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深刻的历史洞见与丰富的性格塑造——话剧《支部建在连上》的两点主要贡献

时间:2012年11月2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朱向前

话剧《支部建在连上》剧照

  毛泽东审时度势,率先实践了“支部建在连上”的伟大创举!这可以说是我军初创时期“政治建军、组织建党、思想建党、武装割据”四个伟大开端的“牛鼻子”,牵住了它,就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支部建在连上》的编剧正是深刻地洞察到了历史的逻辑关系,一下子拎出了“支部建在连上”这把金钥匙。

  如果说,1925年秋,32岁的毛泽东在长沙橘子洲头“独立寒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给历史留下的定格更多的还是一个偏于“纸上谈兵”的书斋革命家形象,但到了两年之后率领工农大军“霹雳一声暴动”时,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揭竿而起、挥师征战、攻城掠寨的军事指挥家了。剧作家正是抓住了其主要特征,展开了对毛泽东性格的开掘与塑造。

  我虽然是个戏剧外行,但看了话剧《支部建在连上》(唐栋、蒲逊编剧)以后,也感慨良多。今天就来谈两点“门外剧谈”吧。一是该剧的主题意义;二是剧中毛泽东的性格塑造。

  一、《支部建在连上》的主题意义

  近年来,我经常在演讲毛泽东诗词的各种场合,讲到《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时,多次大胆放言:如果仅就对中国革命的历史作用而论,秋收起义要高于南昌起义!常常是此言一出,听众哗然。是啊,谁不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为8月1日,这就是为纪念南昌起义而设立的嘛。这是历史,也是常识,毋庸置疑。

  但是,我强调的不是起义的规模和影响,而是对于探索和开创“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决定性作用。如所周知,从晚清的维新人士到兴中会、同盟会一直到国民党、共产党,无数仁人志士为振兴中华抛头洒血,从容赴死。从刺杀到暴动,从暴动到起义,从镇南关到黄花岗,从武昌到上海直至南昌起义,规模愈来愈大,牺牲愈来愈烈,却多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的短暂胜利亦为袁世凯所篡夺)。原因何在?表层原因是敌我力量对比太过悬殊;深层原因却是枪杆子不能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里。即便如南昌起义,拥有3万正规部队,也只能逞一时之盛,夺城数日便不得不弃城南撤。

  这就涉及到当年毛泽东的两句名言:第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第二,“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这两句话两层意思,表达的是一个重要的建军思想。一是说我们的党一定要有自己的武装,一是说自己的武装一定要听党的指挥。概言之,党就是人民军队的军魂,这也是她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根本所在,也是她英勇顽强所向无前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所在。舍此,就无法解释秋收起义之前的历次起义(哪怕是兵多将广)都无果而终,而一支不过千人的由安源路矿工人和湘赣边区农民自卫队组成的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队伍却在井冈山上生根开花,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问题又提出来了,党如何才能真正有力地、深入地、牢牢地抓住枪杆子,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几个中央上层人物的口头上和少数军队党员将领的行动上。“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秋收起义攻打浏阳失败后,从1927年9月文家市转兵,到1928年4月井冈山朱毛会师之前,在起义队伍四面楚歌,面临分崩离析之际,又是毛泽东审时度势,静观青萍,远眺湖海,率先实践了“支部建在连上”的伟大创举!这可以说是我军初创时期“政治建军、组织建党、思想建党、武装割据”四个伟大开端的“牛鼻子”,牵住了它,就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支部建在连上》的编剧正是在深入爬梳、研判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洞幽发微,登高望远,深刻地洞察到了历史的逻辑关系,一下子拎出了“支部建在连上”这把金钥匙,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使“支部建在连上”这句近百年来为人们耳熟能详而又为艺术家们习焉不察或知难而退的“口号”一下子形象化、艺术化了,从而更加熠熠生辉地放射出历史理性和现实警示的真理光芒。充分显示出了剧作家深邃的史识眼光和雄健的思想魄力。

  显然,作为一个剧作家,发现和认识到“支部建在连上”的宝贵固然不易,但更严峻的挑战是把它立在舞台上,变成一个跌宕起伏、曲折回环、惊心动魄的故事,故事里还有一群活色生香、血肉丰满、性格迥异的人物,而且还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地描绘出那个血火迸溅的时代风云的壮阔场景,从而,给今天的人们留下种种现实的启迪和思考。可想而知,其难也戛戛乎。但剧作家巧妙地将“三湾改编”、“水口建党”、“茨坪立足”、“中村教育”等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并且以毛泽东和红军中高级指挥员之间的政治斡旋和思想交锋为主线,从而建构起了整个话剧的矛盾冲突,保证了戏剧的逻辑推动力和悬念观赏性。此其一。


(编辑: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