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永葆文化旺盛生命力——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发言选登

时间:2012年12月05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论坛开幕前孙家正同海峡两岸与港澳地区的专家艺术家交流

分组讨论现场

文化的力量

□ 丹 增(中国文联副主席)

  文化,是民族的生机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的气质灵魂。文化的功能是塑造人、感化人、美化人,文化化了的人,有高尚的人格、坚定的信仰、美好的追求,对大自然讲恩德与敬畏,对人际关系讲诚信与和谐,对自己的行为讲约束与律己。人在文化的浸润中提高文明、规范行为、升华境界、提升人格,从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这种文化的力量已被命名为“软实力”,成为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国际关系的关注,使人们从关心军备武力、国土资源、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逐步转向关注意识形态、文化力量、社会制度、民族精神、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无形的“软实力”。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入了政治、经济领域改革深化的关键时期,进入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使得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外学者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时,主要是指文化的魅力,共有的价值观和国家的创造力。今天,我们在运用文化软实力概念时,一定要结合中国的特点加以完善。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可是今天还算不上是文化强国。从历史看,中国文化曾两次遭受外来文化的全面侵袭和严峻挑战。在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印度的佛教文化传播进来,对中国本土文化带来冲击和挑战。但儒家士大夫们奋起反抗,保护自己的文化,又学习借鉴外来佛教思想的精华,努力以儒化佛,最终使佛教中国化,形成了儒释道和谐并存的中华文化格局。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强力进入中国,无论是传教,还是传播,输入侵袭无孔不入,无机不乘,其背后有着明显的政治意图,还有强大的政治、军事支持。西方的启蒙运动,开启了人独立于神的进程,也加剧了人的世俗化过程。世俗化让人尝到了物质和自由的甜头和实惠,但过度世俗化也让世界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动荡。当前,信仰的力量淡化了,物质的欲望强烈了;表面的享受奢华了,内在的精神空虚了,随之而来的是私欲的膨胀和物欲的横流。为官者不顾廉耻,为商者不守诚信,为富者不讲仁义。我们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文化强国,应当寻求一种符合历史、适应民意、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要重新反思文化发展中存在的过度世俗化的问题。我们说,文化发展离不开世俗文化,但不能过度世俗化,要保持文化的神圣性。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价值的共识,让文化成为全民族的精神灵魂。

文化产业与艺术发展

□ 郭孟雍(台北艺术家文教推广基金会执行长)

  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曾经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对文化产业作出定义和阐释:“文化产业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和文化符号。”这个定义既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也体现了哲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用“版权产业”在说明文化产业的状况,将文化产业视为“可商品化的信息内容产品业”。

  对于艺术、创意、文化三者永续营运的概念而言,如何在其经营的策略与艺术产业升级的运用上做适当的调整与融合,以落实文化创意产业特殊的产业精神与价值,则需针对艺术产业创意的概念加以重新的定位与诠释,才能将创意与文化艺术产业真正融入大众的生活中,这也就是实践文化交融所赋予的神圣使命;所以艺术文化的创意产业,不可只着重于消费面,应该要勇于面对经营面,一个有创意的艺术文化产业才值得投入与投资。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文化的事,也是经济政策,它是运用知识创造企业价值,也是结合创意与文化营造具有特色的产业。在现今先进国家中,以文化创意产业拼经济产值已经是很普遍的趋势了。文化创意产业以个人创造力、技术和才华为核心,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载体,通过知识产权的形成和利用,最终实现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的目标,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型态。

  曾经有学者专家指出“从生活中思考创意很重要,没有创意,有再多传统的元素都没有用”。但是,如果只有一味的创造无创新,那也只会是停留于纯学术的研究,而无法对于经济有直接的贡献;再者,若只有创新而无创造,那么研发则只能创造较小的知识财富,谈不上获取根本性的利益。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必须是:

