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阅读的孩子知道书籍的力量有多大
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张舸在给老师们做讲座
青少年心理学专家陆晓娅给学生们上课
“我现在一年要读60至80本书,不管走到哪里,我的书包里最少都会带着一本书。”青少年心理学专家陆晓娅的一番话让孩子们深受震撼。
讲座中,晓娅老师让同学们在蓝色便签纸上写下“有没有很郁闷、遇到困难心情不好的时候?”
同学们一口气写出许多郁闷的事情,有意思的是,大多数学生心情郁闷的原因都跟考试有关。他们通过“打沙包”、“跑步”、“做奥数题”、“吹笛子”、“听音乐”、“大喊”、“看电视”、“和宠物玩具说话”、“使劲吃东西”来发泄痛苦,对付困难。
不少学生对晓娅老师推荐的用读书来排遣郁闷很认同。五年级的陈佳(化名)就觉得,读书让她学会怎么做一个受欢迎的班长。
以前觉得自己太胖,陈佳一直自卑地认为自己不适合跳舞,但是在看了不少书后,她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舞蹈班,在坚持了很长时间之后,她的舞姿引来不少人羡慕的目光。“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的。是阅读让我懂得丢掉自卑学会跳舞。”陈佳说。
陈佳的爸爸在地下停车场工作,妈妈在超市工作,家庭并不富裕,她总是把零花钱积攒起来,都用来买书和文具,家里的书柜上已经摆了满满的两排。假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坐着公交车去逛书店,她甚至为买书跑过30多家书店。
在同学们写给陆晓娅的“郁闷”纸条里,有同学说:“爸妈为自己买的书大部分都不喜欢看,自己喜欢看的书爸妈又不给买。”
针对这一问题,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系副教授张舸给家长和老师的方法是“分享你自己爱读的书,继续享受这份阅读的乐趣。如果你不知道从何找起,不妨在Google打上‘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仔细研究历年得奖好书”。
张舸在给东岗小学带来的《教师语言艺术》和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的讲座中,向教师们提供了北美学校引导学生阅读的经验。
她说,在北美的教育理念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成功和幸福的保证之一,良好的阅读能力也是一个人持续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 加拿大鼓励孩子持续阅读,不管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学校,对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要求不高,一般就是15分钟。但是,要保证连续多少天一直在读。
加拿大每所小学都有一个图书馆,都配有至少一名Library Teacher. Library Teacher不是图书馆管理员,而是致力于学生阅读的图书馆老师!从学前班开始,每个孩子每周都可以从图书馆借1~2本书带回家阅读。并且,每周都有Library课,这个课就和小学生的数学课、科学课、体育课一样,是正式的一门课程!不同年级的Library课内容和要求不同,但都是以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为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每天都有专门时间让孩子用来阅读。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评级,然后为学生提供相应级别的读物。相近级别的孩子组成一个组,会共同读一本书,并对书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随着年级的增高,阅读向纵深方向进入。同样一本书,阅读要求会有不同,以此来加深孩子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再高年级,就会要求孩子写阅读报告,把阅读向写作方向引导和过渡。
东岗小学的教师对此深有同感,认为“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师王姝燕经常向学生推荐儿童绘本,这些绘本很受学生欢迎,里面的故事和细节都记得非常清楚,甚至哪一句话出现在哪一页哪一段都刻在脑子里。每周五,王姝燕就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这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也进步了很多,课堂也变得轻松愉快了。
“现在的很多家长也很支持孩子买书、看书。学生们看书后会做读书卡和阅读笔记,这对提高语文成绩很有帮助。” 教师史超说。她翻开一位学生读书体会,上面写道:“在我伤心难过时,它给了我快乐;在我闲暇时,它给了我充实的时光;在我遇见困难时,它给了我勇气……”
“书籍的力量有多大?显然,每个读书的孩子自己都会去衡量。”张舸说。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