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为土风计划开花结果 一位音乐家十五年坚守深山

时间:2013年05月02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陈原

  图为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岭乡勐炳村的村民正在传习创世史诗《牡帕密帕》 自培平摄

1998年,陈哲在广西大瑶山学习当地的民族音乐。资料照片

  词作家陈哲深入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的深山老林里15年,帮助当地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如今,在他的坚持推动下,土风计划正在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目标,也得到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全力支持。  

  4月19日上午,第二期云南文化传承示范村“土风计划”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昆明举行,土风计划指导组的专家对46名示范村的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进行集中培训。

  4月初的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了歌舞的海洋,在建县60年的喜庆日子里,土风计划指导组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走进勐炳村,背靠崇山峻岭,面对万亩茶园,倾听传承人传习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

  这两条消息里提到的土风计划,依照发起人陈哲的解释,就是要抢救那些濒临失传、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探索出一条良性发展的保护道路。其实,什么是土风计划,还有土风计划的相关信息,今天在网络上已经铺天盖地,而在云南这个民族文化资源的大省,土风计划更是深入人心。

  从词作家到田野工作者

  陈哲曾经是个名人,《让世界充满爱》、《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走西口》在20世纪80年代家喻户晓,《同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在20世纪90年代广为传唱,但就在创作达到高峰时,他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我变成了田野工作者”,陈哲说。

  从1998年起,他走遍了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的山山水水,采撷了丰富的民间文化素材,开始时,还只是在扩充自己的声像资料库,后来发现,过度的旅游开发,已经使民间文化严重扭曲,再不传承就有变味、失传的危险。土风计划,正是在这样的思考和体验中逐渐形成的。

  陈哲认为:过去民间艺术往往是静态抢救,最终都放在了书架上、CD里和博物馆中,其实,民间文化首先应该得到活化传承。“土风计划”就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家介入,把民间文化固化下来;另一方面是“活化”,即让资源地的人们自我传承。

  陈哲将民间文化比喻为大树,于是产生了他的“土风计划”的ABC理论。A即“根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其基因是不能动的;B即树干,是对A的延续,应该用科学的手段来传播根文化的内容;C即大树的枝叶,是对树干的张扬,包含的是艺术家的创造。

  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是陈哲最早选中的土风计划实施基地,这里有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鲜花盛开的草场、清澈的江湖和溪流,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群山隔绝中赓续至今。可是,陈哲也察觉到民间文化的危机,每当他返回曾经走过的村寨时,总有一位熟知传统文化的老者逝去,而且传承无人。

  陈哲打算先在5个村寨成立普米族传统文化传习小组,吸收年轻人参加,向熟悉传统文化的老人学习。谁知,等待他的却是疑惑和不理解。那时人人都在急于脱贫致富,年青人也在外面打工赚钱,哪有闲暇来传承歌舞?有的部门不明白他来这里究竟为了什么,有的人觉得他很傻。然而,时间久了,他们理解了陈哲。因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流淌在血液里的是割不断的民族情,社会越发展,人在外面时间越长,就越发怀念自己身上那份天生的文化印记,而印记则是民族身份的象征。普米族姑娘茸咪正是在陈哲的影响下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