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基于社会和谐的语言生态研究

时间:2013年07月10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张春泉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协调等层面形成语言生态系统。如何充分开发利用语言这种宝贵的资源?语言资源与其环境之间如何良性共生互动?当下社会语言生态学研究有何重要意义?冯广艺新著《语言生态学引论》(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引论》)较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引论》是冯广艺继《语言和谐论》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视角独特、观察细致、解释透彻,颇具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说来,《引论》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引论》指出,语言生态作为社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生态文明作为社会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点,不可忽视。《引论》科学地指出了“语言生态学”得以建立的时代背景:20世纪以来,尤其是当人类社会跨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以来,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生存条件和社会环境急剧嬗变,人类语言的网络系统不断变革,语言世界中的各种问题日显复杂和突出,人们呼唤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

  促进社会和谐,是语言生态学的理论基点之一,也是语言生态学的重要应用域之一。《引论》倡导理论与应用相结合。语言生态学可以解决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中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可以直接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服务。例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国家除了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之外,还特别重视少数民族语言,重视方言,制定了一系列语言政策,维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保护方言。这是一个很好的语言生态布局。语言生态学研究这个布局,解决布局中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对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为和谐社会中人们的和谐语言生活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氛围。

  其次,语言生态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二者如何良性互动?《引论》阐述了这样的一个道理: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构建是在“和谐原则”指导下进行的语言生态环境的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要义也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从本质上看,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依赖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和谐的共生共长的生态环境和文明环境,社会全体成员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的语言,如果处在一种恶劣的生态环境里和极不和谐的状态中,就会导致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的混乱,影响社会的文明进程,使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受阻。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