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60集纪录片《岁月丹青》陆续播放 老一辈美术家文献整理抢救迫在眉睫

时间:2013年01月0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段泽林

  记者日前从中国国家画院获悉,60集大型纪录片《岁月丹青》目前已经完成45集素材拍摄,制作完成40集。在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已播出30集,受到美术界同仁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新中国60位美术家文献抢救工程暨60集大型纪录片《岁月丹青》,由中国国家画院与中央新影集团联合摄制完成。工程由两大板块组成,首先是收集、拍摄60位老艺术家的文字、图片、影像素材、实物等文献,每位艺术家的影像资料不少于4小时。这些文献将永久保存在中国国家画院影像文献资料库,作为新中国美术的珍贵资料,以供今后研究之用。其次是从拍摄、收集的素材中萃取精彩片段,制作成60集(一人一集)《岁月丹青》大型美术专题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播出。

  据记者了解,在拍摄的过程中,力群、孙其峰、贺友直、陈天然等多位老艺术家已是年逾九旬的老人,当他们了解到这部片子的重要意义时,都非常支持这一美术工程。他们在健康状况欠佳的情况下,仍积极配合采访和拍摄,并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著名版画家力群在完成拍摄后不久去世,值得欣慰的是,摄制组记录下了他生前的最后影像,使得他的艺术和生命得以在影像中永存,这项工程的紧迫性与重要价值也由此凸显出来。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收集老艺术家艺术资料、整理老艺术家艺术经验、总结新中国美术成就的大型美术文献抢救工程,《岁月丹青》跨越整个新中国历史时段、覆盖全部美术科目,注重专业性和观赏性的结合,生动地讲述了老艺术家们的艺术人生、创作过程和艺术特色,为后世留下了生动鲜活的美术影像资料。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表示,纪录片拍摄对象的选取原则是,年龄在70岁以上,在艺术上有着突出的建树和贡献,作品在新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纪录片特别注重对老艺术家的师承交友、风格流变的描述,对美术史沿革、美术专业知识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使他们可以对中国美术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据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介绍,在制作理念上,《岁月丹青》制片方站在主流文化的立场上,以冷静、平实的呈现为基本原则,以影像收集为基础,注重艺术家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剖析,以及生活、创作的细节记录。同时,兼顾影片的专业性和观赏性,在叙述结构、叙述节奏、叙事方式等方面力图有所超越和突破,制作出具有经典意义的影像文献。纪录片拍摄方中央新影集团曾拍摄过《画家齐白石》《李可染的山水画艺术》等多部经典美术纪录片,其负责人高峰表示,纪录岁月是纪录片人的一种职责,希望《岁月丹青》能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引起广泛关注。人们能够像讨论美食一样,探讨色彩中的中国。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岁月丹青》拍摄费用由中国国家画院与中央新影集团自行筹措,下一阶段后20集还在紧张拍摄录制中。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