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故事不简单
《念书的孩子》被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列为向全国中小学生郑重推荐的电影,同时又摘得第九届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电影奖”和“最佳演员奖”两项大奖。这部留守儿童主题的电影是如何获得如此殊荣的呢?
首先,在于影片直面现实生活、关注弱势群体、表达人性关怀的主题选择。《念书的孩子》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一个小孩子开开、年老带病的爷爷、一只捡来的小狗“小胆儿”,三者在农村里相守相伴,过着单调的生活。家里没有电视,于是在冷清孤寂的冬夜里,开开就给爷爷念课文打发寂寥。这温馨却又苦涩的画面正是电影名称的由来。留守儿童是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而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既是文艺创作者的责任,也容易获得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对身处大洋彼岸的美国观众同样具有吸引力。在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上,一位好莱坞制片人就说,她相信这个故事一定能够使北美的观众深受感动。果然,电影答谢放映证实了她的判断:200多位红着眼睛、带着泪痕的观众全体起立,长时间为这部影片鼓掌。
其次,在于影片以真挚的感情、丰富的细节、自然朴实的叙事手法,牢牢抓住了观众。《念书的孩子》采用了自然朴实、近乎白描的叙事手法,不以复杂的线索和激烈的冲突来吸引人,而是以丰富的细节和真挚的感情来打动人。开开看爷爷咳嗽得很厉害,就主动跟爷爷学做饭,很快就学会了蒸馒头、擀面条,因为开开的心里有着爷爷;后来爷爷去世了,开开做饭就变得心不在焉,总是把饭烧糊,最后干脆不做饭了,和“小胆儿”一起啃馒头就咸菜;又比如在爸爸费尽周折将要接开开去城里上学时,开开掏空了书包,把“小胆儿”藏了进去,想把“小胆儿”一起带走……这些寓于生活中的充满真情的细节,在这部影片里还有很多,它们在塑造人物形象、传达真情实感、升华故事主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影片对人与动物的关系探讨也值得观众思考。“小胆儿”是一只流浪狗,胆儿特别小,比开开更弱势。爷爷去世后,开开发现只有他能保护“小胆儿”,一个小孩子与一只流浪狗之间,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开开的善良和同情心,与爸爸的粗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看到这里观众们会想起,孩子般的淳朴本真是每个人都曾经拥有的,可为什么孩子可以拥有这种美好的感情,变成大人,却时常只剩下冷漠与粗暴?
我们总讨论电影走出去如何困难,其实不妨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关注的主题是否处于其他文化环境里的观众也会关注?我们的叙事方式是不是做到了返璞归真,以真正丰富、真实的细节取胜?我们所欲表达的是不是真正淳朴、厚重的感情而非矫揉造作与无病呻吟?传播的本质某种程度上是价值的共享,如何找到这个价值的结合点,《念书的孩子》对我们大有启发。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