  1.引进人才、建构组织、运用科技、强化营运策略形成企业力量,创造产业价值。

  2.发掘文化元素的独特性,强调文化艺术的加值效益,将音乐、戏剧、美术、舞蹈和高科技紧密的结合,满足多数人心底的渴望,营造难忘的感动,共创市场价值。

  3.推广文化艺术产业化的理念,强化文化艺术商业性的目标与策略。

  4.从文化创意出发,以产品行销世界、创造一种典范、标志、辨识、代表性创造产品价值与经济效益。

  5.让文化创意的法源与外在资源互利,结合时尚,创造流行,打开国际市场。

  6.探索、累积文化产业的特色,结合策略联盟,从传统到创新,创文化创意产业新模式、新商品与新内涵。

论坛开幕式现场

欢迎晚宴上,孙家正分别同来自内地、台湾、香港、澳门的代表合影。图为与台湾代表合影

杨承志代表中国文联向香港艺术发展局赠送书法作品

数量与质量:艺术教育的特质

□ 邱欢智(誇啦啦艺术集汇行政总裁)

  近年来,艺术教育在香港急剧发展。主要原因有两个:2000年教育改革把艺术教育纳入为正规学校制度的主要学习领域;政府致力发展的西九龙文化区(WKCD)所有表演场地在2020年竣工后,极可能使全港的观众席增长一倍,总容量接近60000人。

  今天,香港的艺术教育主要来自三个类别:教育制度的衍生课程、私人机构办学及艺术界表演团体为观众举办的教育节目。

  先谈教育制度。香港教育局的艺术教育主要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列明,艺术教育包括在小一至中三主要阶段。除此以外,音乐和视觉艺术皆有各自的小学和中学课程指引,然后由中学文凭课程取代直到中六为止。因为侧重理科的缘故,大部分学校也不开设音乐或视觉艺术两科,这时学生就可以通过其它学习经历(OLE)参与艺术。单从这个标签性名称,我们已可以看到艺术作为非主科的地位。

  在学校教育以外,近年出现了大批的私营舞蹈学校。它们主要教授芭蕾舞,但市面上的中国舞和爵士舞教室也有上升趋势。虽然有不少学校会提供乐器课程,当中更有强制学生选修一种乐器的学校,但富有的学生一般都会放眼市面上大批的音乐老师,选择上门作私人研习。

  在广大的艺术和文化圈中,教育本身是一个颇新的概念。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外展。但表演团体视艺术节目制作为主要工作,外展是建立观众群的一个途径。很少部分的艺团有独立的教育部门。对于许多艺术团体来说,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仍颇受争议。

  假如数字能反映现实,那么单看课程要求的校内供应情况,香港在艺术教育方面的确是十分成功。

  讽刺的是,这个数字游戏其实是来自教育改革的。那时提到教育的重点应该从纯粹侧重学术成绩改为了解孩子的不同技能。而应付新学制的校长一般也不懂分辨一个通过了钢琴八级考试的八岁学生,到底是否真有天赋或者热爱音乐。我们也不能要求校长是十项全能,那我们又能怎样协助他们和家长真正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对孩子的好处呢?

  比如这些年来我观察到关于年轻人和大众学习艺术有一种“证书猎人”现象,指的就是溺爱孩子的家长和学校专门为孩子收集各类型的证书文凭,作为日后报考学校时向校长阐述孩子如何多才多艺之用。孩子被迫得疲于奔命,在走马观花间,时间、选择智慧和金钱上的投资回报实在是值得商榷。

王英伟代表香港艺术发展局向中国文联赠送陶艺作品

欢迎晚宴上文艺家们精彩献艺,气氛热烈

文艺科目延续教育的重要性

□ 陈永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副院长,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主席)

  文化艺术教育能改善个人质素,开阔视野及思维,提升个人对美的鉴赏能力。认识中外文化,能丰富个人知识及训练观察力,令人更具创意。而透过文化上的互相欣赏,可以减少由误解而导致的冲突,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

