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之言与醒世之思
评《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
读完薛晋文的专著《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感慨颇多,书中感同身受的观察、鞭辟入里的剖析、痛心疾首的吁求以及生动犀利的语言都令人印象深刻。作为我国首部研究农村剧的专著,薛晋文并非单纯只为确立自己独特的学术研究方向,也是与普通大众,尤其是热切关注农村电视剧的观众分享个人的领悟心得,是向农村剧创作者建言献策。
理解这本书,首先不能用知识的标准学究式地打量,而是要先了解著书之人。薛晋文曾在他的另一专著《镜苑探微》的扉页中留下这样的赠言:“谨以此书献给耕读立家的父亲母亲”。这一句真诚朴素的话语打动人心,更重要的是它勾勒出一个从大山之子进入研究前沿阵地的草根学者形象。在本书结语中作者提到“只想给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庙宇里再供奉一尊敬畏农村和尊重农民的神像”,将他的形象点染得更加鲜明。我以为这形象是古典的,它基于一种传统的耕读文化。正是这样一种不为潮流蛊惑的文化选择,使得全书确立起坚实的文化基调,凝聚出一种颠扑不破的精神力量,这是我在阅读此书所能时时感受到的。毕竟,被各种趣味各种风情充塞的荧屏需要一份坚守的情怀为乡土中国延续命脉,需要一种坚定的信仰为身份模糊的农民守望最后一块精神领地,薛晋文就属于这样执著守望的青年学者。
薛晋文受个人乡土经验与生命热情的鼓动以及艺术使命的感召,试图廓清当下农村剧播送乱象。诚如作者所言,当下农村剧已经严重回避农民的现实生存困境和精神烦恼,他痛切地感受到实利文化与消费文化对农村剧肌体的侵害。作者尤其敏感的是:部分小品的审美弱点在农村剧中的全面暴露不仅没有得到及时整理,反而在文化资本的利益驱动和受众的起哄式围观下愈演愈烈。更甚者,农村剧对现实的呼应越来越弱,道德禁忌也变得似有若无,良知与情怀愈加无足轻重。面对这种精神危机与艺术形势,作者喊出了振聋发聩的“文以载道”的古典口号,以呼唤渐行渐远的艺术回归本真与初心。
薛晋文批判意识最终指向农村剧的真正归宿。首先,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尊重农民真实的诉求,破除物的崇拜对农民意识的扭曲从而吁请农民主体性的回归,为农村剧的未来发展制定人文基准;其次,通过对经典悲剧喜剧概念的重申,对地域文化和风俗的重新打捞为农村剧的未来发展开辟审美路径;最后,借助对历史中的农村剧的重新观照和梳理,为未来农村剧的发展提供以资借鉴的经典样板。
薛晋文的著作重新彰显了这样一种价值:所谓学院派的“学院”是一种方式方法,而不是终极归宿,大众的觉醒、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崛起亦是学院派可为与应为之事。整部著作一路读来浑然不觉枯燥乏味,亦不觉直白肤浅。这部著作本来是一部农村题材剧研究著作,但也可看做一部农村电视文化生活国情书,还可看做一部农村精神生活谏言书。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