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传承民族音乐
前不久举行的 “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是我国首次以民族器乐民间乐种为内容而开展的艺术活动,共有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65个职业与非职业组合参加,成为对民族器乐和民间乐种传承与发展的一次集中检阅。
本次展演的特点之一是重传承、有底蕴。进入新世纪以来,政府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度,出台许多举措办法来应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时代挑战。据统计,上世纪中叶我国有370多个民间乐种,现在已经减少至100余个。保护和传承民间乐种已经迫在眉睫。在本次非职业组表演中,人们惊喜地看到,民间还保留着一些稀有的乐器、乐种,如“软弓京胡”、“挫琴”、“锣鼓柜”、“金钩挂”、“粉蝶大套”等。保护与传承这些稀有乐器、乐种的演奏技巧和乐曲,对我国民间乐种和民族音乐的活态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一批具有浓郁传统演奏风格与特点的民间乐种组合,如陕西康家唢呐班、甘肃陇东道情音乐等,在乐器组合、演奏方法、旋律的增减、音乐风格的掌握上,都具有当地原汁原味的风韵,纯朴敦厚,可谓原样传承的样板;广东音乐团五架头组合、广东潮州市民间音乐团、弦诗细乐、江南丝竹小乐队、十八板、山东枣庄崔家班、福建南音、西安鼓乐、达娃寻努、新疆阿瓦提县刀郎木卡姆、巴尔鲁克等,都严格地保存了传统乐器及其演奏方法,继承传统乐种曲目演奏的润腔、韵味,传承了传统乐种的音乐形态、文化内涵;山东艺术学院的挫琴表演,复原了中国最早的弓弦乐器,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宫廷乐器之一——挫琴;山东菏泽弦索乐《碰八板》乐曲的复原演奏,与挫琴复原一样,也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传承队伍方面,既有扎根乡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本土班社,也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等大中城市、技艺精湛的专业团体,还有在各专业音乐院校刻苦努力的青年学生。虽然特点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志向:传先辈乐人高超技艺、淳厚神韵,承民间乐种百代乡情、人文意蕴。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要想传承、发展,都必须培养观众群体。本次展演台下的观众与台上的演员产生强烈的共鸣与互动,这与当地唢呐鼓吹班盛行,群众长期接受民间乐种的熏陶密切相关。因此,只要坚持长期的社会演出活动,就一定能够形成相当数量与质量的观众群体。有了观众群体做基础,才有民族器乐和民间乐种传承发展的市场,才有赖以生存的环境,才能经久不衰、代代传承。
本次展演的特点之二是关注创新、与时俱进。展演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组合方式和民间音乐品种,如“四川羌笛”是在羌族乐器羌笛基础上组合而成的音乐演奏形式;内蒙古大学的“苏雅丽琴组合”以蒙古族民族乐器四胡为基础,加上三弦,形成了大、中、小四胡与三弦的组合;天津歌舞剧院的“天歌组合”根据杨柳青年画“十不闲” 的演奏图复原,挖掘并且研制出失传多年的“十不闲”乐器,打击乐手一人击打十种乐器,手脚并用,其他吹打乐手相和;山东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鼓吹乐组合,以鲁西南鼓吹乐为基础,吸收融合鲁中南、鲁北、鲁东等鼓吹乐流派,形成富有山东地域特色的鼓吹乐表演团队。一些民间乐种的演奏乐器也发生了变化,如西安鼓乐的乐队规模扩大,原来严格控制规模的河北音乐会也在扩编,“天歌组合”在演奏中加上了大鼓、架子鼓,这些都丰富了原有乐队的音色、气势和表现力。
一些参演的民间乐种组合,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进行演奏,这些传统曲目作为该乐种的精品,值得代代相传。同时,人们也欣赏到了一批根据传统音乐元素新创作的优秀作品,如中央民族乐团演奏的曲目《咏南》、《绿染江南》,既吸收了江南丝竹的典型性旋律音调和创作手法,又体现出表达新时代感受的创作追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不是套用西洋的ABA的三部曲式,而是用江南丝竹的音乐思维方式和曲式结构来进行创作探索。江苏女子民族乐团演奏的《海州五大宫调·南调》,对原曲作了恰当整理和细致处理,丰富了其优美幽雅和深挚内在的意境。“天歌组合”演奏的《渔童送福》和《十不闲之炫》都既有新颖的立意,又有浓郁的天津民间音乐风格特点,尤其是打击乐段落的即兴发挥,为乐曲情绪的展开增色添辉。四川羌笛乐曲《羌山恋》、《思念如潮》,既有浓郁的羌族音乐风格特征,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宁夏歌舞剧院演奏的《大典》,根据所表现内容的需要,选取了富有时代气息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旋律音调来进行创作,展现了恢宏的气势。这些乐曲的成功整理和创作,都体现出“继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的原则。
“传统是一条河流”,包括民族器乐和民间乐种在内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相信必将随着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