  在现今注重经济效益及技能训练的教育制度下,文化艺术教育在小、中、大学课程中都没能占有适当的分量。所以即使大学毕业以后成为专业人士,对文化艺术的了解大多只是略知一二,有碍其自身的继续进步。因此,文化艺术科目对在职人士及退休人士,都可说是终生的延续教育,对于丰富其精神生活非常有帮助,可以补充学校教育之不足。又因为中华文化浩瀚无边,国际间无论在各类设计、建筑、医药、文化及哲学等方面,都日见参考中华文化的优良元素。海外学者及专业人士如设计师、建筑师等,都不乏对中华文化有深入了解的。文化自觉与艺术创新使学习自身的文化更显重要。

  当前大学教育,越来越多地训练了一批毕业后马上就可以被聘用的初级人才,他们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但大学教育越来越少培养出对世界、国家、社会有承担责任的公民,也越来越少培养出有文化的人。文化延续教育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大学生毕业大概22岁,到了60岁差不多有40年,香港男女平均寿命80多岁,这毕业后的几十年可以一直进修。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有位教书法的老师80余岁,但有两个学生的岁数比他还大,一个82岁,一个83岁。所以我觉得延续教育在哪一个方面都很重要,特别是在文化方面。但是香港政府给每一个市民可以申请的进修资金,太少了。

  另一方面,现在大学有的学科设置和社会接不上轨。比如一般音乐学院开设表演、创作课程,但现在社会上我们看到一些音乐是一般音乐学院没有教的,像数码音乐制作、电影电视配乐、广告音乐、动漫音乐、流行音乐创作表演、音乐文献等等,我们的线装古籍、古琴谱,都没有人教,还有如音乐考古,音乐工程学、音乐行政等等也都没有相关课程。

  最后我想说,西洋音乐的标准在欧洲,但中国音乐的标准应该在中国。其实所有在中国本土发生的音乐活动,评判标准都应该由中国人定,由听演奏的人来评鉴,而不是听纽约的乐评人评判好坏。现在有一个现象,如果在海外成名,有老外说好,所有人就觉得好,否则就会有怀疑。所以,现在既要了解西方文化,又要了解中国文化。全球化的是经济与教育,但不应该是文化。

澳门对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

□ 苏树辉(澳门中华文艺协会会长)

  季羡林教授曾说:“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文化交流有过几次高潮,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西方文化的传入。这一次传入的起点,从时间上来说,就是明末清初;从地域上来说,就是澳门。”

  澳门作为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肩负着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但由于博彩业在澳门发展一日千里、锋芒毕露,世界对澳门只有“赌城”的片面观念,而遗忘了这个城市独特的文化价值。

  历史上,澳门开埠比香港早三百年,是中国明朝以来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属于中国最早一个完全开放的经济、文化特区,也是中国最早的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处。十六世纪,澳门凭借本身的地利,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据点,促使澳门成为远东最大的转口贸易中心,也带来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层发展。

  四百多年东西方交流的历史,造就了澳门独有的中西文化,既体现传统和现代的中国文化,也融合葡萄牙及其它欧洲国家的文化。有关澳门文化的特色,很多学者已谈过,我不在此赘述。概括而言,澳门文化是:中西方文化共存的并行文化;具有多元色彩的共融文化;圆融互动的和谐文化。

  澳门地方小,却拥有近九百个与文化艺术相关的团体。爱国爱澳,是澳门社团的基本特色;由于成员皆来自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有助促进文化交流及社会和谐;加上澳门社团有热衷服务社会的传统及群众基础,能协助开展各种社会福利事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的功能。澳门文艺界百花齐放、和平共处,反映出澳门文化的和谐特质,并由此凝聚和培养了不少人才,成为“澳人治澳”的中坚力量。

