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礼贤与《易经》
赵和平绘
卫礼贤翻译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季羡林先生评价卫礼贤是“中国在西方的精神使者”,德国媒体则称他为“中国精神世界的马可·波罗”。
前不久,一部讲述德国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卫礼贤的纪录片《沧海桑田——卫礼贤与〈易经〉》在德国各大城市热映,导演兼编剧是卫礼贤的孙女贝蒂娜·威廉。她携影片来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展映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她表示,祖父最大的人生追求,就是探寻人类的真理和智慧为什么历经沧桑还放之四海而皆准。《易经》这部神秘的东方宝典曾激发了众多西方读者的灵感,即便在今天,人们仍然能在《易经》中寻得人生哲理。
贝蒂娜生于上海,出生几个月后,他们一家就回到了德国。大学毕业后,她一直从事戏剧和电影工作,拍摄了一系列纪录片和故事片。为了寻根和探究家族历史,她多次来到祖父卫礼贤生活和工作过的青岛。纪录片《沧海桑田——卫礼贤与〈易经〉》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卫礼贤形象。
卫礼贤1873年出生于德国图宾根,与中国文化结缘始于一份宗教的使命。1899年,卫礼贤被德国同善会派往德国当时在中国的租界青岛传教。一接触到中国文化,他便不能自拔,成了一个“不传教的传教士”,更成为积极的中国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卫礼贤在中国生活了25年,前22年在青岛,后3年在北京。其间,他经历了中国社会从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20多年时间里他主要是学习中文,从事教育和翻译工作。1900年,卫礼贤在青岛创办了礼贤书院(今青岛九中),这所学校是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时早期中学之一。由于该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成绩优异,1906年清政府赏给卫礼贤四品顶戴,他成了青岛赫赫有名的“卫大人”。
翻译《易经》等中国文坛巨著成了卫礼贤终生的事业,仅翻译《易经》就花了10多年的时间。在礼贤书院聘请的中国教员中,有不少是熟读儒家学说的旧文人。为了翻译好《易经》,卫礼贤经常先将翻译好的德文文本,译回汉语读给这些中国同事听,经他们更正后,再修改德文译文的错误。这样反复多次,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他的德文版《易经》1924年在德国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至今已再版20多次,被翻译成英、法、意、西班牙等多种语言,成为西方公认的权威版本。从这个译本移译至英文的《易经》使他赢得了国际声望。卫礼贤对《易经》的翻译与讲授,使西方世界开始认识《周易》这部神奇智慧之书,在欧美产生了巨大影响。卫礼贤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还不止于此,除了翻译《易经》,他还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如《中国心灵》《中国经济心理》《孔子与儒教》《老子与道教》《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等。这些著作使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首先进入了德国思想界主流,影响到黑塞、荣格这样的德国和瑞士的作家和思想家。黑塞在读完《道德经》译本后写道:“中国哲学家老子,在以往的两千年内并不为欧洲所知,但在过去的15年内却被翻译成了所有的欧洲语言,他的《道德经》也成了一本时髦书。”
1914年,卫礼贤创建尊孔文社藏书楼。这是青岛第一个现代图书馆,亦为中国早期图书馆之一。1925年,卫礼贤在法兰克福建立了德国第一个“中国学社”。该学社的主要工作是编杂志,创办了数种汉学研究的报刊,如《中国科学与艺术学报》《中德年鉴》《中国》和《东亚评论》等。学社还主办各种中国文化报告会和展览会,其报告及展览涉及文学、艺术、绘画、建筑、工艺等领域。从欧洲文化角度看,中国学社致力于帮助西方人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有助于西方人吸取其精华。除此之外,中国学社也是中国留德学生的活动中心。
卫礼贤翻译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季羡林先生评价卫礼贤是“中国在西方的精神使者”,德国媒体则称他为“中国精神世界的马可·波罗”。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