有艺术家对生活、社会、人性的独特、深沉的发现和表达,甚至有些“刁钻”“另类”的解读和表现。这样创作、演出的作品,才是最适合放在小剧场这样情感与心灵接触最接近、最畅达、最淋漓的交流空间中去完成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艺术碰撞,也才最符合小剧场具备的观演之间互动互通的戏剧情景。而现在的许多小剧场都是只体现为演出形式放在了一个小的空间中,题材本身不具备小剧场讲述优势;创作者缺乏传达小剧场思想与表达方式;表演陈示效果的小剧场和戏剧手段效果的个性化、独特感也没有。这种缺憾,已经成为小剧场创作演出的普遍现象!

  第二,创作者的思想与艺术表达的不同凡俗与凌厉冷峻,应该成为小剧场作品的价值引擎与征服魅力。这点,同样在当下众多的小剧场作品中少之又少!而且很大程度都难称小剧场艺术,多是一般意义的小戏,或者竟然是在大剧场演出同时另寻展示的投机。更应引起注意的是,即使是一些看似小剧场方式的剧目,故事倒是不大,题材本还对路,但表达方式缺乏艺术个性和角度之奇,尤其是在认识题材、开掘人物,体现与升华创作者认识和表达个性上往往出手不高、思想力度贫乏,不能撞击心灵、展露胸扉、透闪思想的光芒和锐性。最终一个好端端的小剧场题材给做得平俗疲软,思想上、艺术表达上都没了应有的价值和给人的兴奋感、思考性、启发力。

  第三,作为中国代表性的戏曲小剧场戏剧,除了题材选择、思想表达的小剧场特质外,同样还存在着一个中国戏曲艺术表达方式,从戏曲“四功五法”与审美写意、程式化等,向小剧场创作艺术效果转化的探索课题。这恐怕更是一个戏曲人做小剧场必须突破并做出创造性转化的难题!崔伟老师不认同简单地认为中国戏曲表现手段与小剧场表现方法极为接近的说法,也不认同虚拟化、程式化、写意化就是小剧场创作艺术化、现代化表达的观点。崔伟老师认为,在形式运用上,中国戏曲的表演手段和审美特质仍然只是元素和手法,它在话剧小剧场中具有比较适用的新鲜感,但在戏曲小剧场创作中却不应只是手法上的搬用。那样戏曲小剧场在中国发展,就会先天缺失形式创新的鲜活与创造,对于健全、健康发展有害无益。我们应该切记:小剧场艺术最重要的本质之一就是形式上的灵动奇妙、丰富多彩、充满创意、永具新意。我们怎能甘心让极为珍贵的戏曲创作手段,在戏曲小剧场创作的新课题前,在形式上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呢?

  “要让观众心甘情愿地掏钱买票走进剧场来,但是,又必须让观众从中得到启迪,得到艺术享受。因此,我希望小剧场戏剧,一定要坚持高水平的演出,要拿出好剧本来,这样才能真正赢得观众。”——曹禺

  小剧场表演的追求

  戏剧表演的三个关键词

  “化”,话剧要汲取戏曲养分,化为己用;

  “觉”,演员要勤于练功,提升艺术觉悟;

  “教”,教师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成材。

  侯岩松老师分享:“从戏曲到戏剧的“化”是借鉴 ;从话剧到音乐剧的“化”则是角色的“化”,因为音乐剧事关角色的突显,结合角色的唱和角色的表演;而从舞台到影视的“化”则是高度的还原生活,真实自然地“化”成生活中的角色魅力。我怎么跟你走进剧场里去,你以什么样的理由来让我怦然心动?我希望我的每一场戏都不完全一样。追求舞台上的不同,不是刻意地独树一帜,而是在导演的整体要求和剧目的基调下,以稳定的角色身份呈现不同的精神状态。在舞台上寻找角色在此时此刻的新鲜感以及他对当下的信心感。 而角色、对手和舞台的关系,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回答:角色是演员的机体所反映的内容,通过表情和形体动作传递给对手并展现给观众。我的信心来自观众。我在角色里跟观众怎么去交流,这件事已经形成了一种呼吸,就是我在舞台上呼吸,观众在剧场座位上呼吸。”

