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戏要让观众的眼窝热起来——著名演员王姬谈表演
在话剧《甲子园》中,王姬饰演一个“七零后”海归 李春光 摄
她是《北京人在纽约》中的阿春,风情万种、精明能干又通情达理。她说,她刚到美国那些年的经历就是为阿春准备的,这些是她熟悉的生活,因此表演起来左右逢源。她是《天下第一楼》中的刘金锭,装上假牙、打扮成男人、把自己化得特丑。她说,她觉得很有意思。她是《甲子园》中内心善良、遭受过伤害、想爱又怕爱的“70后”海归,有着时代的烙印。她说,这是一部讲述大爱的剧,她十分珍惜和老艺术家们演戏的这次机会,是不是绝对女主角并不重要。她就是自由地游走于东西方文化间的演员王姬。
王姬出演过的角色形象丰富多姿,观众不禁好奇,在她出演的这么多有魅力的女人中,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王姬近期一直在加紧排练话剧《甲子园》。在排练的间隙,记者采访了她。
“话剧,我回来了”
记者:很多观众只知道您是影视演员,并不知道您还演过多年的话剧,您这次为什么又重回阔别多年的话剧舞台?
王姬:这是我25年之后重回话剧舞台,北京人艺是培育我的地方,我的娘家,而这部戏又是北京人艺演员五世同堂、为纪念北京人艺诞辰60周年而排,因此有特别的意义。这些年我特别怀念舞台,正好剧本又是何冀平老师写的,何冀平是杰出的作家,我喜欢她的本子,之前我还演过她的《天下第一楼》电视剧版。这是北京人艺第二次请我演戏,我离开人艺前排的最后一部戏是《北京人》,后来复排的时候,北京人艺又找到我,但我当时档期排不开就没演成,这次各种机缘都够了,张和平院长又诚心邀请我,我就义不容辞了。
记者:您出演的角色是一个海归,而您也是个海归。
王姬:角色的身份与我生活中的身份相似,但这个角色痛恨自己的家族,她回国之后,发现父亲去世,自己面临是否接受老人院的难题,她本来对老人院并不感兴趣,但在试图卖掉它的过程中,她了解了老人们的很多故事并被打动,最后精神上回归老人院。
记者:这个角色是个“70后”,那您是怎样把握她的年龄和这代人的世界观呢?
王姬: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我发现尤其是“70后”的海归,他们的留学背景、价值观跟我自己其实还是不一样的,我了解了很多身边的“70后”的朋友,他们也过过苦日子,也用过粮票,他们身上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因此,在戏里她才要自强、奋发、拼搏,剧中有一场戏讲的就是她的爱情观,可能比“50后”、“60后”开放一些,但又不如“80后”、“90后”开放。
记者:您、编剧何冀平和其他演员都在强调这是一部讲述大爱的剧,您是怎样理解的?
王姬:整部戏看来是演员们戏份相对平均的戏,以群戏居多,这个“70后”要跟大家去“碰撞”,这部剧的主题是呼唤爱,把爱还给应该爱的人,比如老人。其实现在全球老龄化的问题都很严重,中国也将面临老龄化的问题。这部剧触动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国古人认为养儿防老,但剧中的老人们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反而喜欢老人院大家庭的感觉。
记者:现在和25年前在北京人艺演戏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王姬:现在排戏的感受变化很大,我们以前排戏要三四个月打磨一部戏,现在的感觉是刚立在排练台上,紧接着就要上演出台了。因此,在台下我要下些私功,尤其是老艺术家们年纪都大了,他们每天只能排半天,我就更得抓紧时间。排戏期间,我把其他的活动都推了。现在演话剧有上班的感觉,排练后吃食堂的盒饭特香。
记者:与老艺术家们对戏的感受如何?
王姬:老艺术家们的方法不同,有人愿意默默背词,有人愿意对词,有人就在台上默默地走。
我记得当年朱琳老师排《蔡文姬》的时候,我在后面跑龙套。真是光阴似箭,但是朱琳老师的功力还在,让人感觉好像又什么都没变过。徐秀林老师演过我妈妈,吕中老师演过我婆婆。朱琳老师在家把所有的词都准备好了,她能在很短的戏份里,把你带到老人的世界里去。朱旭老师是我一直喜欢的演员,他的表演看起来好像没有设计,其实处处机关,全是设计,比如他身上穿的唐装、蓄的胡子都是他的设计,再挎上自己的罗盘,整个人物的感觉就有了。他还去找过那些“半仙儿”似的人物,揣摩他们的神态。我也去老人院体验了生活。
记者:第一次与编剧何冀平在话剧上合作,您的感受是怎样的?
王姬:何冀平老师经常被逼哭,她说面对着稿纸经常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她写电视剧可以一个半月写30集,但话剧不行。话剧更洗练,台词不能有废话。《甲子园》删了很多戏,长度两个半小时左右,这比电视剧难写多了。这是人艺近几年来的作品中比较感人的戏。我没事也在北京看戏,我发现很多观众在看戏的时候是冷眼看,我相信《甲子园》会让观众的眼窝热起来。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