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莎翁剧《大将军寇流兰》登陆首都剧场

时间:2013年05月0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高艳鸽

话剧《大将军寇流兰》剧照

  5月3日至12日,由北京人艺打造的莎士比亚晚期作品《大将军寇流兰》登陆首都剧场连演9场,8月该剧将赴爱丁堡戏剧节演出。和其他莎翁名剧不同,这部剧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广泛普及。“这个戏在欧洲也很少上演。台词很多,是很‘干’的一部戏。”该剧导演林兆华说。但这部戏吸引他的地方,是因为寇流兰是个英雄,“这个孤独的英雄,不是被敌人杀死的,是被自己人杀死的”。

  出演寇流兰的濮存昕同样是被这个人物身上的某种悲剧性所打动。“生活中接触不到这样的人物:一个被抛弃的人跑到敌人那里去,求得敌人给他报仇的机会。他忍气吞声的目的是张扬他的个人价值。”他说,“这是人性中可能出现的一种困惑、灾难。他的灾难是自己造成的。但无论如何他是英雄,无论如何他是真诚的。”该剧尽量还原莎士比亚笔下当年的意大利、罗马,呈现混乱政治氛围中这种人性的扭曲。

  人艺版《大将军寇流兰》曾于2007年、2008年演出,此次复排也是北京人艺新甲子年对保留剧目的恢复计划之一。现在濮存昕回头看当年的演出录像,觉得自己的表演有些地方太使劲了。“没必要那么用力气,把这个戏说清楚是最重要的。”他说,“看戏看什么?看各式各样的人生命运。”这版的演出,他的新体悟是,这是粗线条的戏,要粗着演,但要有质感。要把莎士比亚的意图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给观众,向观众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戏跟《雷雨》《茶馆》不一样,不是关着门的情节戏。”

  对于有着丰富表演经验的濮存昕来说,出演寇流兰,依旧是一种挑战。他说:“就像踢足球,需要在强体力拼搏中的瞬间的智慧。在强度的支配下还要细腻,所以要去控制激情、控制强度、控制力量。”排练的过程中,他努力把握的是对整体感的控制。“这是最重要的,要让观众记住这部戏整体的感觉,而不是具体的演员的演技。”

  北京人艺在这部戏的很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探索。比如在音乐上,邀请到窒息、痛仰两个乐队进行现场配乐,而且是重金属摇滚乐。“我只能说这是这部戏的需要,就像陕西要唱老腔一样。”林兆华这样解释。濮存昕对这两支乐队表达了赞赏,“他们控制很好,训练有素。”这样的摇滚乐对演员表演上的作用,在他看来会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我们需要这种状态,需要这样一种如排山倒海般的轰击,又让我们能静下来沉入谷底,再娓娓道来。因为这是话剧,我们得有两极的东西。”

  这也是北京人艺舞台上演员数量最多的一部戏。当几十位群众演员饰演的愚民冲上舞台,其规模的壮大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林兆华表示,没有大量群众演员的烘托,舞台上的主要演员就不能更好地把剧中的场景再现出来。有趣的是,这些群众演员在现实中的身份是保安,年龄、体型各不相同。在上版的演出中,保安充当的群众演员将近120人,这版演出是60人。8月到爱丁堡戏剧节演出时,这些群众演员将会在国外选择。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