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鼎,开辟北派山水画的新样式
万鼎山水画展“以丹青的名义——守护大秦岭”
在中国国家画院成功举办
嘉宾在画展开幕式上
4月13日上午10时,“以丹青的名义——守护大秦岭”万鼎山水画展开幕式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此次画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局、西安美术学院主办。展览的70余幅作品以大秦岭山水为主题,集合万鼎两年来所创新作,其主旨是为了唤起人们崇尚自然、保护大秦岭的意识。万鼎先生的作品风格深厚磅礴、苍辣大气,融西北文化、中国传统技法与西洋技法于一体,展现了一种舒展宽广的艺术意境。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名誉院长龙瑞、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副院长赵卫,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吴丰宽、省美协主席王西京、省美协党组书记吕峻涛等领导及画家苗重安、杨力舟、王迎春、唐勇力、范扬、田黎明、王志纯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主持。画展还吸引了众多艺术界、媒体界及北京书画爱好者出席参观。
杨晓阳评价万鼎作品:“比一般纯粹以西化为主的学院派有更宽阔的功底和更鲜明的中国传统特色。”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万鼎有意识地将张大千、何海霞的重彩青绿山水画法和西洋的色彩处理技巧融合在一起,使西洋绘画的多层次和中国画的泼墨语言相结合,增加画面的厚度和分量,更好地用艺术语言诠释他心目中的大自然、大秦岭。
当天下午,在由尚辉主持的研讨会上,薛永年、陈醉、刘曦林、王镛、孙克、梁江、李一、郑工等十几位批评家针对万鼎绘画作品展开学术讨论,对他为中国绘画精神的传承与过渡进行积极探索表示肯定与赞赏。
万鼎与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龙瑞在画展上交流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在画展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薛永年(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万鼎的山水画:“大真、大美、大视野、大融合、大境界,大气魄。”一、他的山水画有某种精神性的真精华,而且境界很大,他的青绿金碧是来自真山真水的,有着多姿多彩的鲜明感受。二、万鼎给予大秦岭新的时代内涵。所以万鼎画的大秦岭,就是歌颂“美丽中国”,他的山水画有庙堂气,也有山林气。但是万鼎的山水突出了大视野,有难得的阔远,他这种阔远的全景山水,横幅最为成功,酣畅淋漓,浑厚沉雄。三、万鼎不仅是复兴了金碧山水的辉煌,而且是综合了前人的成就,用古代人的说法是“集其大成,自出机杼”。另外他的小品也十分精彩,就像宋画,很畅很爽,很自由,又不空泛,引用六个字形容就是“简洁、自由、清畅”。
◎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万鼎对秦岭的热爱和忠诚与对何海霞老师的忠诚,是一致的。秦岭的特色,其实就是两个字:雄和秀。万鼎感人的地方是作品中透出的秦岭的气息,这是一种灵魂的表达,我感觉他不是俯视,而是敬畏秦岭。他的技术已经不重要了,秦岭的灵魂和气息,博大恢宏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没有一个画家画秦岭像他一样下功夫,他画出了雄秀的秦岭之魂,他敬畏秦岭,敬畏自然,敬畏老师,敬畏美术学院,他把自己放得很低,他是个真画家。
◎龙瑞(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万鼎先生的作品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笔墨皴法和章法这一方面,可谓心领神会。在营造大山、大水气势时,作品气势比较开张、雄浑、宽博,所以他营造了这种沉雄博大的艺术境界,具有中国山水画深厚的功底,更重要的是万鼎作品极具时代性。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万鼎的画不是何海霞,不是张大千,最终是他自己的风格。
◎田黎明(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万鼎先生的作品气势磅礴,非常震撼,他将中国画的笔墨和秦岭山脉的自然气象融为一体,可以说他创造了中国画的大气象,虽然用的没骨的方式,但依然能勾勒出宏大的场面和雄秀的山势,而且层次深远、厚重、鲜明,此种感觉正是当代中国画呈现的高审美品质。
