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文学:纸媒停刊,转战键盘
《打工族》《江门文艺》等打工纸刊的停刊,并不意味着打工一族不需要文学、不需要文化、不需要精神诉求,并不意味着“打工文学”的式微,恰恰相反,“打工文学”正活跃在一个由网络统治的新世界里,“打工族”已经成为不停按动电脑键盘和手机键盘的“拇指族”。
《江门文艺》小说插图。2012年12月,老牌打工文学杂志
《江门文艺》(打工·生活)出版最后一期,宣布2013年将正式停刊
网络文化对印刷文化的冲击,如同印刷文化对书写文化的冲击一样是革命性的。当数字媒体的冲击波一浪高过一浪之后,笼罩在传统纸媒身上的“死亡咒语”已经变成现实。2012年12月,月发行量曾达到30万册的老牌打工文学杂志《江门文艺》(打工·生活)出版最后一期,宣布2013年将正式停刊。早在两年前,月发行量曾达到40多万份的《打工族》(原名《外来工》)已经正式停刊。对于网络时代发生的这些重要文化事件,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默默消失悄无声息。
上世纪90年代,纯文学期刊普遍面临被边缘化的命运,但是以刊登“打工文学”为主的《佛山文艺》及其半月刊《打工族》却获得了市场上的成功,月发行量增加到七八十万册,号称“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文学期刊之一”和“中国首家文学半月刊”。《佛山文艺》的目标读者锁定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打工族,围绕着打工者的接受趣味,关注打工族生存的酸甜苦辣,感同身受地抚慰他们的精神苦闷,传达他们被压抑着的内在诉求,鼓励打工者“我手写我心”,书写刻骨铭心的个人体验,赋予小说、诗歌、散文以新的表达空间与文体活力。1993年《佛山文艺》创办全国第一本畅销打工杂志《外来工》,1999年《外来工》由月刊改为半月刊,2000年7月改名为《打工族》,集中发表新闻性、纪实性、资讯类的文字,与《佛山文艺》在文体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外来工》营造一种“同是天涯打工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宣传语)的氛围,获得了打工者们的广泛认同。但《打工族》在新世纪,开始走下坡路,编辑们使尽各种招术,无法挽回颓势,苦苦支撑数年,由半月刊改回月刊,最后宣布关门大吉。《打工族》苦苦支撑的十年,正是网络迅速扩张的十年。在珠三角风光八面的其它打工类刊物,无论是正版的,还是盗版的,都遭到了同样的厄运。最早刊发张伟明“打工小说”《下一站》的打工刊物《大鹏湾》,只是深圳宝安区文化局的一份内刊,上世纪90年代初仅在深圳、东莞两地发行,月发行量最高峰时居然超过了10万册。在网络时代,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的故事。著名“打工作家”王十月在微博上感叹:“想起当年在佛山打工时,江门文艺,大鹏湾,打工族,曾是无数打工者的最爱。如今都停了。”
(编辑: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