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矣站长”的花灯人生——记云南省安宁市八街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矣学金

时间:2013年07月14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任维东 白海

矣学金正领着演员给农民演花灯。 本报通讯员 白海摄

  “村前河边一枝花,一只蜜蜂来采它……”

  见到矣学金,他正和前来赶集的村民们在云南省安宁市八街街道东湖公园树荫下唱花灯小调。伴着清脆的二胡声,他那带有浓浓乡音的腔调韵味十足,右手轻轻上扬,左手往后一压,双眼绽放出清澈明亮的光彩。

  对云南地方戏花灯情有独钟的矣学金,在别人眼里,原本是一个“走岔了道”的农民,但他竟将爱好变成了工作,走上了一条令自己快乐也给大家带来快乐的道路。

  今年48岁的矣学金出生在八街镇招霸村,家里父亲、大哥、二哥都会拉二胡,大嫂会唱花灯戏,耳濡目染,他从小就爱上了花灯戏。1984年,初中毕业当上了村干部的他发现花灯戏在农村很受欢迎,于是就组织村里25个年轻人成立了花灯戏表演队。没钱请老师指点,矣学金到处求学并自编自排了一段花灯。“当时特别受欢迎,我们这支队伍白天一起劳动,晚上一起排练一起唱,背着铺盖到各村去演出,不仅唱得过瘾,还能得到一些劳务费。”回忆起这一段经历,矣学金的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笑容。

  1987年,矣学金当上了八街镇文化站站长,一当就是27年。上任之初,文化站只有他一个“光杆司令”。于是,他跑遍全镇各个村子,四处“招兵买马”,召集30余人组成了八街文艺宣传队,并从昆明市文化馆请来了专业老师教花灯戏,排练曲目。演出队先在本地各村巡回演出,随后声名远播被邀请到其他县演出。“我们‘矣站长’可是多才多艺啊,他还救过场呢!”文艺宣传队的王占云满是敬佩地忆起往昔。一次演出中,主角临阵闹脾气罢演,正当大家伙儿急得火急火燎的时候,矣学金一句“我来!”让整场戏顺利上演。

  为了普及花灯戏,矣学金走村串巷,挨户动员,指导各村成立文艺队。每年春节“踩街”,各村文艺队载歌载舞,迎春纳福,成为了八街节庆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到目前为止,八街街道22个村居委会已实现文艺队全覆盖。“八街花灯之乡”还被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谈起花灯戏今后的发展,矣学金有些担心:“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唱花灯戏的越来越少了。它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为此,他主动与当地的中小学协商,让会唱花灯戏的老师课余教农家的孩子,以此不断提高传承力。

  矣学金并未止步于搭台唱花灯戏。近年来,他在村子里走访时,时常将目光投向村民家中荒芜的角落,因为那里藏着他的宝贝——各式各样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用具。一有空,他就和同事一道走村串巷去收集被村民们称之为破烂的玩意儿,而这一收竟弄出了一个博物馆——安宁八街传统民用器物博物馆。如今,煤油灯、粮票、手摇电话机、织布机、老式电影放映机等传统民用器物在馆内依次陈列,安宁八街传统民用器物博物馆成为昆明市首个民用器物博物馆,每年吸引万余人前来参观。与此同时,矣学金还多方筹措资金,修缮八街庙宇古建筑,虔诚地守望“文化八街”。

  春去秋来,八街撤镇设了街道办事处,文化站也多次更名,变为今天的八街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矣学金当了中心主任,可大伙儿还是亲切地称他为“矣站长”。(本报记者 任维东 本报通讯员 白 海)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