◎王西京(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美协主席):万鼎在中国山水画大写意这方面,有自己独立的艺术语言,对传统有很大的突破,特别是在水墨泼彩领域,用生命自然传达中国画纯真的文化精神,我觉得万鼎的画不仅丰富了长安画派的表现语言,而且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作为陕西中青代的画家,在当代的多元文化态势下,能有今天的成就,非常不易。他虽然师从何海霞先生,但是他自己对中国山水画的体悟,包括在大山里面的经历,表现在他的艺术上,很多值得我们研究,他的笔墨的生命力所形成的震撼力,在当代山水画中并不多见。另外,万鼎很有社会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是一个很有文化自觉的画家。
◎苗重安(原陕西国画院院长):万鼎继承了前辈画家严谨治学的精神,他的作品总体让人感觉有一种沉雄博大的正大气象。从表现技巧来看,其功力非常之深厚,画面表现力也非常丰富,秦岭整体的风格神韵展示得惟妙惟肖。同时,长安的汉唐雄风、博大的气势也描绘出来,震撼人的眼球。
◎孙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名评论家):震撼、振奋、感动。第一,看万鼎的作品感到一种雄浑、浑厚、苍茫。第二,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在万鼎身上体现得很明显,他继承了何海霞先生的笔法风格,大泼彩,金碧的气势完全抓住了,但是又发展了自我的一些风格。万鼎作为一个中青代画家,其心胸气度宽广,作品结合时代,展现出了未来的潜力和已达到的艺术高度。在笔墨的精到方面,既放得开,也收得住。我觉得万鼎在感情上,能够深入自然,在深山中隐居多年,专注表现秦岭的风貌,春夏秋冬、晨曦大雪、心里的感动,人和自然完美融合,再表现在画中,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能感受到。
◎刘曦林(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资深研究员):看到万鼎的画我首先是触动,然后是感动,之后是激动,感觉到了万鼎先生守护秦岭的精神。万鼎先生跟我说“秦岭就是我的工作室,我要以丹青的名义守护她”,我震撼了。万鼎已经渐渐地从何海霞的画法中走出来,形成了自我的独特风格。传统的功底有,造化的研究深度有,生活的体验有,感情也有,笔墨色彩也很到位,把秦岭山水和写意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北派山河的样式。他的大幅画在气势上是胜过小品的;精到处,美妙处,小品表达自如,万鼎的小品已经吸收了南派山水的轻灵秀雅,灵动飘逸,非常完美。
◎陈醉(著名评论家):我觉得万鼎的作品,首先感觉很有气魄,作品里有很感人的力量。尤其是他画的华山,把华山的笔直陡峭的险劲,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山势呈现出来,很难得。他画的古柏既有气魄又粗犷有力,枝叶细密对比,形成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很有张力。第二,以传统的精神为主,旁及了很多手法,手法多种多样,但他的主心骨还是传统的精神灌注,尤其是画树和石头,画得很好。总体说来,题材是传统的,但画法十分大胆。第三,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传统绘画的精神,可以很好地守护,这也是万鼎的招牌。万鼎在深山中认真地作画,冷静地沉思自己的艺术,非常不容易,所以才能有这样的成就。
◎梁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他的作品灵动、鲜活、大气,既有云横秦岭的气派,又有气韵生动的意境,还有当代的气势,体现了作者真实的生活感悟。“守护大秦岭”,这并不是一句口号,他有自己的真诚。这次作品展的体量很悬殊,有扇面作品,有尺幅很大的作品,但是大而有气派,小而不拘谨。万鼎先生把传统的青绿、泼墨、泼彩组合交接得非常自然,在笔墨、色彩、干湿、收放之中达到了整幅契合的状态,大面积的泼墨泼彩做得很好,给予我很多启发。我觉得他的画法在笔墨上、色彩语言上提供了很有益的新经验。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万鼎把大气势、大视野、大节奏都集中在风的意向当中,这种风实现了一种大融合、大融汇、大贯通。不仅在大幅的山水画中是这样表达,在小幅的山水画中也是这样,在水墨山水上这样表达,在青绿山水上亦是。万鼎就是在一种机变和灵动的形象当中去把握。他能够在大气中生成,又能够在大气中流动。第二个就是声音,风声、山泉山涧、瀑布流水等等,在万鼎的笔下,可视性、造型的问题都被这种虚写的意象给淡化了,在画面外面、在实体外面,他会把你的感觉拉向远方,他能把人们带到一个完全感性的自然世界中去,或者是一个完全自然的感性世界中去,去脱离开具体的一种物象表达,返回到人的精神层面上,那么我们传统的山水中人的问题,在这里实际上都消失了。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资深研究员):万鼎在大秦岭中生活,自然给予的东西应该更多,我倒希望把戒画这一课也补上。秦岭有南方北方兼有的气氛,不止是它的地形地貌,更多的是气韵。是单单画北派所不具备的,人们说何海霞是北派山水的代表画家,但他却大量吸收了南派画家的精华。包括从张大千先生那里继承吸收的,移南润北,把南方的那种秀气、北方的刚强结合得很好,我觉得这些是万鼎先生应该继承的,继续走下去,完成何海霞老师未竟的事业。
