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站在服务中部崛起的文化支点上——中部六省曲艺大赛的发展视野

时间:2012年08月2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郑荣健

8月18日,第五届中国中部六省曲艺大赛在山西省长治市落下帷幕。   

晚会上,颁奖嘉宾与获奖选手合影

    8月18日,第五届中国中部六省曲艺大赛在山西省长治市落下帷幕。

  正是入秋时节,天渐转凉,街上的人也多起来了。过去的两天里,在长治市中心的潞安剧院,随处可见相互交流的曲艺人。他们既有参赛的演员,也有曲艺作者和研究者,还有不少喜欢曲艺的当地热心观众。他们共同的话题,是中部六省曲艺大赛。

  熟悉长治的人都知道,这个东倚太行山、西屏太岳山的城市,其众山环绕的高原地形,还有一个古老的名字——上党盆地。正如长治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郝黎华所说的,长治的曲艺渊源深远,千百年来薪火相传,人才佳作迭出,至今更是形成了“县县有地方曲种,乡乡有曲艺队伍,村村有曲艺演出”的喜人局面。

  继2008年、2010年成功举办第五届、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的分赛区比赛之后,8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曲协、山西省文联、山西省长治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本次大赛再次落地长治。150多名演员参赛,17个曲种、34个节目参与角逐,更使本届大赛在参赛人数、节目数量和参赛曲种上都创下了该赛事的历史之最。

  最终,共有鄱阳大鼓《草根英雄》、沁州三弦书《柳树湾的婚事》等13个节目荣获大赛一等奖,祁东渔鼓《薪火相传代代强》等21个节目获得了二等奖。

  中部:

  曲艺版图中的重要色块

  在中国的曲艺版图上,中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色块。

  从山西、河南、安徽到湖北、湖南、江西,6个省份,总面积约10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62亿,从高原、山地、丘陵到平原,人文地貌斑斓多姿,曲艺资源也异常丰富。相声、小品、快书、快板书、祁东渔鼓、萍乡春锣、潞安大鼓、河南坠子、湖北大鼓等众多曲艺品种,异同相亲,交相辉映。其中,沁县、凤阳、天门、平顶山、宝丰、南阳、祁东等地更因其深厚的曲艺传统而被中国曲协授予了“中国曲艺之乡”的称号。

  拥有如此丰厚的曲艺资源,在曲艺发展乃至文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视域里,中部省份能否找到一个新的文化支点呢?这个支点又该是什么?

  2004年,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阐述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这是一个重要契机。

  正是在那一年,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中国曲协正式创办中部六省曲艺大赛。10月,首届大赛在河南永城开锣。

  随后,中部六省曲艺大赛先后在安徽黄山、湖南湘潭和湖北武汉举办,至今共举办了五届。6年来,该项赛事不仅走出了池银寿、雍开全等一批有影响的优秀曲艺演员,推出了潞安大鼓《千秋万代怀邓公》、湖北小曲《千古知音》等一批曲艺佳作,更以搭建曲艺展示、交流平台的形式,探索区域文艺合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

  在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董耀鹏看来,“中部六省曲艺大赛”本身包含了三层内涵:一是定位,它是区域性的,同时又是在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推出的,因此不应仅仅从区域的眼光去看,还要看到它更广泛的意义;二是它的宗旨是要推动和加强区域间的曲艺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在于展示、切磋和交流经验,更在于谋求一种曲艺资源的整合和中部六省曲艺的深层次合作,响应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三是它的目标,是要更好地发挥曲艺的轻骑兵和曲艺赛事的平台带动作用,为文艺、文化乃至更广阔的区域合作提供好的样本,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光添彩。

  大赛:

  区域曲艺的有效探索

  拿本届大赛评委的话说,大赛出现了不少好作品,特别是现实题材的作品尤其引人注目,在曲艺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进行主题创作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开拓。

  中国曲协副主席、本届大赛评委郭刚告诉记者,作为区域性的曲艺比赛,它很好地为全国性的赛事比如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做了衔接。“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曲种,所有的演员、曲目都能够最终走到全国性的赛事中去,但他们之中,的确有很多好演员、好作品,因为这些演员几乎都长期生活在最基层,奔走在田间地头、乡镇村寨,有着曲艺赖以生存的最本源的民间群众生活的根;而像沁州三弦书这样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这样的比赛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展示。可以说,如今中部六省曲艺大赛已成为一项品牌赛事,更是全国性赛事的有效补充。”

