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漫步台北,当戏剧遇到创意

时间:2013年09月0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鲁肖荷 文/图

夜色中的台北戏棚招牌

林柳新纪念偶戏博物馆里,布袋戏的一代宗师们

  今年4月,我到台北观看了不同演出形态和艺术门类的舞台剧表演,走访了大型表演中心和陈列珍贵戏曲资料文物的博物馆,却依然感到只是走马观花。虽然戏剧演出本身并不能成为可工业化复制的产业,但通过实地观摩和调研,也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戏剧与创意相结合,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后,为台北增添的文化活力和实力。

  两厅院中逛诚品

  “两厅院”实际上是中正文化中心的别称,它拥有古色古香的宫殿式戏剧院和音乐厅,是台湾表演艺术界最权威的艺术机构。报名参加两厅院的导览手续很简单,交纳新台币100元后即可择日参观。除了走进少见的欧洲大陆式剧场,幸运聆听正在排练的交响乐外,两厅院里的“吃喝玩乐”也让人流连忘返。其中又属贩卖纪念品的好艺术空间和诚品书店剧场生活店令人印象深刻。

  好艺术空间里的商品很多都与艺术有关,如两厅院系列票夹,图案以中国木构造建筑的旋子彩绘为主,这也是两厅院建筑所使用的工艺。在承袭古典美之外,票夹实用性高、携带方便,且价格便宜。另外,很多台湾文创工艺产品也能在这里看到,如台湾少数民族风格的饰品、特色陶艺等。

  在诚品书店剧场生活店,你能发现迥异于台北市内诚品连锁店的独特风格。诚品书店作为台湾文创产业的先锋,以贩售书籍为主的“文化百货”而知名,每家分店又各具特色:在忠孝敦化商圈的敦南店24小时营业,位于台北火车站的站前店突出时尚与美食,在台湾大学旁的台大店则以学术为主打……而剧场生活店顾名思义,主要以戏剧、艺术类书籍为主,从戏剧理论、表演指导到剧本、明星写真一应俱全。这种恰到好处的宣传和造势不禁让人感叹:当两厅院遇到诚品,黑纸白字的戏剧表情也可以这么丰富。

  在城市舞台与屏风有约

  屏风表演班在艺术总监李国修的带领下,多年来深耕台湾本地演出市场,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次演出的策划与营销,以极大的热情与专业贡献精彩的表演,迄今为止已完成近1700场演出,观众达150万人次。屏风的作品在大陆演出机会比较少,只有强力爆笑的《莎姆雷特》、赚人热泪的《京戏启示录》和剧场性极强的《三人行不行》,因此有在台湾看屏风的机会就绝对不能错过。

  穿过长长的八德路,走进城市舞台的地下剧场,在剧场前厅里,屏风的工作人员正忙着预售即将出版的一套27本的《李国修戏剧作品集》。此外,屏风的节目册也是一份不得不收藏的纪念品。节目册中包括详细的场次结构、分场提纲、背景介绍、相关习俗阐释、以往演出评论文章等,由此也可见屏风表演班对演出本身的重视。

  3个月后,李国修因病辞世,屏风表演班以“不停演”的方式纪念恩师,《三人行不行》成为台湾第一个在百货公司演出的小剧场作品——不断推陈出新,屏风永远在前进。

  戏曲中心大稻埕

  在台北,拥有绝美自然风光的淡水河是必去的知名景点,淡水旁边的大稻埕,也值得细细游历一番。

  大稻埕自古以来就是台北重要的通商口岸,形成了汇聚京剧、歌仔戏、布袋戏在内的独特表演文化。现在大稻埕的演出中心是大稻埕戏苑,内设两个剧场用来定期举办歌仔戏、掌中戏、南管等戏曲演出。每逢周末,戏苑内大戏不断。虽然剧场设施简单,甚至无法对号入座,但正好适合普通观众的观看需求。全家老小来看戏,老人家坐在最前排听得津津有味,小朋友则穿梭在座位间自娱自乐。大稻埕戏苑同时还设有不同种类的文化艺术教室,课程涵盖了大部分艺术类别:民间音乐、乐器、传统戏曲(京剧、昆曲、黄梅戏),此外还有生活化的茶艺、插花等。

  从大稻埕戏苑走出,穿过贩卖干货、衣料的老字号店铺,不妨再去一街之隔的林柳新纪念偶戏博物馆仔细观赏一番。这座博物馆完整展现了布袋戏在台湾的发展历程,珍贵的戏曲文物、图片一应俱全,而且它更国际化一些,除馆长罗斌为荷兰人外,另有行政人员及偶戏学员来自世界各地,并收藏了各国的戏偶、面具多达5200件。博物馆旗下的纳豆剧团也融合了西方美学特色,在主要面向儿童观众的同时,不断开发创新性质的布袋戏表演。

  台北戏棚:旅游演出新舞台

  若要考察一个城市的旅游业发达程度,那么一场旅游演出或许就能反应一二。在台北,台北戏棚算得上是一个主要的旅游表演剧场。它坐落于台北文化中心中山北路二段的台泥大楼里,其前身可以一直追溯至近百年前在大稻埕以演出京戏为主的台湾新舞台。时移世易,台北戏棚在新的文化发展潮流里有了另一番新使命。

  台北戏棚的受众分类比较清晰,即对中华文化和传统戏曲表演有兴趣的,以亚洲游客为主的观众群。演出方根据游客的观看视角,打破原有剧场规则,在演出前将剧场后台搬到剧场前厅,演员在候场观众的眼前进行化妆等一系列上场前的准备。或者说,舞台延伸至剧场外,演员向观众“表演”演出前的种种状态,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观众又好像在观看一场戏的序幕。演出结束时,演员还会在门口恭送观众离去。

  出于文化接受度的考量,台北戏棚的演出都以体量短小精悍、题材脍炙人口的戏曲表演为主,周末则有台湾少数民族歌舞表演。与一般剧场表演不同,在台北戏棚,观众是可以随意拍照的,足见旅游表演作为旅游产业的一部分,服务意识是非常到位的。

  “文艺就在册子里”

  进出台北的文化场所,大都能在门口最显眼的地方找到一摞摞各式艺术活动的宣传图册。这些免费派送的册子无论厚如杂志还是薄薄一张纸,从内容编排到印刷做工都堪称精良,虽然其本身只是资讯的综合,但细读之下,仍能感受到丰富的文化内涵。

  要了解台北一整月的演出详情,那通览《文化快递》是最好的选择。这本刊物完整刊登了台北当月所有戏剧演出、展览、音乐会、讲座、电影及其他文艺活动。此外,该刊物还登载了针对不同演出的专题介绍及艺术评论,从文化活动、庆典仪式到小剧场的前卫戏剧,不但体现艺术的多元,也看得出节目册本身的严肃性及有所坚持。

  此外,不同的演出机构又各自编辑自己的演出刊物。新舞台的节目册只是对折再对折的一页纸,但就算这样,也有辜怀群撰写的一版卷首语。两厅院的月节目简介通常提前一个月发行,密密麻麻地刊列了下个月要在此处上演的全部剧目及艺术教育推广活动,还有所有两厅院售票系统在售的其他演出信息。值得一提的是,观众除了能在网上及遍布台北市内40多处的售票点购票外,还能在所有7-ELEVEN便利商店的自助机器上买到票。一本节目册最终连结起高效便捷的售票网络,当文化成为产业链上的主脑时,艺术也就变得触手可及。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