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夏”音乐会:打造音乐名城
2010年,联合国授予哈尔滨“音乐之都”的称号,这是对哈尔滨音乐文化事业的肯定,也是哈尔滨打造的一张新名片。“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作为哈尔滨市每两年一届的音乐盛事,既是城市的文化品牌,又是音乐名城建设的前沿阵地,它助推着城市向国际音乐名城迈进。“哈夏”的渐进成熟将为国际音乐名城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
打造较高水准的专业队伍
“哈夏”是哈尔滨人的舞台,更是哈尔滨专业音乐工作者的舞台。许多人们熟知的作品都是从这里“飞”出:《乌苏里江》、《乌苏里船歌》、《巍巍的兴安岭》等等。哈尔滨这片黑土地养育了众多的音乐人,他们在成为“哈夏”亮点的同时也成为哈尔滨建设国际音乐名城的中坚力量,他们使得哈尔滨的音乐之路更为宽广,因此借助“哈夏”的影响力鼓励新人、新作,哈尔滨的本土音乐更加活跃、繁盛。从第23届开始,“哈夏”由市政府和国家文化部合办,使地方性音乐活动成为全国性音乐节,同时将全国声乐比赛纳入“哈夏”,大大提高了“哈夏”的专业水准,随后的全国合唱比赛、全国声乐新人新作比赛、全国艺术歌曲比赛、国际手风琴比赛、国际古筝比赛等等,使得“哈夏”的专业水准不断攀升。除原创作品外,每届“哈夏”都有国内外一流演出团体来献艺: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歌剧院、总政歌舞团、东方歌舞团、德国柏林交响乐团、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团、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剧院等等,在给冰城人民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扩大了本土音乐人的视野,刺激了本土音乐人才向更高层次发展。
哈尔滨市音乐事业在歌剧和交响乐方面历史较长,阵容比较整齐。因此,可以将哈尔滨的音乐专业队伍的建设放在交响乐、歌剧上面。回顾过去,伴随着“哈尔滨之夏”,哈尔滨歌剧院也逐渐走向更大的舞台。哈尔滨歌剧院先后有700多位艺术家,参与了30届“哈夏”的演出,许多原创歌剧是在“哈夏”的舞台上首演。2008年,在第29届“哈夏”开幕式上,由著名德国指挥家彼德·福科执棒,哈尔滨交响乐团与德国柏林交响乐团联袂演出了盛大的交响音乐会;2010年,第30届“哈夏”,韩国指挥林平龙执棒《浪漫夏季交响音乐会》,这些都是“哈夏”上靓丽的风景。可以说,“哈夏”给了哈尔滨市歌剧和交响乐舞台,反之,又使得“哈夏”音乐会在“高雅音乐”方面上了台阶。在这个良性循环的作用下,哈尔滨将朝着国际音乐名城更跨近一步。
提升全民音乐文化素养
举办“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最初目的是为了活跃人民文化生活,展示哈尔滨市文化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如今的“哈夏”依旧离不开人民大众。一方面,广泛的受众是办好“哈夏”的基础。每届“哈夏”都有数十万群众参与其中,所有热爱音乐的人都可以站在“哈夏”的舞台上,使得“哈夏”不仅有专业的演出,更有“欢乐的道里”、“南岗歌声”等音乐会。初具规模的多层次群众文化活动又培育了大批文艺人才,为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提供了大批高质量的群众专场节目。另一方面,“哈尔滨之夏”也发掘出了哈尔滨人的音乐创作才能。第27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举办了“放歌哈尔滨”原创歌曲演唱会,不仅有名人的创作,也有哈尔滨人谱写演唱的歌曲,20余首歌唱哈尔滨、赞美黑龙江的优秀歌曲脱颖而出。
提高全民音乐文化素养应以青少年为重点,这关系着全民音乐素养的持续提高。有计划地对青少年普及音乐知识,广泛地开展他们愿意参加的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开发他们的音乐天赋,是哈尔滨市建设音乐名城的长远之计。为此,一方面要加强青少年在学校里的音乐教育培养,使学生具备较高的音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在全市营造一种音乐氛围,使青少年耳濡目染,自觉融入到音乐世界中,“哈尔滨之夏”无疑已经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每年的“哈夏”都有大量的青少年参与其中,有专业的哈尔滨中学生交响乐团,更有大中小学生为“哈夏”的开闭幕式以及广场演出奉献的精彩表演,这样使得冰城的青少年在“哈夏”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也在参与的过程中锻炼提高了自己。
推动哈尔滨音乐产业链的打造
“哈夏”产业化是哈尔滨音乐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现在的“哈夏”正在向着公益性和产业化结合的道路前进。“哈夏”音乐会从创立伊始,立足点就是公益性质的,但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各种文化形式的冲击,引入产业化已经成为必然,但必须处理好公益性和产业化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哈夏”依旧是政府牵头,并予以财政拨款为主的一个音乐会。但已经开始辅以赞助、捐赠、冠名、协作等方式,以资金、实物和服务等形式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形成了多元化筹资机制。此外,应进一步开发出音乐会的衍生产业,并以此模式带动整个哈尔滨的特色音乐衍生产业的发展。以音乐促经济,以经济繁荣音乐。最终,使哈尔滨承担大型音乐盛事的能力在“哈夏”的锻炼下不断提高,建立起与国际音乐名城相匹配的管理、服务系统。
与此同时,仍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哈夏”影响,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国际音乐名城的建设中来。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向大众宣传“哈夏”,加深人们对哈尔滨音乐城的印象。特别是可以和旅游公司合作,利用哈尔滨冬夏两个旅游旺季的特点,向省内外甚至是国外游客推荐“哈夏”,在打造冰雪名片的同时也要打好“哈夏”牌,推进“哈夏”期间的旅游,扩大影响面和辐射面,达到共赢。
成熟的音乐产业链是国际音乐名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一个完整、运作良好的音乐产业链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才能建立起来,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变化以适应新的情况。两年一届的“哈夏”音乐会可以促进哈尔滨的音乐产业链的成熟,并可以借“哈夏”之机,对现有的产业链进行检验修正,以达到推动国际音乐名城建设的目的。
哈尔滨是个热爱音乐的城市,音乐已融入到哈尔滨人的骨髓中。作为哈尔滨名片之一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经过31届的磨练和提升,一步一步由地方性文化品牌发展成为国家级重要文化活动。哈尔滨人应该抓住这一优势项目,以“哈夏”为依托、为先导,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全面推进以发展音乐事业为重点的城市文化发展蓝图,最终把哈尔滨建成一座国际音乐名城。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