  以往澳门发展文化艺术,大多限制于经济与人才,随着经济提升,在更多资源下,文化发展空间得以逐渐拓宽;但澳门人口不够五十六万,人才不足一直是个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培育各类专才,特别是澳门未来定位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我们需要的除了前线人员外,还有大量负责行政管理、项目设计以及对澳门和中国历史文化有深入认识的专才。特区政府每年有逾四百亿澳门元盈余,目前有超过二千亿元财政储备,应将更多资源投放在人才培训上。

  中华文化的共通性和地域性,为粤港澳三地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发展,提供原动力。澳门未来被定位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意味着澳门具有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休闲业共同发展的龙头作用,当中区域合作和相互借力不可或缺。一个城市的生命源自其文化,若能整合区域的文化力量,将为该区带来源源不绝的生命力。

中国书法文化的当代性思考

□ 胡抗美(中国书协副主席)

  众所周知,书法以汉字为基础,与汉字的形成、发展同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毛笔作为古代社会最主要的书写工具,与古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公务、记录、交流、唱和,毛笔须臾不离。时至魏晋,“人的自觉”带来了“艺术自觉”,书法的艺术性得以突显。于是,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书法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一面是科举制中“身、言、书、判”的要求,明确了书法的好坏成为进仕的重要指标,强化了书法的实用性;另一面是魏晋直至清末,书法艺术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风格与面貌,涌现杰出书家与经典之作。

  可是进入现代,“汉字拉丁化”运动无疑给书法以致命一击。在质疑“书法到底是不是艺术”的声音中,书法让人熟悉又让人陌生。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我们如何看待书法提出了挑战。是空喊传统口号,重复传统式样,不作深入研究、认真思考,还是准确把握传统精神,坚持传统原则,从书法本体出发,追求创新、锐意进取?我以为,这关涉对待传统的态度,也关系到书法的前途命运。对于今天的书法来说,坚定不移地继承传统,绝对不可以脱离汉字,这是两个必须坚持的底线。但是,继承传统不可僵化,不能死搬硬套。比如,诗歌中的用典是传统,用活了可以传神,如果僵化了,王国维认为就造成了艺术中的“隔”。细究这种依赖传统的心理和动机,或许有这样的可能,或以熟谙传统样式为高人一等的资本,或以传统为材料构筑保险箱或棍捧——保护自己的惰性或为探索者设置障碍。这绝然不是继承传统应有的态度,而是浮躁风气下的艺术文明病态。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变化,艺术的理念及表现形式不可能不变。面对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姿,仅仅因袭传统书法的某种风格和样式,未免过于单调和落伍;面对现代文化的开放与包容,传统书法的某种观念未免拘谨和陈旧,因此,书法文化便有通过自身内部调整,创造崭新风格的诉求和愿望。从书法生存的外部环境看,当下的城市绿化、现代化建筑、室内装潢与古代田园、高堂庭院等具有极大的差异,书法创作如果不在幅式、章法及结体、点画造型方面做一番改变和革新,着实很难被当代人接纳、理解和欣赏。不可否认,作为与时代同行发展的书法艺术,不可避免受到时代文化的陶养与熏陶,书法要想真正走进当代人的生活与审美,让当代人接受与激赏,就必须适应当代文化的特点与要求。

