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寻常方式,为百姓而歌——北京市顺义区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观察
11月底,由北京市顺义区委宣传部、区文委、区文联举办的为期两个月的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接近尾声,才艺竞赛、笔墨展示、读书活动、激情广场等六大类26项演出及比赛,遍及全区各文化广场和剧场,走进了各行政村及居委会,受惠群众超过10万人次,成为顺义区群众参与最广泛的文化活动。
不请明星大腕、不搞排场形式,坚持给老百姓提供最家常、最有营养的文化大餐,顺义区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以最直接、最开放的形式展现了一幅基层群众文化蓬勃发展的景象。
积极广泛的群众参与
11月20日是北京市顺义区文化志愿者服务分中心民管乐辅导员王志生特别高兴的一天,因为他完成了多年来的一个心愿: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开场音乐会。常年从事基层群众文化辅导,他深知普通人走上舞台的不容易。台下600余名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令王志生兴奋不已:“这是我第一次和我的学生站在同一个舞台上演奏,虽然他们的水平有待提高,但这一次演出让他们拥有了对音乐信仰的坚持和走向更大舞台的信心。”
这场演出只是艺术节演出中的一场。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当地百姓可以看到卡拉OK大赛上年逾七旬的老人精神焕发地唱起《红星照我去战斗》、年轻的小伙子们自编自演的说唱节目《新农村畅想曲》、年轻的姑娘们意气风发的水鼓表演、幼儿园小朋友们带来的与当下流行的游戏动作相结合的龙狮舞……
形式创新、内涵丰富、元素聚集的艺术节从一开始就聚集了该区6街19镇的关注目光。两个月来,“十月金秋”书法、美术、摄影优秀作品展,“我眼中的北京精神”DV、摄影大赛,经典电影歌曲卡拉OK演唱大赛……让当地老百姓有了过年的感觉。
顺义区文化委员会主任王颖数次和工作人员深入村镇社区观看节目,多次被村民的热情朴实所打动。他坦言:“百姓不是没需求而是找不到满足需求的渠道,群众自主参与文化活动的习惯需要政府引导和培养。”
富有特色的品牌活动
亮点纷呈的文化艺术节在引导群众自发参与的同时,也以比赛的形式推出了一大批乡镇文化活动品牌。如“仁和杯”舞蹈大赛、“马坡杯”曲艺大赛、“李桥杯”器乐大赛、“龙湾屯杯”书画笔会……这些文化品牌有的是初次尝试,有的经历了多年的市场检验,早已声名远播。
10月22日,退休后从市中心搬到顺义生活的王莲香、王延年夫妇第6次出现在“后沙峪杯”国际标准交谊舞大赛的决赛现场,同时参赛的还有来自北京市16个区县的180对选手。这些持续开展的文化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着其他地区的文化爱好者参与其中。王莲香夫妇俨然成了地地道道的顺义人,现在他们开设了自己的舞蹈教室,把国标舞教授给周边的群众。
顺义区舞蹈家协会主席王玉玺仍记得2005年筹备首届“后沙峪杯”舞蹈大赛的情景。很多单位受行政命令被迫参加,以致出现两位女同志作为搭档参赛的情况。如今多年过去,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舞种也愈加丰富。“顺义区的冠杯比赛跟竞技比赛不一样,它是按照艺术规律、群众文化的规律来组织的,既满足了爱好者展演展示的需求,又打响了一批乡镇的文化品牌,这些‘金字招牌’甚至还成为当地发展的软环境和招商引资的硬实力。”王玉玺说。
深入人心的非遗普及
群众文化在唱歌跳舞、热闹喜庆之外,只要是宣传主流社会价值观、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各种形式的活动,都可以艺术的形式进行宣传展示,在这个概念的引导下,顺义区文化馆馆长柴松林在艺术节筹备之初便萌发了将非遗纳入文化节的点子。他介绍,从2006年开始,文化馆就投入大量精力致力于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对于散落在民间的文化遗产,应该“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这次在文化节开幕式上表演的《风秧歌》,展现了赵全营镇去碑营村的古老民间花会“凤秧歌”。今年暑假期间,顺义区港馨小学成立的“羽翔舞蹈队”,成为“去碑营村凤秧歌”的传承单位。为了迎接本届艺术节,学校从全校600余人中选拔出32名舞蹈队员,在4名老艺人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个暑期的排练。孩子们认真练习,老艺人们也一点不含糊,不仅做示范,而且一个一个纠正动作。柴松林还从市里请来了专业舞蹈老师,在凤秧歌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舞蹈元素,让动作看起来更活泼。
对于顺义区的文化工作者来说,首次文化艺术节积累的经验和成就感,将鼓舞他们带给顺义百姓更值得期待的下一个文化节,促使他们为“文化发展依靠人民群众,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庄重承诺不断努力。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