  侯岩松老师身上长着“活儿”。这其实源于他打小练就的戏曲功底。话剧《伏生》是他将戏曲表演元素和话剧相结合的一次探索。但是这次所谓成功的探索不能应用于所有的剧目和角色,需要谨慎,戏曲的元素也要因戏而异。在创作《恋爱吧!契诃夫》的四个角色时,侯岩松说,要努力给自己做减法,尝试放弃肢体优势,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去掉自己的那些“活儿”,能不能演好角色,是他对这次表演的自我审视。本次演出《蠢熊》中孀居女主人波波娃的管家路卡,是侯岩松探索实践的例子之一。为了突出角色对前来收取欠款的地主斯米尔洛夫的对抗的喜剧效果,最初导演给路卡设定的人设比较阴柔,有夸张的肢体动作。侯岩松认为可以对这个日常特质“做点减法”。在与对手戏演员、扮演波波娃的常玉红老师交流中,“波波娃”也指出,老管家为何不能是一个温柔体贴细致的人呢?这样或许更符合孀居夫人与多年老仆共处的常识。而因为“三个故事”交错的时空要求,侯岩松必须极快地转换于数个角色之间。面对《求婚》中的老丈人丘布科夫和海军中尉列乌诺夫,侯岩松告诉大家他会着重寻找丘布科夫作为地主虚伪诙谐的形象感,以及列乌诺夫作为退役老兵时脱离社会的那份失落。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人物蓝图,每一次塑造人物他总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和所饰演的角色是什么关系?和对手戏演员、和舞台是什么关系?” 如何在呈现独立角色特质的同时减掉“过度表演”,在反映普世且合乎情理的角色时不陷入庸俗化的“看图说话”,通过演员自身对生活的想象力与角色自然共生,是侯岩松“做减法”时考虑的要素。而在创作的时候,任何想法都是被允许的。没有天马行空,没有充分的想象力,艺术空间就会受到局限。不断想象,不断排练后又不断取舍,在表演上大胆探索做减法,是他在这部作品中想要实践的。

记录学习 探索小剧场精神 丰富精彩人生

王奉振

  第三届中国剧协小剧场戏剧创演人才培训班圆满结束。我是来自江南小城——太仓市的戏剧创作者,能与来自全国的小剧场创作者一起学习、看戏、交流,受到全国业界的专家老师们座谈、指导,我感觉到无上的荣幸。感谢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此班,这将是我未来人生中一笔重要的财富,也将是指引我接下来的戏剧创作之路。

  学习期间,我们认真聆听了著名剧作家、中剧协分党组书记陈涌泉对全体学员的谆谆教导,勉励我们全体学员牢记戏剧初心,专注终身学习,勇于实践探索;深深鼓舞着我们每一位学员,我们确切感受到中国剧协对小剧场创演人才培训工作的重视,对小剧场从业人员的支持,对小剧场创演的未来方向的引领。

  在培训中,白天是各位专家老师带来不同课程都令我有大开眼界、耳目一新的感觉,晚上观摩首届全国小剧场“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再针对剧目进行演后谈的学习交流,切实感受到台上台下的思想火花冲击,这使得我在培训期间,每天都热情高涨、深受启发,受益良多。

  培训期间,我们来到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在听到讲解员讲解革命先烈们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用热血和生命写就的光辉史诗,以及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令我几度泪下。作为一名年轻的戏剧从业者,在今后的创作工作中,要用情用心讴歌祖国、讴歌英雄,要以人民为中心、讴歌当下这一伟大的时代。

  我是来自基层的戏剧从业者,根据当地百姓需要,依托长三角地区戏剧资源,创办及持续开办12年的公益性、常态化小剧场栏目《娄东戏台》,涉及沪剧、话剧、昆曲、锡剧、越剧等剧种;至今已执行演出240多场,惠及观众达15万人次。创办文旅融合小剧场栏目“太有戏·南园演出季”每年不少于28场的演出,惠及百姓近20余万人次。虽然是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与全国的同道交流后,特别是经过专家授课后的感悟,深感在未来的工作中还有很多很多地方需要努力创新,深挖本土文化资源,讲好身边故事,着力创作出有地域特点具有时代性的好作品,一定要为繁荣发展小剧场戏剧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培训的时间是短暂的,我们的学习和探索道路是一生的,最后再次感谢中国戏剧家协会为我们提供的学习机会。

 
(编辑:李想)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