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回归“第五代”电影特征

时间:2013年11月20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李 博

  专家研讨电影《兰亭》

  在程晓玲编剧、肖风导演的电影《兰亭》中,最常出现的两种颜色是绿与红。翠色欲流的江南水乡,郁郁葱葱的林间小路,一片沁人心脾的墨绿仿佛令观众置身仙境;然而那些恶魔般的炮声、枪声,以及从中国人身体里飞溅而出的鲜血,又会立刻将观众拖拽回血腥的抗战岁月。作为程晓玲、肖风“抗日战争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兰亭》延续了前两作《大劫难》和《岁岁清明》唯美与残酷相混杂的风格,讲述了日本人占领绍兴城后,主人公林耕一边面对他深爱的日籍妻子秀代,一边面对患难与共的兄弟,万般纠结于亲情、友情与爱情之间,直到亲眼目睹胞弟及好友被杀后,毅然选择帮助抗日队伍,并为此付出生命的故事。

  “近年来,抗日题材影视剧创作出现了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一些脱离现实、胡编乱造的抗战‘神剧’频现荧屏银幕,不仅遭到观众诟病,也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程晓玲和肖风在《兰亭》中坚守严肃的创作态度,将正面的历史观和厚重的艺术气质贯注于作品之中,实为难能可贵。”在近日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兰亭》观摩研讨会上,《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沈卫星对影片发出了这样的赞许。

  从吴子牛执导的《南京大屠杀》到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一系列试图表现抗日战争中人性因素的影片,都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艺术处处长陆亮总结了国产抗战题材影视剧的不良倾向的三方面:一是内容过度娱乐化,二是敌我双方过度脸谱化,三是因为要突破脸谱化而导致对侵略者的表现过度人性化。“《兰亭》成功地克服了这三种倾向。影片以一种悲悯而诗意的视角看待抗日战争,并没有将人物脸谱化,男主人公林耕经历了从逃避到挺身而出的成长过程,而日籍女主人公秀代柔弱并且善良;与此同时,影片又没有陷入唯人性论的窠臼,秀代的善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她的父亲井上寻则淋漓尽致地彰显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残暴。”陆亮分析道。

  在影片尾声,一直对秀代万般呵护的井上寻竟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女儿,陆亮认为这一残酷的结局正是对日本军国主义最严厉的批判。“在中国文化的浸染下,秀代从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一个仁爱、宽厚、正直、忠烈的女人,而井上寻对秀代的毁灭,也象征着罪恶的法西斯对美好人性的摧毁。”陆亮表示,“影片的批判力度正是在结尾处得到了升华”。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对影片男主人公林耕的塑造给予了高度评价。“林耕最初只是一个黑道青年,过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避世生活,后来他之所以能够成长为抗日英雄,其实只是因为他自己所说的两句话:一是‘不要欺负人’,二是‘气不过’。”刘玉琴分析道,“在国破家亡的时代,一个小人物寻回尊严、获得勇气的原因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林耕的这种英雄主义是真实而感人的”。

  上世纪80年代,《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红高粱》等中国电影“第五代”发轫时期的作品大多以抗战为背景,而身为“第五代”一份子的肖风,近年来执导的几部影片似乎正在回归当年的传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眼中,这种回归的价值应该得到重视。“在商业片占据市场主体的今天,中国电影需要重新挖掘优秀的传统。在《兰亭》中,我能够看到肖风导演对战争与人性主题的认真审视,以及对造型和影像的精雕细琢,而这两点正是‘第五代’早期作品的共同特质。”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