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厚重的成绩单——简评“五个一工程”上海获奖作品
近期,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京颁奖,上海市委宣传部获得组织奖;上海出品的电视剧《誓言今生》、电影《辛亥革命》、歌曲《致世博》、舞剧《天边的红云》和报告文学《国家命运》等5部作品登上榜单。
在各级各类文艺奖项中,“五个一工程”奖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性国家级奖项。上海这次能在五个项目中获得全面丰收并获得组织奖,得益于多年来文艺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创新。近年来,上海持续提升城市的文艺原创力和创新力,由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统筹,实施了名为“三品工程”的“精品、优品、新品”激励机制;完善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资助评审机制,发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杠杆”作用,推动艺术家和文艺单位在创作、表演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涌现出一大批艺术质量高、市场反响佳的精品力作。
今天本报推出第12届“五个一工程”上海获奖作品评论专版,这是一份厚重的成绩单,也是上海文艺界向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献上的一份厚礼。
——编者
重返现代的主流影像叙事创新——评电影《辛亥革命》
■聂伟
作为中国现代政治形态确立的原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堪与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革命相媲美,从此世界历史步入共和时代。近年来围绕这场历史传奇的影像再现,引发社会与观众的广泛关注。与《十月围城》、《百年情书》、《第一大总统》、《竞雄女侠秋瑾》等一系列优秀影片相比,无论历史观念还是情节架构设定,以及在主流大片的市场化运作方面,《辛亥革命》都达到当下中国电影的较高水准。
《辛亥革命》第一场重头戏,分头讲述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与孙中山在海外讲演募捐支持革命事业的桥段。两大事件的发生时间部分重叠,且此前已通过一对怀表勾勒出二人的革命同仁之情,影片的整体结构使用了交叉蒙太奇手法,将时间相同、地点不同的两个故事交错讲述,形成微妙的互文关系,勾勒出革命党人在精神层面的守望相助。更进一步,导演对时空倒错的玩味远非如此简单:两条线索的交错需要以此前革命党人浴血奋战的故事作为情绪基础,为了避免叙事拖沓,导演没有按照传统的时间发展顺序架构这些情节,而是将其进行筛选后打散,以孙中山的演讲为情绪勾连,将其分别安插在两条主线中。看似细碎却不失章法的叙事方式,与混沌乱世的时代背景达成高度的默契,影片甫一开头就形成了恢宏的史诗格调。更重要的是,以标准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来调动时空叙事,明显区别于传统主流大片的线性叙事——《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较多地采取了散点透视的方式,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轴顺序,以类似幻灯片放映的方法娓娓道来。
在具体场景调度部分,商业电影常用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方式均被导演娴熟地植入到《辛亥革命》之中。如张鸣岐审讯被捕的林觉民一场戏,两个机位分别拍摄扮演林觉民的演员胡歌的特写与中景,并用跳切的方式快速组合,剪辑点的选择与演员抑扬顿挫的台词叙述相得益彰,慷慨激昂的革命自白充满了生命力,层层递进地渲染着观众的情绪。
启用明星演员甚至国际巨星阵容,是自《建国大业》以来主流大片商业化运作的重要策略。然而“星海”战略需要以准确表现历史人物精神气质、最大限度发挥演员个人银幕形象魅力为前提。《辛亥革命》邀约七十余位明星加盟,较为成功地发挥出每位演员独特的精神气质,甚至在一些重要演员身上实现了其角色与演技的突破。身兼总导演与领衔主演二职的成龙,成功塑造出革命元勋黄兴别具一格的银幕形象。导演不单安排角色深入战争腹地奋勇杀敌,展示其老当益壮的身手,更擅用细节侧面刻画黄兴的革命意气。为此,导演特别安排了黄兴与徐宗汉为广州起义败后断指明志发生争执的戏份。
张黎曾表示,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都会遇到难题,那就是“讲历史”和“讲故事”的冲突。如何将宏大真实的历史拍得富有深度感、层次感与力度感,喜闻乐见又留有思考的空间,需要创作者具备扎实的历史观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随着观众对主流电影认知能力和宽容度的提升,已不再过分纠结于特型演员的“神似”或性格演员的“神似”。恰如张黎所言,“塑造的尺度不在于人物外貌的相似度,更在于精神的传达”。以片中另一位重要角色袁世凯的银幕形象塑造为例。扮演者孙淳延续了他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的精彩演绎,诠释出与《建党伟业》截然不同的“窃国大盗”。《辛亥革命》并非沿袭历史人物脸谱化表演的旧路,更源于导演充分考虑到饰演者自身的表演特质。孙淳幽默又不失风度的滑稽表演显然更加符合当下国民对于历史的想象,狡黠的言语和活泼的姿态更将“窃国者”的面目描摹得纤毫毕至。如果说,这些表演尚属于“神似”范围,那么当袁世凯窃国事实既成在紫禁城中张开双臂作出滑翔的姿势,则颇有几分“神醉”之感。
长期以来,国产献礼片一直受困于如下问题:尚未可见的“文化价值”总是胜过它相对薄弱的经济价值。《辛亥革命》为国产主流电影商业叙事提供了一个具有可复制意义的范本。当国产主流大片长期求索于视觉奇观与人文情怀之间的平衡,《辛亥革命》通过细致的美学尝试,较为成功地寻找到了此间微妙的分寸感。激情与诗意,脉动与沉静,死亡与新生,悲情与欢乐,经由《辛亥革命》达到了高度的融合。在此意义上,影片回归电影本体的努力不仅体现在剧情设置和银幕形象层面,更重要的是在类型创作实践方面开启了新的可能性。
(作者系影视评论家、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
(编辑: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