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站在艺术市场边沿的艺术青年提个醒——与首届CAFAM未来展策展人冯博一一席谈
当下青年艺术家的生态如何?在近期开展的中央美术学院首届CAFAM未来展上,青年一代艺术家的自我选择、自我认同、自我放逐的生存方式,被比作自然界植物枝茎的生长,这种生长状态具有多样、野生、杂乱、繁复和顽强的意味。
“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具有不确定性,用‘生态’、‘群落’这样的概念去研究这一群体,比较贴切和准确。”首届CAFAM未来展策展人冯博一认为,如今的时代给了青年艺术家很好的机会,各种青年艺术展让青年艺术家被关注、被推广。一方面,青年艺术家越来越受到藏家、拍卖行、学术界的重视,是中国艺术市场的未来;另一方面,青年艺术家过早被纳入艺术市场,又容易被模式化、风格化,丧失最可贵的创造性。
展览是“圈子文化”?
目前,国内的青年艺术家展览非常红火。如2012年度“青年艺术100”项目引入影像艺术家和韩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同台展出,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广州53美术馆方面逐步推出青年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展览系列,关注并研究青年艺术家背后的本土文化根源与价值;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的首届CAFAM未来展中,93位青年艺术家用近200件作品书写了一份“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
面对如此蓬勃发展的青年艺术展览,冯博一深感欣喜。“青年艺术家一般都希望能够名利双收。被人关注,就是机会。”冯博一不认同“展览本身形成一种圈子文化”这样的说法。他以首届CAFAM未来展为例,90多位参展青年艺术家中,不少艺术家在展前未与策展人接触过。“这怎么能说是圈子呢?当然,各个艺术门类都有圈子、有江湖。不能说有圈子就不好,关键是如何对待这个圈子。青年艺术家是去迎合,还是坚持创作的独立性?若要说‘每个展览都是一个圈子’,那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记者观察到,此次CAFAM未来展作了很大力度的推广,如有地铁广告、公交站户外广告等。如此大手笔的展览推广,之于作为学术机构的中央美院美术馆来说,是比较罕见的事情。但冯博一强调,要把展览的商业赞助和画廊、拍卖行的商业行为区分开来。
“办展览要花钱,肯定需要赞助。这次的户外广告、地铁广告都是推广而已,不求回报,与商业性没有关系。做个展览如果无声无息,谁也不知道,怎么做这个展览?推广的目的,无非还是希望很多年轻人来看。中央美院美术馆是非盈利性质的机构,未来展本身不带有销售环节,但也可能有藏家通过这次展览与青年艺术家建立联系,那与策展本身没有关系了。另外,现在文化的发展都是综合的,不是线性的;是立体、多维的构成,不是光靠国家拨款。做展览,要考虑如何与观众互动,举办各种座谈会,让展览变得更丰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办展览依靠各种赞助,西方一直在用这种模式。”冯博一说。
青年艺术家不宜过早介入艺术市场
虽然各种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层出不穷,但相比画廊、拍卖行来说,大型展览可能不是对于每位青年艺术家都有足够的吸引力,毕竟艺术家会考虑生存问题。刚毕业或者未毕业的美院学生能够得到一个画廊的签约,已经是莫大的喜事。签约还是参展?冯博一认为这不是相抵触的两种行为,“因为艺术家最希望名利双收。如果展览的规模大、概念好,艺术家会以参展为荣,因为会给未来带来好处。当然,艺术家希望同时并进,除了参加展览,还与拍卖行、画廊合作售画”。
冯博一提醒年轻艺术家,过早介入艺术市场,也会对创作产生不良影响。“现在中国艺术市场不是很规范。对于没毕业或刚毕业的年轻艺术家来说,能有画廊代理,经济上会获得一些回报,但因为创作上毕竟是刚起步,还不成熟,签约后就会过早受到限制。艺术市场是很残酷的,会希望你永远画某一类画,因为市场好,而这势必会抑制艺术家的创作。也就是说,年轻艺术家一旦被市场牵着走,就容易模式化或风格化。如果年轻艺术家保持自由身份,就可以继续试验、探索。”
冯博一分析到,绝大部分藏家都对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有兴趣。首先,功成名就的艺术家作品,收不起,太贵;而年轻人还没成名,作品价位不高。此外,如果收藏10个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其中一个人的作品升值,就不得了。“中国艺术市场本来就有泡沫,青年艺术市场当然也会有泡沫。但艺术市场的未来一定是属于年轻人的,会有一批年轻艺术家脱颖而出。艺术需要花样翻新,经典的、大师的作品只是在拍场上比较风光而已。”
那什么价值在决定青年艺术家作品的价格呢?冯博一反复强调,那就是艺术作品的美术史地位,也就是学术价值。从拍卖市场看,但凡美术史上被定论的作品,都会不断上拍。美术需要年轻人的创新。“你对美术史有贡献,社会一定会给你回报。这个回报,最直接的就是艺术市场的回报,也就是商业体系的价值回报。如果作品没有学术性,卖价高就有偶然因素存在,很难持续。”冯博一说。
而在学术上考量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也有一定的困难。冯博一认为,现象分析是目前学术界采用较多的方式,这是因为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不确定、不成熟。用“生态”、“群落”的概念去研究当下的青年艺术,相对贴切、准确。既然是“生态”,那就有生长比较好的,也有生长比较坏的。青年艺术家能出头的,毕竟是少数。为何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去当艺术家?“现在的青年艺术家的机会挺多的,可以当艺术家、开班、开设计公司或者留学深造。好的社会,会给不同层次、年龄的人提供不同的机会。”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