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新的时代新的歌

时间:2012年10月11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

  这是一片音乐的海洋,这是一次激情的狂欢,这是9月里南国秋夜的一场艺术盛宴,这是歌唱祖国走向复兴的一个历史瞬间。

  国庆前夕,澳门金光综艺馆内,“唱响中国”澳门演唱会隆重举行。大合唱《迎风飘扬的旗》为演唱会拉开了帷幕,次第唱响的近20首歌曲让澳门观众享受到一个美好的音乐之夜:童声演唱的《卢沟谣》充满着莫忘历史的警示;《七子之歌》倾诉着澳门儿女最朴素的情感;《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抒发着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子之情;《两岸一家亲》表达着同根同脉、渴望统一的美好心愿;一首由来自内地、台湾、香港、澳门的歌手共同演绎的《相亲相爱》,则以欢快的旋律、真挚的感情,博得了观众潮水般的掌声。演唱会以大气恢弘、激昂向上的《走向复兴》压轴——这首洋溢着爱国热情与革命斗志、象征着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歌曲,将全场的气氛带到了最高点。

  “唱响中国”全国巡回演唱会于此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一首首在这次活动中唱响的新歌新曲,一旦走进了观众心中,恐怕就再也不会被忘记。

  一次新创歌曲评选活动,唱响了无数动听的旋律

  澳门是“唱响中国”全国巡回演唱会的最后一站。2010年7月,由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唱响中国”新创作歌曲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帷幕,这次活动共收到18132首作品,全国所有省市都有投稿。其中,有36首歌曲入围,10首歌曲最终得奖。据资料显示,“唱响中国”官网在为36首入围歌曲进行为期1个月的宣传期里,页面访问量总计892.61万,群众参与投票总人次超4000万。

  在全国多个省市举办的“唱响中国”巡回演唱会上,涌现了许许多多让人难以忘怀的新歌佳作,它们以昂扬的精神面貌、明快的旋律、优美的歌词,获得了听众的一致认可。在北京平谷演唱会上,一首由240余人演绎的气势恢宏的《站起来》掀起了晚会的高潮,这首歌不仅旋律激昂,而且歌词也写得大气恢弘。76岁高龄的作曲家傅庚辰感慨,凝练厚重而又情感充沛的歌词让他一见之下就产生了为之谱曲的冲动。这位经历过辽沈战役、抗美援朝炮火洗礼的老一辈作曲家动情地说:“《站起来》让我再一次找回了当年的激情,它的歌词与我的人生经历有一种强烈的契合,正因有真切感受,创作起来才那样顺利。”

  精品力作的涌现,充分展示了人们对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真切感受与真诚情感。在每一次演唱会上,人们都能听到不一样的精彩旋律,在每一次演唱会上,人们又都能感受到同样一种火热的氛围。对于听惯了《歌唱祖国》、《南泥湾》、《我爱北京天安门》等经典歌曲的中国人来说,突然之间发现,一批新的优美动听的主旋律歌曲正在大江南北唱响。

  没有对生活火一样的热情,就创作不出众人传唱的歌曲

  “‘再看看雪山草地,追寻共和国的足迹’——这是多么美的歌词!一看到这样的歌词,顿时就怦然心动,顿时热情就燃烧了起来。”有观众这样评价获奖歌曲《迎风飘扬的旗》。这首歌用诗一样的语言,回望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征程,回望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之所以能创作出这样的歌词,源自于“旗帜”一直以来就是词作者唐跃生心中的一种情结。在唐跃生看来,这面迎风飘扬的旗帜,既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也是一种不灭的情怀,它在理念和信仰的支撑下,即使面临再多考验也将屹立不倒。“每个人从小长大,心中都有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就是生命的信仰。”唐跃生说,“听《迎风飘扬的旗》,你可以想象一群帅气的男人,为信仰前赴后继的伟岸身影!” 

