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老照片“回娘家”——记“前尘影事——最早的中国照片展览”

时间:2012年12月1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吴华

Pon Tin Quoi一家照(达盖尔法银版照片)
于勤·埃迪尔  1844年10月

中国澳门的妈阁庙(达盖尔法银版照片)
于勤·埃迪尔  1844年11月

澳门一景(达盖尔法银版照片)
于勤·埃迪尔  1844年10月

  1839年,法兰西学院正式宣布摄影术的发明,即达盖尔法摄影术。1844年,法国海关官员于勤·埃迪尔航行数月到达中国,用刚刚诞生的达盖尔法摄影器材拍摄了一些反映中国澳门、广州一带风土人情的照片。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把中国的人文景观用摄影技术永久地记录下来。这些中国最早的金属版照片现存37张,连同于勤·埃迪尔当年撰写的拍摄日记,保存在法国摄影博物馆里,此前从来没有到中国展出过。

  如今,无论多炫的照片都能在发达的摄影技术的帮助下完美呈现,但是,谈起世界最早的摄影技术、中国最古老的照片你又知道多少呢?12月19日,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国摄协、法国埃松省议会、法国摄影博物馆、法国摄影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北京华彬文化基金会、丽水摄影博物馆等承办,祥升行影像技术有限公司等协办的“前尘影事——最早的中国照片展览”在华彬艺术博物馆举行。这些在法国“生活”了将近170年的中国最古老的照片第一次回到了“娘家”。

  说起老照片“回娘家”就不得不提到著名摄影师吴钢,可以说,如果没有他,我们至今都将无法看到中国最古老照片的原貌,更别提领略其古色古香的历史韵味了。“这次展览的渊源要追溯到很多年以前。”策展人吴钢告诉记者:“众所周知,法国在摄影技术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上世纪90年代,我到法国留学,当时法国博物馆周末是免费开放的,于是我有机会走进博物馆近距离欣赏最珍贵的展品,也就是这个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了反映中国澳门和广州一带景观的老照片,当时就叹为观止,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引发了我研究老相机、老照片的兴趣。2000年,在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和中国摄协的帮助下,作为策展人,我如愿以偿地将一批老相机从法国带回中国展览,这些古老的木制铜镜头相机是第一次在中国展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将中国最早的老照片带回来。”

  2002年,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在法国塞纳河畔成立。今年恰逢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成立10周年,年初,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姜昆来到法国,听说此事后与吴钢一拍即合,决定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赞助支持,同时又得到丽水摄影博物馆的大力响应,此事立刻被提上日程。武汉市和法国埃松省是友好姊妹关系,因此由埃松省出面和法国摄影博物馆恰谈,法国摄影博物馆副馆长亲自到中国来实地考察,最终将此事确定下来,完成了今天老照片“回娘家”的心愿。今年11月,该展览作为在法国举行的巴黎摄影博览会的一个分会场,吸引了数万名专业摄影人士前来参观。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这些中国最早的老照片将分赴北京、丽水、武汉展出。

  据吴钢介绍,由于年代已久,这些银版照片极其脆弱,长时间来被强制性保管,极少向公众展出,因此十分珍贵。这次到中国展出是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因此意义非凡——中法两国人民可以重温这段尘封百年的历史,细数摄影技术发展至今的点点滴滴。

  展览共展出于勤·埃迪尔在中国拍摄的达盖尔法银版照片原版15张,连同照片一起展出的还有他在中国拍摄时的日记和各种木制老相机等。走进展厅,不是金碧辉煌而是古朴安静,仿佛走进历史时光隧道一样,穿越回了100多年前,置身其中不觉惊叹,那时的技术怎么可以把人物和景色拍得如此美好。

  “因为这次展出的是珍贵的原版照片,所以按照法国博物馆管理规定,所有的展览、包装、运输等等,必须由专业布展公司和运输公司来运作。”吴钢告诉记者,与以往展览不同,这次所有的展品都是在特制的柜子中进行展出。这源于法国布展公司SCENORAMA的设计理念,按照当年于勤·埃迪尔到中国旅行的年代,制作了一批仿古展览柜。如果合上柜门,就像是19世纪40年代的旅行箱,打开柜门,就可以欣赏到展品,甚至拉开柜子的抽屉都会有小小的惊喜等着你。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采用这一方式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对展品造成任何损坏,由此看来,法国人真是用了心的。

  那一幅幅沉睡在展柜中的老照片,虽是旧时颜,有的甚至已经模糊不清,但却以一种独有的吸引力让人驻足凝视,仿佛连同情感都一起融入其中,努力回到过去的记忆。于勤·埃迪尔有写日记的习惯,他把在中国的经历和拍摄时的情景都用文字详细记载下来,使得这些照片有的文字佐证,图文并茂,史料价值远非金钱可以衡量。一幅名为《Pon Tin Quoi一家照》的老照片进入了记者的视线。这是一幅人物照,照片的主人公是潘仕成一家人,从表情上能感觉出他们第一次拍照的拘谨。旁边的日记这样写道:“我刚在潘仕成家里度过了一天。我带来了达盖尔法照相机,整个房间里的人都跑过来。他们都抢着来拍照……每个人都在我面前摆姿势,每个人都被我的达盖尔法照相机拍摄到了。我听到了街上响起了锣声报时,这个艰巨的工作已持续3个小时了。”从于勤·埃迪尔的日记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人们对这项新技术所表现出来的新奇与喜欢,同时也告诉人们在那个年代拍一张照片要用时很久,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照片中,还有一些是反映澳门人文景观和街上流动商贩的,每一幅无论是在构图还是角度上都恰到好处。这些照片不仅是对摄影技术的记录,也是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

  许多人看过老照片后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些照片是用什么样的相机拍摄出来的呢?和老照片同时展出的还有多部老相机,这也是本次展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众多摄影爱好者大饱眼福。摄影技术从发明到现在不到200年的历史,但是摄影技术的发展却是有目共睹。如今,数码相机已基本普及,把玩单反相机的人也与日俱增,但是真正懂得摄影发展史的人却屈指可数,让更多人了解摄影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相机收藏的意义也是本次展览的一个重要目的。“现在人们对相机早已习以为常,但是当时光圈、底片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却是经过人们一点一滴改进得来的。”祥升行影像技术有限公司运营主管金俊以几台老式照相机为例,向记者介绍了相机发展中几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发明。核桃木或樱桃木的机身和铜制的镜头散发着一种经过历史沉淀而特有的味道,让人觉得再怎么喜欢也不为过。

  其实,只有对摄影史深入了解后,才能惊叹于摄影技术的进步,才能真正爱上摄影,爱上老照片。本次展览无疑将开启老照片搜集整理的新起点。看惯了形形色色的照片,偶尔回过身来驻足老照片前,没有了喧嚣,没有了浮华,有的只是一种说不尽的岁月静好,只匆匆一瞥,便可一生不忘。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