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不一样的“卡梅拉” 不一样的插画家

时间:2013年07月03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邵 杰

不一样的“卡梅拉” 不一样的插画家

——法国插画家克里斯蒂安·艾利施来华巡讲

《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漫画

克里斯蒂安·艾利施在活动现场指导孩子们作画 邵 杰 摄

  儿童绘本及插画创作一直是法国引以为豪的艺术领域。近日,畅销全球的手绘插画图书系列《不一样的卡梅拉》的作者克里斯蒂安·艾利施来到中国,1956年出生于法国小城塞莱斯塔的他,多年来以精美、纯净的画风和幽默、易懂的故事受到了世界各国小朋友和家长的欢迎,其中《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绘本更是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20种语言,为无数的孩子们打开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故事世界。

  “中国现在因为禽流感,市场上见不到鸡,所以看看我们书里的小鸡更有意思。”见面会刚开始,克里斯蒂安·艾利施就以法国人特有的幽默拉近了与观众们的距离。谈起创作这部以小鸡“卡梅拉”为主角的儿童绘本的初衷,原来还与一段奇妙的经历有关。1997年,克里斯蒂安·艾利施正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度假,有一天天气特别好,他开着车到处闲逛,欣赏风景,突然间看到从山丘上冲下来一个小东西,一直跑到他面前。“咦,这是一只小鸡”,他赶快刹车,生怕伤害到小鸡。然后就看到那只小鸡一直走,穿过沙滩,站在海边,把两只脚浸在海水里,静静凝望着大海。出于创作者的直觉,他马上拿出笔记本写下了一句话:小鸡想要看大海。“一年后,就有了这个故事——《我想去看海》。”克里斯蒂安·艾利施动情回忆说。

  童话般的奇遇是真实的故事。也许每一类的艺术创作,都或多或少有些虚构的因素,但想象出来的东西往往也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来自于我们平时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于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产生的真实感受,即便是在童话故事中也是如此。“一般来说,鸡应该不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但在故事中,我会把它变为比狐狸还要聪明的动物,给小鸡赋予人类的智慧。”克里斯蒂安·艾利施说。

  那么他又是如何进行创作的呢?克里斯蒂安·艾利施向大家展示了他的许多笔记本、草稿簿,上面都是满满的文字和草图。他说:“一个好的故事肯定不是从天而降的,大家看这些草图,刚开始构思时特别困难,就好像是走在一个黑暗的大森林里,没有路,需要我们来找出自己的路。当我们写一个故事的时候,完全是从零开始,慢慢积累起来,这些东西并不一定都在我们的头脑里,而要从各种书籍、电影、资料当中去寻找、去搜集,然后把他们汇聚到一起。”

  克里斯蒂安·艾利施形容自己就像是建筑师,把材料做成一个框架,平面图作为主干,然后再不断进行修改。从底色、背景到人物细部的描画,他一遍遍精益求精。“如果我的背景没有画好,就会重新开始,因为背景往往最难画也最为重要,它能够渲染出作品的氛围。”有时同一页画他甚至要画上许多遍。“没有什么东西是随意的,必须考虑周全。”克里斯蒂安·艾利施解释说。

  此外,在他创作的插画中有时还会别出心裁地吸收和借鉴一些著名艺术家在绘画中的构图,例如《我爱小黑猫》就借鉴了19世纪著名插画家古斯塔夫·多雷的作品样式。对此,克里斯蒂安·艾利施有自己的考虑,“我在作品当中模仿了他的作品,但这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我对这位插画家的一种致敬”。

  对于绘本故事的创作理念,克里斯蒂安·艾利施非常直观地在纸张上画出了两个同心圆,形象地将其比喻为蛋黄和蛋壳,他说故事先是以图像来呈现的,内部的蛋黄就是图像,然后再根据图像来写作,即用文字部分加上一层外壳,这个壳会使得图像具有意义,并让故事有实质性的内容。但只有这些仍是不够的,中间的那一圈要留下来给读者,让他们自己来想象。克里斯蒂安·艾利施特别谈到:“我曾在艺术学校教了18年的书,我一直对学生说,在你的故事当中,必须要留出充足的位置给读者,他们应该起到一半的作用。如果说你的故事、图像表达过多内容,那读者就没有任何想象的空间了,这个故事也就不会有意思,它只是提供了信息而已。因此我们要好好地思考一下,在作品当中有什么是需要藏起来的,留给读者自己去发现,这比我们要展示给读者的更为重要。”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