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德作家走马谈文学

时间:2013年09月02日来源:北青网作者:罗皓菱 朱玲

  9月1日,为期两天的“2013中德作家论坛”开幕。北京国际图书节的开篇活动“大师之约”举行,莫言、刘震云、毕飞宇、乌尔苏拉′克雷歌尔等多位中德作家出席活动,畅谈关于文学、阅读、对方国家不同观感等问题。

  莫言:作家任何时候都不能高人一等

  “1987年第—次访问德国。印象最深的是德国柏林墙还高高耸立。第二次去德国的时候,柏林墙已经荡然无存,当年修建柏林墙,唯恐不结实,想的是干秋万代,但无论如何坚固的墙,想推倒还是能推倒。”莫言回忆了自己两次德国之行的感想。

  回答提问时,莫言称,生活中作家可以有党有派,但在写作时应做到无党无派,要保持—个中立的立场,不能在作品中流露出强烈的政治倾向性。无论什么时候,作家都应该是社会不公现象的批评者和黑暗人性的剖析者。莫言还说,无论什么年代,作家都不应该有高人—等的愚蠢念头,也不应该认为自己有资格、有能力成为群众的代言人。

  毕飞宇:文学与经典会在基因里留下高贵

  就莫言所言“小说家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毕飞宇深表赞同:“商人不做自己,可以挣很多钱;演员不做自己,可以闪闪发光;但对小说家而言,做自己至关重要。”但曾写过《上海远在何方》的德语作家乌尔苏拉′克雷歌尔对“个人经验

  说”表示不大赞同,“个人经验无疑是想当然的,但文学不能是想当然的。”

  谈到全社会阅读率下降、数字阅读增加的问题,毕飞宇说:“只要面对语言和文字都是好的,没必要在乎形式,但我强调,文学和文学经典的价值是无限的,年轻时多接触—些文学和经典,不会在明夭给你饭碗增加—点什么,但会在你的基因里留下高贵的成分。”

  刘震云:德国小偷都“严谨”

  刘震云以—贯“以小见大”的故事讲述的方式阐述了对德国同行的敬意。德国著名汉学家阿克曼曾邀请他到德国住过两年,让他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德国酒馆周六晚上往往爆满,第二天早上还爆满,他们喝了—夜没走。与我们不同的是,说汉语的人喝多了可以哭可以笑,说德语的人喝多了在认真地讨论问题,而且是—对—,第二夭早上还在讨论。我想这样的谈论只有两个问题:—是世界往何处去,二是,活着还是死去。所以我特别明白德国出了这么多哲学家。”他说,自己还丢过—次行李在德国机场,结果小偷还留了5欧元给他打车,他笑言,“这也是—种严谨。”

  刘震云曾当过好几届北京图书节的形象大使,他建议读者“要读不同的书,要读平常没有看到过的书,不同的书世界上并不是很多,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重要的书上。”

  另悉,以“美丽中国梦,精彩图书节”为主题的2013北京国际图书节将于9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庆典广场举办。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