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让年味更浓一些

时间:2013年02月07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金 晏

  记得小时候,在进入腊月之后,大人们就开始为迎接农历新年做准备了,有这样的顺口溜: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的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顺口溜真真切切地体现出老北京那迎接春节欢快忙碌的喜兴劲儿。

  但不知从何时起,顺口溜里的事情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就说年夜饭吧,更多的家庭是到餐馆定上一桌或几桌,这样既省去繁琐的准备、制作工序,也减少了杯盘狼藉后的洗刷过程,看似符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但是那份敬老尊贤的亲情却越来越少了。春节不同于其他的节日,它有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家庭团聚、尊老敬老的节日,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做的就是那份浓浓的亲情、吃的就是那份热闹的团聚。笔者作为一个“70后”,每当回忆起小时候过年那忙碌中透着喜悦、纷繁中透着热闹的情景,一种久违的亲切感便会油然而生,这也许是现在不少年轻人从未体验和感受过的。

  事实上,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急剧变化、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再加上无良商家和一些媒介的炒作诸原因,春节年俗文化的生态环境受到冲击,春节的年味正在逐渐淡化。尤其是大中城市里的不少年轻人对春节年俗文化的无知,令人堪忧!我曾经问过许多10来岁的小孩春节大概有什么样的年俗?绝大多数孩子都回答不出。如果再任此发展下去,要不了多长时日,恐怕我们的后代对春节年俗文化的无知和冷漠会越来越多。

  今天,当那些优秀的春节传统习俗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之时,我们过年的幸福感还会有那么强烈吗?

  其实,就像我们每年要过生日一样,春节就是国人每年给自己的一次洗礼,打扫灰尘,辞旧迎新,祭奠祖先,祈求丰年,这是千百年来留下来的习俗,可以抛弃吗?不可以!应该保留,而且必须保留!作为极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春节让我们更有民族自豪感。如果哪天中国人都不过春节了,都跑去过什么圣诞节、感恩节,那真的很可悲。有特色文化的国家才会闻名于世,尊重自己国家文化的国家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所以我们要更好地保留并且发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民族知道我们的春节,更多外国人参与我们的春节才值得骄傲。

  动手制作年夜饭,做的就是那份浓浓的亲情、吃的就是那份热闹的团聚。笔者作为一个“70后”,每当回忆起小时候过年那忙碌中透着喜悦、纷繁中透着热闹的情景,一种久违的亲切感便会油然而生,这也许是现在不少年轻人从未体验和感受过的。

  事实上,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急剧变化、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再加上无良商家和一些媒介的炒作诸原因,春节年俗文化的生态环境受到冲击,春节的年味正在逐渐淡化。尤其是大中城市里的不少年轻人对春节年俗文化的无知,令人堪忧!我曾经问过许多10来岁的小孩春节大概有什么样的年俗?绝大多数孩子都回答不出。如果再任此发展下去,要不了多长时日,恐怕我们的后代对春节年俗文化的无知和冷漠会越来越多。

  今天,当那些优秀的春节传统习俗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之时,我们过年的幸福感还会有那么强烈吗?

  其实,就像我们每年要过生日一样,春节就是国人每年给自己的一次洗礼,打扫灰尘,辞旧迎新,祭奠祖先,祈求丰年,这是千百年来留下来的习俗,可以抛弃吗?不可以!应该保留,而且必须保留!作为极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春节让我们更有民族自豪感。如果哪天中国人都不过春节了,都跑去过什么圣诞节、感恩节,那真的很可悲。有特色文化的国家才会闻名于世,尊重自己国家文化的国家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所以我们要更好地保留并且发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民族知道我们的春节,更多外国人参与我们的春节才值得骄傲。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