  而据中国曲协副主席崔凯透露,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已有不少省份都在牵线联手举办区域性的曲艺活动,比如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天津等地联手举办的“山河杯”曲艺大赛,东北三省举办的东北三省曲艺大赛,江苏、浙江、上海举办的评弹艺术节,等等,都是区域间曲艺合作的重要例子。那么,这种合作的空间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郭刚认为,区域间的曲艺合作是很有互补性的。他举例说,比如武乡鼓书和鄱阳大鼓,在唱腔、表演程式上,都各具特色。一般来讲,南方常常有歌有舞,注重于唱;北方像潞安大鼓,就类似于过去的鼓书,强调讲故事。随着交流增多,南方的曲种也渐渐重视故事性了,而北方有的曲种则阵容扩大了,伴奏也配唱了。“但是,说到各地曲艺相互间的互补性,最突出的还是创作。曲艺创作一直是曲艺发展中的短板,许多作者需要更多的切磋交流,如何表现人物啊,如何描绘细节啊,等等,形式可能不同,但题材相似,文本的沟通就有更多的碰撞,借鉴、学习的机会多了,受益也会更大。”

  在专家们看来,不仅对曲艺本身,区域合作所搭建的平台通过一套相应的机制奖掖基层曲艺工作者,也将更好地鼓励他们服务基层。而“区域”所形成的老百姓的欣赏习惯、所熟悉的演员和段子,也因“习相近”而容易达成共鸣,听众观众也更容易成为演员共同的粉丝。这一点,对区域曲艺的抱团取暖显然好处多多。

  队伍:

  服务崛起的文艺轻骑兵

  一直以来,曲艺都有“文艺轻骑兵”的美誉,在促进文艺繁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跟曲艺自身的特点紧密相关。而正因为曲艺轻便快捷、喜闻乐见的特点,基层曲艺队伍的建设、曲艺人才的培养尤显重要。

  在本届大赛中,许多文化馆、艺术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甚至运输公司等非专业院团的众多基层曲艺演员参赛。这一被中国曲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曲华江誉为“给比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的现象,似乎正以自己的方式透露出一个信息——在基层,在各行各业的老百姓中间,一股曲艺的潜流正悄悄地滋润四方。

  山西省曲协主席、山西省曲艺团团长马小平本人既搞创作又搞演出,常年奔走在三晋大地上,对此深有感触:“山西是曲艺大省,有着良好的曲艺传统,许多埋头在乡镇农村、不见经传的曲艺工作者,尤其值得我们致敬。而基层老百姓对曲艺的喜爱,也给出好演员、好作品提供了土壤和契机。”

  事实上,在本届比赛中,仅长治就有沁州三弦书《柳树湾的婚事》、潞安大鼓《生命誓言》、长子鼓书《小俩口回娘家》、潞安大鼓《哦,砂锅》、潞安鼓书《好婆婆黄代小》、襄垣鼓书《还钱》6个作品获得一等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长子鼓书《小俩口回娘家》和潞安鼓书《好婆婆黄代小》。前者细节入微,俏皮幽默,那土得带腥的民间风俗画面,一度曾让专家以为是已演过多年的传统作品,后来才知道竟是新创的作品;后者则选取道德模范为题材,面向生活、面向群众,又能摆脱喊口号、套概念的窠臼,也让评委颇为惊喜。

  “基层不缺好演员,同样,基层也能出现好作品。”这是专家评委的共识。

  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曲艺队伍,党和国家的政策得以更好地宣传和普及,从人文到法制,从社会的现实到传统的风俗,也得以更好地维护、播撒和传扬。而有的演员更表示,比赛不仅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开拓了眼界,也结识了不少同行,以后有机会可能还会有合作。某种意义上,这已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中部区域合作的框架;宏观言之,文艺繁荣所带动的人气,文艺平台所活跃的人文环境,也将描绘出一幅地方招商引资、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全面发展的美好蓝图。

长子鼓书《小俩口回娘家》


鄱阳大鼓《草根英雄》


小品《说变就变》


沁州三弦书《柳树湾的婚事》


相声《我爱山西》 郭熠 摄


潞安鼓书《好婆婆黄代小》 郭熠 摄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郑荣健摄)


(编辑:孙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