孙家正为饶宗颐颁发中国文联荣誉委员证书与金质证章

欢迎晚宴上,李前宽即兴在画册上画了一幅饶公的肖像,并由孙家正题词:饶公宗颐先生是香港之福中华之幸

孙家正代表中国文联赠送饶公“寿”字书法作品,祝他健康长寿

李前宽在香港浸会大学做《电影的文化品格》专题演讲

    蔡益怀(香港艺术发展局委员,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第一小组讨论非常激烈,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关于文化艺术工作者社会功能的讨论。讨论中有学者引用了狄更斯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文化是否达到同样的高度?怎样去建立本民族的文化自信?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考起点。大家讨论中认为,文艺的发展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精英文化,八九十年代大众文化开始勃兴与流行,并可能成为今后的社会主流。其次,大家指出现在全世界都在注视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如何赢得民族的尊严?我们内心够强大吗?年轻的一代能否代表文化最美最好的部分?如果艺术是追求真善美的,那么属于我们民族的真善美是什么?研讨为我们提供了发人深思的问题。另外,有学者指出现在艺术被边缘化,一些艺术变成赚钱的工具,文化的本位去到了哪里?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总结认为,文化是价值观的体现,应有其社会功能,应该代表一种理想。希望文化艺术能够永葆魅力。

  崔 凯(中国曲协副主席,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第二小组大家发言踊跃,融合亲情、友情、激情,言犹未尽。简单概括为如下几点:充分肯定了论坛的主题以及在文化层面对两岸四地文化发展的指导意义。各位专家学者分析了多元文化语境下中华文化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喜忧参半,喜大于忧。有代表从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下如何增强文化自觉、文化创新谈了意见;也有代表指出,当前文化发展、影响力在全球不断上升,过去西方不大愿意了解中国,但随着国力提升,世界的眼光不得不转向东方;来自香港的代表说,香港回归十五年来,文化发展进步很大,更加自信,更加有底气有力量;有台湾代表提出,特别希望邀请大陆朋友去台湾,但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希望能得到政府支持。讨论中大家也提出了一些担忧,比如娱乐文化与消费文化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冲击、对青少年的影响该如何解决;在多元语境下,西方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如何把我们的事业做得更好,加强两岸四地文化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促进文化发展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张泽珣(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第三小组讨论非常活跃,代表们围绕大会主题展开了多方面的讨论,具体如下:香港对世界华文文学发展贡献很大,通过这个窗口把台湾和西方文学引入大陆,并出版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学文化方面的图书;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与大学教育方面,专家学者认为大学教育应重新思考教学定位,将艺术与科学结合是大学办学的方向;中西教学理念差异巨大,中国教育求同和西方教育求异,如何将二者互相借鉴融合;希望在两岸四地的中小学落实书法教育;有代表谈到大学教育的困境,对香港艺术人才培养、就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担忧;艺术家做文化企业,除了对质量重视之外,是否也需要做些实际工作,改变懂艺术的人不懂经营、会写计划书的人又不懂艺术这一格局,这也为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重要课题,即除了培养专业知识人才外,还要培养跨学科的人才;在经济亚洲的时代,要思考亚洲艺术对世界的贡献;在文化多元的数字化时代,艺术和文化应该是跨界的、跨学科的交流。

    叶怡均(台北曲艺团文教部执行长) :第四组讨论议题非常广泛,大家谈到:在传统特技新发展中,可以和剧场结合达成新的效果;澳门文化发展中存在场地不足的问题;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与丰富多样的地域特色;戏曲发展面临非常严峻的问题——培养不出优秀的演员;发展传统技艺应结合现代科技,需要政府更多协助;促进两岸四地交流活动可以成立各领域的联盟等等。总结后我们发现,在各种文艺领域里代表们都有相当多的困境,针对这些大家也提出一些建议。比如在产业发展方面,对传统的、地方特色的、技艺性极强的艺术项目应制定完整的产业发展规划:例如传习方式、出路升迁、就业保障、尤其是幕后人才的福利与公平待遇;在创作方向,从华人文化共有价值中淬炼创作内容。在审美教育方面,政府应关注社会审美教育的推展与艺术风气的形成,并从大众传播介入加强管理。在文化交融方面,两岸四地的文艺交流应不止于论坛而能有具体的合作计划与落实的做法,希望共同降低政治经济等暂时性因素的影响而以华人文化长远发展为念。

李春青在香港教育学院做《中国审美趣味的历史》专题演讲

杨承志、黄文娟、陈建文、李前宽等人参观香港文化博物馆

参观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

参观饶宗颐文化馆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