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豫剧演员带领小朋友体验戏剧文化
中州韵讲中国故事,梆子腔唱时代华章。放眼全国豫剧,在今天地方戏曲大舞台上,兵团豫剧色彩越来越鲜艳,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得到全国和新疆各族观众的喜爱,这得益于豫剧音乐和唱词通俗易懂,也得益于兵团豫剧的地域性和独特性。
豫剧音乐基本旋律是由包括演员在内的广大群众,以一种特殊方式创作、提高,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丰富的,向无曲谱,只沿土俗,多以口头方式传承,有极强的传统性和稳定性。同样是二八板,在常香玉演唱的《花木兰》和马金凤演唱的《穆桂英挂帅》中就不大相同,但无论怎么变,人们一听仍能听出是二八板。豫剧唱词朴实易懂、利于传唱,像《花木兰》中“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朝阳沟》中“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相处之中无话不谈”等。
豫剧是河南人的胎记,是凝聚家乡人们的力量。兵团豫剧在新疆有着深厚的基础。上世纪60年代的豫剧电影《朝阳沟》,讲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故事,这与当时知识青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故事很有共性。我在九师工作期间,遇到一位老电影放映员,他知道《朝阳沟》的每一句台词。他说当时《朝阳沟》在一千多座位的露天剧场,一晚上放映五场,场场爆满,有的观众都要看好几遍,最后电影机发热烫手、胶片烤化放不成才能停止。那时候的兵团团场都看《朝阳沟》,人人会唱《朝阳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以来,新疆曾出现过京剧、越剧、沪剧、汉剧、秦腔、黄梅戏等近20个剧种,戏曲从业人员近两千人。许多剧种在时代变迁中退出舞台,但豫剧依然不屈不挠地扎根在新疆大地上。上世纪80年代的兵团豫剧就是先进文化的示范。当时北疆各师团场及库尔勒市、克拉玛依市、八一钢铁厂等都成立了豫剧团。浓浓中州味,句句浸乡情。唱豫剧的不一定是河南人,也有来自山东、河北、山西、江苏等省的演员。改革开放,戏曲百花齐放,演员们储存十几年能量爆发出来,新疆舞台上一下子丰富多彩了。这个时段豫剧最受欢迎的是古装戏,是《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雪梅吊孝》《红娘》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这一批戏曲家坚守根本,在新疆大地上传播、传扬、传承豫剧。美丽的服饰、讲究的妆容、传承百年的四功“唱念做打”和五法“手眼身法步”,迷倒了很多观众。正是:兰花指,荷花掌,圆场一阵风。三分扮,七分神,台下十年功。台上演员一声笑,台下千人喝彩声。六七步万里直达,四五人百万雄兵。中华戏曲传千年,文化润疆细无声。
上世纪90年代初,兵团豫剧从“唱传统”到“演时代”,从团场连队田间地头,渐渐走上城市舞台,走出新疆,参加全国性赛事活动,也取得了不少荣誉。这期间豫剧音乐、舞台样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草原情》《邻里情》《西域情》分别是兵团豫剧团、八师石河子豫剧团、九师豫剧团创作的剧目,在音乐上汲取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成分,舞台表演上有了少数民族舞蹈语汇,舞台美术上有了新疆地域色彩,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这种探索当时引起很大争议,有批评也有鼓励。现在看来,当时音乐创作存在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生硬运用,但这是一种积极探索,也推动着豫剧在新疆的音乐语言变化。
今天,兵团豫剧无论是音乐还是舞台的呈现方式都有其独特性。进入新世纪以来,兵团豫剧舞台样式变化更大,更讲排面和规模。音乐有了交响、管弦乐的伴奏,突破了原来的传统小乐队伴奏形式;舞台场景从平面的一桌两椅、简单的幻灯布景,引入了话剧舞美的创作,舞台上有了平台,有了转盘,有了台阶和绚丽灯光,这对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有了新的挑战。
近几年,豫剧传统剧目的创新表达引发了戏曲热。2022年的新春豫剧周,年轻观众达到三分之二。在南疆少数民族地区演出,戏曲折子戏、演员化妆、服饰展示非常受欢迎。在三师五十三团、五十一团,有很多孩子和村民都能唱《花木兰》《朝阳沟》等,其中,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比尔艾格孜村的孩子,参加了2020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春节联欢晚会,受到了豫剧界专家的高度关注。
虽然获得了一定热度,但是不可否认,豫剧人才梯队建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演员青黄不接的现象等,兵团豫剧团四梁八柱尚齐,但也亟待培养年轻演员。对于当下的每一个作品,兵团豫剧都力争做到能够酣畅淋漓地表现,其中多一份慷慨高亢,多一片明丽欢快,多一曲悠扬悦耳,多一份乡情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