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传统村落“活态保护”
“十年间减少了90万个自然村,相当于每一天消失近百个村落。”6月4日,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如是说。
中国村落的数量锐减,吸附其上的民间文化迅速消失,少数民族聚集地濒临瓦解,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这已成为学者、专家的共识。但是,传统村落的保护标准、具体的保护方法,在保护过程中对文化价值的坚守,仍然需要更多、更深入的探讨。
传统村落保护尚无统一标准
原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秘书长、现《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认为成立研究中心很有必要,尽管中心组织松散,但有具体的活动内容,“指导村落保护,提供专家咨询,展开传统村落保护的试点,推广相关成功经验”。
“尽管统一标准没有出台,但有一些标准是大家都认同的,比如尽量保护原物,展开生态性保护,从整个景观入手,而不是只保护某座城、某个花园。”
向云驹向记者列出一些具体的保护标准,“完整的村落不要动;衰败的要遏制衰败的趋势;有些民居一半旧一半新,这要保持原状,不能破坏,要以温和的态度来保护”。对于后一点,他认为江西婺源是个范例,“由政府指导,对新建的房子样式进行了统一的规范,使得新老建筑看起来十分协调。”
“一群人表演式地生活,有什么意思”
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居住其中的“人”的因素。
向云驹就强调村落保护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没有人生活了,或者一群人在那里表演式地生活,有什么意思?总体来说,我们不是为了旅游而保护,是为了整个文化的价值。”他提出,专家、学者要对村落保护可能走向市场保持警惕。
谈到当下一些传统村落少有人居住,甚至成为空心村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专家刘铁梁认为,也可以与现实发生关联:“哪怕是空心村落,我们也可以找一些曾经在这里住过的人来座谈,让他们留下自己的故事,这样即使现在村里没有什么人,也还有故事加强我们对这个村对他们的生活的理解。”
刘铁梁表示,传统村落的“理想状态”是,人人都有文化保护意识:“对祖先留下的东西人人有责,能听到文化的声音,这样才有力,才会有后续发展。”他主张,保护传统文化,要从文化的内在价值着手,“现在都是从外在价值,比如保护需要多少钱等入手,这就本末倒置了。”现在传统文化保护中存在一个误区,“好像保护了传统村落,就保护了传统文化,其实不然,保护是要活态的,要与人、与现实生活发生关联。”
刘铁梁说,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以人为本,专家尤其要尊重村落里的人,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他们对村落的了解肯定胜过外人。”
(编辑:苏锐)
· | 保护传统村落不能按照现行遗产分类标准 |
· | 我国传统村落比例不到2% |
· | 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8月底正式公布 |
· | 中国传统村落将建信息档案 |
· | 传统村落不发展就会“被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