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屉“窝头”津门留香
11月25日,话剧《窝头会馆》的第一百场演出在天津大剧院落下帷幕。作为北京人艺打造的原创精品剧目,三年的时间里,《窝头会馆》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演出百场,观众累计约10万人次,票房收入累计2935万元,给北京人艺60周年院庆交上了成绩不俗的答卷。
话剧《窝头会馆》首演于2009年,是北京人艺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出的献礼剧目,描绘了北平解放前南城一个号称“窝头会馆”的小院里几户社会底层市民的生活,既有腐朽社会中小人物笑中带泪的无奈,又有新社会将至的无限希望,诙谐幽默的调侃背后又不乏对人性的歌颂。
北京人艺上次去天津演出是在上世纪80年代。“20多年前来天津演《天下第一楼》时效果不佳,当时的天津观众对话剧还有点陌生。但是这次的反馈就比较好,我们也演得越来越自信了。”出演反面角色肖保长的杨立新告诉记者。
据天津大剧院经理钱程介绍,《窝头会馆》在天津的5场演出,1600个座位,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而记者所观察到的天津观众,都感叹《窝头会馆》这个戏好、台词好,舞台四合院的场景设置,剧中卖炒肝的、卖膏药的、卖私酿酒的……浓浓的京味儿接地气。不少在场的观众表示,《窝头会馆》的演出让人笑中带泪,十分感动。有观众也坦言,尽管话剧里面的北京味儿与天津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演员们的精湛演出还是让观众乐在其中。
《窝头会馆》的编剧刘恒当天也来到现场庆贺。他说,没想到天津观众会对话剧有如此高的热情。“我以前没写过话剧,张和平院长交代任务时提了几个要求,既要继承北京人艺已有的成熟的风格,又要生动展现北京地方生活。而话剧的主要表达手段就是台词,所以我在台词上下的功夫最大,缺点就是词儿堆得有点满,但北京人艺的艺术家非常了不起,他们从台词到演技都把作品的灵魂完整地呈献给了观众。”刘恒说。
主演何冰深有感触,“通过100场演出,我们已经找到了演这出戏的灵魂,技巧上也锻炼出了巧劲儿,每场演出都能与观众共享戏剧的魅力,达到了难能可贵的娴熟。这出戏对于演员也是一次极致的锻炼。”他表示,剧本有些内容是超越道德直抵人性,比如田翠兰夫妇,在人们眼中他们互为情夫、情妇,但在当时的社会中,他们相濡以沫的情感又给人超越道德的感动。“戏剧可以教会人宽容,而这一点,随着我演得越多感触就越深。”何冰说。
宋丹丹则坦言,《窝头会馆》是她话剧舞台生涯最好的戏之一。“虽然已经百场,但每次登台我都感觉在重新演出,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她相当喜欢自己所饰演的田翠兰这个角色。“剧本中的田翠兰是一个一口脏话、做过暗门子的下层老百姓,但她内心善良柔软可爱,角色的层次特别丰富通透,演起来也痛快。”
“上场就要从零出发!”濮存昕谈起自己演出的感受时说,表演话剧就像割麦子,要一垄一垄割下去才能走远,“作为舞台艺术的话剧,不是数码拷贝,每场演出都是艺术的再创造。100场演到如今,技术上的障碍已经没有,但是如何在每出戏里面发掘新的东西,更好地与观众进行互动,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