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史诗”的苏醒
接黑土地的地气,拥有松花江的豪气和黑龙江的大气
“鄂伦春史诗”的苏醒
——听哈尔滨交响乐团音乐会所想
哈尔滨交响乐团1908年建团,早先以外籍演奏员为主,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交响乐团。今年夏天乐团推出“龙江儿女情”系列作品音乐会,旨在推介本地优秀作曲家优秀交响作品。首场音乐会选定魏作凡先生的《鄂伦春史诗》,这部作品本身很优秀,然而50年来无人问津,没有任何演出机会。究其原因,多种多样。改革开放以前主要是政治原因,而如今却是经费、选题等其他因素。
作曲家魏作凡1975年去世,作品旋即失去主人,从此无人要求它上演,知道这一作品的人伴随时光流逝越来越少。更何况这部作品艺术含金量高,演奏技术难度较大,排练费时,需要表演艺术家较高的水平与时间精力的投入。指挥与乐队都有畏难情绪,没人去碰这个作品,致使音乐圈几乎集体“失忆”,这部50年前创作的优秀交响作品,近乎销声匿迹。
7月5日的哈尔滨音乐厅,哈尔滨交响乐团举办的“龙江儿女情”系列——纪念著名作曲家魏作凡先生诞辰八十周年交响音乐会举行。音乐会开台的《鄂伦春史诗》,便是魏作凡先生50年前创作的作品。雄壮的铜管响起,是鄂伦春狩猎的号角;鼓锣齐鸣,是猎人马队的奔腾。4音动机构成的奏鸣曲主部主题动力十足,在模进中展开,定音鼓连续敲击,给副部主题抒情旋律蒙上一层紧张不安的气氛,情绪瞬时转暗,随即云开雾散,音乐滚滚向前。这部交响作品展开部使用主部、副部主题材料交织发展,主调写作手法为主,抒情性、戏剧性、交响性兼备。再现部结束于主部主题的反复展开,明朗乐观、热情向上。作曲家充分利用交响乐强大的表现能力,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段、复杂的音乐语言为今人理解过去留下了鲜活的音响记载。音乐超前且引人入胜。
音乐会接下来由中国爱乐乐团小提琴演奏家赵婵(魏作凡儿媳)演奏了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教授魏小凡(儿子)演奏了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赵婵演奏音准佳良、流畅、结构完整,华彩乐段十分精彩。尽管中段出现“跑弦”事故,演奏家与指挥临场不乱,很快调整进入正常演出状态,显示出表演艺术家良好的现场素质。魏小凡演奏音色饱满、从容大气,音乐表演十分完整,第二乐章表演尤其出色,乐队配合也很默契。只是第三乐章快板处乐队略嫌慢点。指挥姜金一经验丰富、激情洋溢、猛挥猛带,结尾依然十分圆满。
魏作凡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鄂伦春史诗》是他毕业前后独立完成的第一部交响作品,修改于1962年,定稿并首演在1963年,而创作有一个深厚的积累的过程。50年后的本场音乐会举办的第二天,笔者通过作曲家儿子魏小凡,查阅到魏作凡“鄂伦春”器乐曲创作早期的各种乐谱。虽然音乐主题写作不同,却证明了作曲家准备这部作品时间近十年之久。作品创作动机可能始发于上世纪50年代初。大背景是鄂伦春族在新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于1953年定居,结束了早先的原始游牧生活。作品的产生与国家发展民族文化与保护少数民族的政策导向有联系。这位成长于白山黑水,毕业放弃留京机会,自愿报效家乡,回到黑龙江省哈尔滨歌剧院任青年作曲家,选择这一创作题材有其历史与社会的必然。
就像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陈钢、何占豪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出台一样,中央音乐学院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作曲系学生作品《嘎达梅林》(辛沪光)、《节日序曲》(施万春、魏作凡)与《鄂伦春史诗》作为跨越时代的优秀交响作品出台,展示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当时的教学成绩、学生创作才能,显示出音乐创作,尤其无歌词的器乐创作中,作曲家追求艺术表达的真善美、超越时代政治影响的另一侧面。
作曲家魏作凡多次去鄂伦春族聚居地区采风,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与民间音乐。生活体验与音乐素材毫无问题,需要考虑的只是交响乐表达的形式与技法问题。单章交响乐《鄂伦春史诗》的出类拔萃不但在于作品思想情感的厚重,也在于音乐语言与形式中西贯通融汇与超前。作曲家在欧洲古典与浪漫派单章奏鸣曲创作基础上,大胆借鉴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交响乐主题建构、配器手法等技巧,融汇民族的音乐语言抒情写景,以交响乐方式真实地描述与表达了时代、民族与个人情感。
这部奏鸣曲式的单章交响作品抒情写景,以史诗般的音乐语言去概括一个民族的精神与历程,也融入了作曲家的社会体验与个人感情。《鄂伦春史诗》歌颂光明并不粉饰太平,没有消极悲观,有的是真情实感。作曲家像前辈大师作曲家一样,将个人经历的坎坷、情感体验的复杂融入了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脚步声中。它仿佛在告诉每一个听众,乌云遮天不会长久,走出黑暗,光明必然到来。用著名作曲家罗忠镕倾听《鄂伦春史诗》的话语来评价,这部作品是“接了黑土地的地气,拥有松花江的豪气、黑龙江的大气”。这是难得的一部交响精品,尽快出版这部作品,让更多的乐团演奏这部作品,让更多的观众能倾听到这部交响精品,让本来不多的原创交响精品“复活、苏醒”,是相关部门应该关注的事情。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