  《好男儿就是要当兵》则是一首让人一听就热血澎湃的军旅歌曲,这首歌的歌词写得血气方刚,铿锵有力,但是人们很难想到,它竟然出自一位斯斯文文的女性之手。这位叫做香君的都市“白领”是一个17岁男孩的妈妈,她为自己的儿子创作了这首歌,她寄望儿子能替自己圆一直萦绕心中的军营梦。在创作心得中,香君说:“90后的孩子,他们不乏自信、不乏自尊、不乏理想、不乏特长,只是生逢盛世,顺风顺水,加之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些孩子的身上无形中少了些逆境中的坚韧,少了些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坚毅,少了些生死与共、为国为家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近年来有些地方出现的征兵难现象,不仅是每个家庭,更是整个民族都不能不重视的问题。而我所能考虑到的、所能做到的,就是送儿子去当兵!我相信,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孩子一定能百炼成钢!”

  据说,香君的儿子听完妈妈写的歌之后非常激动,他向妈妈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当兵,而且要当个好兵。这首歌的演唱者刘和刚介绍说:“部队的战士太喜欢这首歌了!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就感觉特有劲儿。我曾把它唱给我的妈妈听,妈妈听完前四句后就肯定地对我说:儿子,一定要唱,这首歌好!”

  《我要去延安》的歌词作者化方本来是15家连锁超市的主人,孰料他放弃了自己日进斗金的生意,跑到北京来一门心思写歌词。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就想把自己心中的东西传达给大家。化方回忆,小时候听的是爸爸买的黑胶唱片,念的是老一辈诗人的诗,《南泥湾》里“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回延安》里“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这些熟悉的歌与诗,每一次想起,每一次听到,都让人激动不已。“延安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是一群人、一个民族梦想开始的地方,是光荣与伟大发祥的地方,这就是我为什么写这首歌的原因——我们不能忘记这个地方。”化方说。

  像唐跃生、香君、化方这样的创作者,像他们一样的创作故事,还有很多。尽管他们各有不同,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怀着对生活火一样的热忱,都有着对祖国最丰沛、最真实的情感。当他们把心中的情感付诸笔端,写成歌曲,就产生了直透人心的艺术力量。

  新时代呼唤新歌曲,主旋律歌曲更应深入人心

  黄钟毁弃,则瓦釜雷鸣;黄钟大吕之声高亢激昂,则靡靡之音自然遁形。一个奋进的时代,需要有奋进的音乐。但是,什么样的音乐,既能够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又能够与时俱进,容易被当今的人们所接受呢?

  在一次“唱响中国”的歌曲创作交流会上,创作者对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产生,许多富有见地的观点被提了出来。《走向复兴》的曲作者印青说,歌曲创作应该追求多样化,不要一说歌唱祖国就是黄河、泰山的意象,但是,也不宜过于自我,应该积极向上,获取普遍的共鸣。也有人提出,新作品的创作要力求摆脱以往的创作窠臼,要以小见大,言之有物,抒发心中的真情实感。

  音乐家徐沛东在为《我要去延安》谱曲时,就充分考虑到了歌曲的时代性与接受效果,他说:“《我要去延安》采用的是当代年轻人的视角和现代的音乐语言,平实清新,希望能唤起今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革命历史的回望和感受。”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徐沛东将《南泥湾》的旋律素材化入他的摇滚乐思维中,使整个作品既呈现出一种易于为当代青年接受的摇滚风格,又蕴含着经典的民歌曲调元素。果然,这首歌一经唱响,马上便以浓郁的民族风味与蓬勃的时代气息,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词作者王平久在写《国家》这首歌时,遇到了一个让他一度很纠结的问题,很多人都觉得“国家”这个题目太大了,太重了,太主流了,不容易把握,更不容易写好。就在这首歌发布的前一天,还有热心的朋友建议他把歌名改作《国·家》。王平久想了很久,始终觉得,国和家之间是没有距离的,家就是国,国就是家,为什么要间隔呢?“我想让人们深刻体会到‘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体会到家国的一体,体会到和平年代对国家应有的崇敬与信仰,这是我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我相信这种情感是人们能够接受、能够共鸣的。”王平久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歌曲《国家》发布之后确实很受欢迎,在全国各地迅速唱响。

  几十年来,曾经涌现了《我的祖国》、《英雄赞歌》、《走进新时代》等许许多多传唱四方的经典歌曲,它们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拼搏奋斗、自强不息,对于塑造社会的精神面貌、凝聚国家的人心,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当前这个继往开来、飞速发展的时代,呼唤更多既反映时代面貌,又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歌曲在祖国与民族走向复兴的路上,响起黄钟大吕!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