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倾心育人六十载 专心怡学人常青

时间:2013年10月0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文/图 解 瑂

许敬行近照

  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专业教授许敬行先生年逾九旬,至今已然致力于幼儿与儿童的听觉训练60年,院校内外桃李满天。为庆贺许敬行先生教学60周年成果斐然,近日,中国音乐学院在京举办了“许敬行先生教学6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许敬行先生是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协会员,曾任中国视唱练耳、乐理学会常务理事。自1953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执教于北京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1982年被中央音乐学院评为优秀教师,1989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004年再次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主编视唱练耳教程(一至八级)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许敬行1924年出生在福建一个普通人家,从小对音乐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爱和聪颖。但因为家境不富有,高中时只得报考福建国立强民师范,为有机会学习钢琴,在校时经常早起半小时抢在音乐专业学生前冲到琴房练一会儿琴。毕业后回家做了一名小学教师,业余开始创作歌曲,因痴恋音乐又报考福建音专,不幸考期已过,只得先转入省立师专教育科。在西南联大任教的大哥带回很多欧洲音乐经典唱片,因为从中进一步认识了贝多芬、莫扎特,他学习音乐的理想更加强烈。1948年,许先生赴北京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课余向一位德籍教授学习音乐,最终被招进北师大音乐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许敬行因成绩优异被通知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55年送中央音乐学院苏联专家进修班学习。1957年调到北京艺术学院作曲系,上世纪60年代随院校合并转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教授复调、和声及视唱练耳课程。几十年间兢兢业业,许先生不仅授课极其认真负责,每个专业课程无论教材、内容、方法、进度,都经过精心设计,课前写出系统而正规的备课笔记,课后及时总结教学体会。同时,在施教中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重视通过多声部的视唱与听辨,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独到而有效地从学习之初即为学生建立立体的听觉概念和反应。因此,许先生课上的教学内容,不仅仅着眼于用听和唱来学习简单的基础知识,更将音乐思维纵向与横向结合起来,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使学生们对音乐作品有更加立体的认知,并使他们具有音乐家的素养。

  自1957年开始,从中国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再到大学,许先生先后教过四十多个不同专业的班级,为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打下了扎实的音乐基础,使学生们提高了自身主修专业水平,其中很多人现已成为国内各音乐院校的学科带头人,如张韵璇、张鸿懿、赵惠敏、赵冬梅等。

  因为在自己子女身上实现了一直以来对儿童尽早进行视唱练耳教学的设想,他成功地培养出一个从事视唱练耳教学的儿子许清和作为钢琴演奏家的女儿许红。从1972年至今,许先生利用课余时间致力于幼儿与儿童的听觉训练,他的学生都是从三四岁即开始接受视唱练耳和其他乐器的音乐培养,但未来发展方向并不一定是走音乐专业之路。他在教学中善于用形象的手势和钢琴键盘,让孩子们迅速掌握音程关系的远近,注重幼儿对固定音高概念的定势,形成在多声部听辨中灵敏的和声感知和准确的音高记忆。他先后培养出千余名少儿学员,仅“81班”9人中即有7名学员考上音乐院校,不少至今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的音乐家,如钢琴家杜泰航、王天阳、谭小棠,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演唱家吴碧霞、袁晨野等,都得到过许老师的指导和训练。在学生眼里,许先生教学严谨但言行慈爱如父,在他心里,每个学生无论出身年龄甚至天赋都一视同仁。多少学生,从几岁即开始在许先生班上一直学习到中学毕业;而教学之外,许老师还经常热情地将音符汇聚出一曲曲旋律,投入到歌曲创作中去。

  研讨会是晚,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隆重举行了“许敬行先生教学60周年成果汇报音乐会”,他的学生及女婿袁晨野,著名歌唱家吴碧霞,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青年钢琴演奏家王天阳、谭小棠等充满感激地走上舞台,为老师深情献艺。观众席间,许敬行的夫人黄秀贞和大家一起,被许先生自己创作的歌曲中那亲切抒情的旋律所打动,又一次在音乐中感受和回忆起许先生倾心育人、专心怡学、行事低调、淡泊名利、平凡而又极富人格魅力的60年。当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室全体教师、中国音乐学附中理论作曲教研室以及国内外知名的演奏家和歌唱家共同站在舞台上为许先生演唱歌曲《最敬爱的人》时,整个音乐会场情绪热烈达到高潮。

  六十一甲子,却穿越出一个与生命同在的音乐人生。许先生勤恳敬业的精神和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情,将感染和激励所有音乐同仁与后生,以自己的全部才智投入到音乐教育事业中去。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