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和小组》:回归生活原味的都市剧
电视剧《劝和小组》剧照
在这个生活比电视剧残酷、电视剧比生活狗血的泛娱乐时代,一些大众艺术的表现在市场趋利大潮下渐渐趋向于极致生活和灰色情感的夸张展现,尤其是都市题材剧,更有人物特例化、剧情斗争化、情感两极化的新创作模式,被投机片商奉为收视法宝。好在“主流”之外还有“另类”,都市情感剧《劝和小组》表明,没有狗血畸情和炫目包装,都市剧也可以返璞归真,用市井生活中的那些人、那些事让你沉浸其中,自得其道。
从故事选材上看,这部剧没有像以往的都市剧那样,以一个家庭或几对痴男怨女的人生纠葛展现都市中的群居生态。而是以几个小人物在社区劝和的公益故事作为切入点,细腻追问了当今社会最现实也最棘手的民生问题——幸福在哪里?与其说《劝和小组》主动规避了极致化生活的电视剧表现,不如说像《渴望》《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那样回归寻常巷陌,真正走上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创作正道。毕竟,随着剧集多元化,观众欣赏品位的提高,电视剧抓眼球或许很容易,打动人心则愈加困难。譬如曾一度火爆的婚恋剧、婆媳剧,热热闹闹过后,吐槽一片,乏善可陈。导演张黎更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很多都市戏,只有热闹,没有主题。”因而,《劝和小组》的回归值得鼓掌,它改观了都市剧“指出问题但不解决”的说教毛病,转而直击现实,揭示了千百年来的生活之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然而和则双赢,斗则两伤。《劝和小组》去戾气、生和气可谓经世致用,利人利己。
都市剧向来不缺明星,也不缺帅哥美女。《劝和小组》虽然讲述的不是时尚白领阶层的云端生活,却同样以超强阵容演绎了社区生活的悲喜。平心而论,这部剧的演员阵容是一种“平实中的华丽”。说华丽,是因为剧中不仅有鲍起静、潘虹、高明、吕中、杜雨露这样的“帝后级”老戏骨,更有自导自演的实力演员于荣光,有凭借《木府风云》炙手可热的朱晓渔、苏倩薇等实力新秀,个个星光璀璨。说平实,是因为这样的大明星在剧中却做起了小市民,操心的都是家长里短、劝人和睦的寻常闲事。不可否认,这样有生活阅历的演员配置既使此剧“星光”闪耀,也区别于以往都市剧偶像明星的浅层表演,最大程度保证了剧集品质和百姓生活原味。当然,于荣光从“硬汉”到“文艺男”的转变,也是一大亮点。放下刀枪,拿起笔杆,动起了嘴皮子的于荣光在观众看来,虽有些突兀,但其饰演的成就却将知识分子的劝和智慧和中年男人的隐痛淋漓展现。不得不说,这是继《狼毒花》之后,于荣光给观众的又一惊喜。
另外,《劝和小组》没有王子公主般的特例人物,有的只是退休老人、小报记者、婚礼策划师和保险推销员这样的普通人。他们年龄不一,身份各异,是当下主流人群的代表。这就一改以往都市剧人物高高在上,生活在别处的距离观感,营造出了扑面而来的亲近氛围。不得不承认,观众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坐标,进而进入角色,感同身受地咀嚼出其中的故事与情感。劝亲子和、劝兄弟和、劝姐妹和、劝夫妇和、劝师生和、劝邻里和。剧中劝和小组的“六劝”无疑概括了千百年来人际关系的矛盾和困境,点出了横在幸福前面的亲情危机。不管是夫妻吵架、父子矛盾,还是婆媳纠葛,《劝和小组》在不回避这些问题的同时,更多是注入温情暖流,以劝和的方式,化解矛盾,杜绝隐患。所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这些传承至今的朴素真理传递的是处事之法——真情至上,凡事以和为贵。客观地说,在物欲横流、亲情淡漠的浮躁社会里,这样的呼唤或许微乎其微,不受待见,但劝和总比仇恨好,比起那些“家斗”、“煽情”、“哭闹”的都市肥皂剧,《劝和小组》应该算是当下的一部“醒世恒言”,哪怕你方斗罢我登场,但大到社会和谐,小到家庭和睦,一个“和”字终是人心所向,历久弥坚。
与此同时,在故事表现上,《劝和小组》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旁观生活,一味说教,而是以亲历者的身份融入生活,现身说法。劝和小组的五个成员,李奶奶、简爷爷、成就、左香菱、费俞不仅费心费力地为别人劝和,他们自身其实也存在着各种困扰。谁能想到口吐莲花、幽默风趣、北大毕业的报社记者成就是个家庭、职场双失意的离异男呢?衣食无忧的左香菱快乐笑容的背后其实有着父母十几年不搭话、濒临离婚的伤痛。某种程度上,这样的人物处于内外双重矛盾中,既有亲历者发言的说服力,又深层次强化了戏剧冲突,像一颗“深水炸弹”撞击人心。
当然,《劝和小组》作为都市剧,虽然倡导的是“和为贵”的正统主题,但让观众感觉到的倒是一部充满温情和生活趣味的轻喜剧。以开场跳楼戏为例,生死抉择的紧张和楼下围观人群的娱乐调侃形成了鲜明对比,诸如“双人跳”、“跳楼也搞团购”、“贾盛,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之类的看客议论不仅巧妙营造出一种另类喜感,也由此折射出当下最悲哀的看客心态。而“老夫子”简爷爷与时尚老伴的生活冲突在增添“笑果”的同时,无疑也反思了老龄化社会的老夫妻相处问题,令人受益匪浅。
不过,电视剧永远都是艺术加工的产物,《劝和小组》尽管在都市剧的创作上有了一些新意,但现实与艺术的客观距离依然存在。尤其在这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利己时代,《劝和小组》也只能做个道德标杆,说说大家都懂的道理。一旦离开了电视,生活依旧熙熙攘攘,凡人各自搏杀,为自己代言。就如想远离争斗的令狐冲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你怎么逃?”和谐之路其实也是一次长征,通往光明却任重道远。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