万鼎陪同陕西省美协主席王西京观看画展
万鼎与原陕西国画院院长苗重安在画展上交谈
◎李一(《美术观察》杂志主编):看过展览之后有两点感受。一是长安又出了一个优秀的画家,“50后”又出了一位有代表性的画家。第二点感受是我们的长安精神还应该继续发扬光大,我们的长安论坛还应该重新开坛。看了作品后,秦岭苍茫雄浑之劲、云蒸霞蔚的意境展现出来了。看完万鼎的展览就想到了无数赞美秦岭山水的诗句。以艺术的名义来关心自然,尽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以丹青的名义关心自然的生态平衡,这一点是当前很多国画家所忽略的,他把笔墨技巧和生态自然联系在一起,也是长安精神的延续。
◎王平(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第一,万鼎这样的探索和明确的追求是有个人的主见的。第二,宋画是他的根基,张大千的泼墨泼彩是先泼后勾,万先生是先勾再泼,一个画家敢于努力去尝试,也是作品能成功的重要因素。他在语言的创造上特立独行,他画得有特色,大幅的画摒弃了近景,直接面向中景。万鼎的色彩运用和画中泼墨泼彩起到多种作用,有时候是接气,有时候是取势,有时候是造劲。他的色彩看着像云彩,给人一种错觉。万鼎的笔墨结构在物象结构上下功夫较多,笔墨结构的转换跟追求是有冲突的,山头勾的树有装饰性,如何用笔墨本身作为一个装饰性的主题,在这个大的趋势,强调气势的画中,如何以笔墨作为审美主题突现出来?这是下一步应该做研究的地方。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万鼎先生的大秦岭山水,从他的题材、笔墨、色彩来说,个性比较鲜明。万鼎是有自觉意识的,他画的是心中的秦岭,也是何老说的要画自己,我可以画出千姿百态的秦岭,而我最终画的秦岭是我自己。他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他泼墨泼彩的山水还是基本的水墨山水的框架,以泼彩作为手段使它更丰富,他泼彩上比较独特能够体现其个性的,就是以蓝色为主色调。他用的丙烯颜料不像实色覆盖那么强,以泼墨为基础的山水有一种透明感,使他的墨色能够相溶。他选择的色彩更容易和水墨吻合,钴蓝和石青容易调和。我觉得在笔墨上,可以更写意一些,不要拘泥于写生。其次应该像张大千一样,还要更放纵一些。
◎王志纯(北京画院资深研究员):万鼎继承了何海霞老师的衣钵,首先传承的是何老的画面感、整体气象和气质,使画面极具灵气。其次就是灵动潇洒的泼墨泼彩。我觉得从张大千到何海霞到万鼎,山水画发展的流程和整个20世纪山水画发展的复杂形势,总的来说形成两种倾向,一种是传统派,一种是融合派。万鼎在70年代拜何海霞为师,吃的第一口奶是传统的奶,这个阶段临摹传统的基本功训练,在他的艺术创作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艺术成长期是80年代,这时候学院式的美术、西方的造型观念大量地渗透进他的作品中,他的着重点实际上在气氛、空间,直接地表现对现实的感受,扑面而来的是他在现实前的感动。
◎尚辉(研讨会学术主持、《美术》杂志主编):北京的著名评论家今天都汇集于此,万鼎的画展也得到了北京美术界、全国美术界的认同和赞赏,认为万鼎是在山水画领域千篇一律的现象中,具有鲜明个性的一位;同时,他也是长安画派第二代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刘曦林评价说,万鼎开创了新世纪北派山水画的新面貌。薛永年先生用大境界、大视野、大融合来形容万鼎作品的艺术风貌,看完作品后的振奋和震撼,是大家共同表达的心声。徐虹女士说万鼎的作品不是俯瞰的镜头来拍摄,或从仰视的角度去游走中得到的,而是将观察自然意象的方法进行了新的整合。王平说万鼎的作品是从中景里面进行近景的扩展;既从现代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析,又从西化的色彩角度对作品进行点评。作品中水墨框架有传统青绿的底蕴,也有中西绘画冷暖色彩的变化,西画光的表现和印象派色彩用笔上的联系。
此次研讨会对万鼎今后的发展和未来的创作饱含了更高的期许,在今天文化自觉的社会里,万鼎的作品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画发展到现代,吸收西方的绘画技巧表现观念;现代人的视觉审美体验之后如何回归传统,如何去创造当代的山水画。从如何创作现代的中国画来说,万鼎是一例成功的个案。
画展学术研讨会现场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