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野]百年易俗社之最
易俗社在中国秦腔界最早建立秦腔科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艺术人才,是带有学校性质的艺术团体。
易俗社把文化与业务、作家与演员、训练与演出结合在一起,创建了分班训练、择优逐班递补的方法,尽管解放前重压如山、困难重重、风雨多变,但在37年中就培养了13个班期的学生,培养演员600多名。西安解放后,易俗社开始陆续培养自己的学生演员,逐步成为现代秦腔界的新秀和骨干。因而也可以说易俗社是秦腔界培养演员最多的戏剧团体,这点在全国戏剧界也是少有的。
易俗社在中国最早提出秦腔应“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明确提出使戏曲服务于社会改革的进步主张,这是易俗社社名的来历,也是办社宗旨,为以后戏剧发展指明了方向。
易俗社不仅是秦腔界最早文人、艺人和剧社融为一体的戏剧团体,而且是由剧作家、戏剧事业家做领导的戏剧团体。
过去秦腔界乃至戏曲界剧社,多是营业性质,演员搭班,由戏曲爱好者经营家领导。而易俗社的创建,则是由几位卓越的秦腔戏曲事业家、戏曲剧作家、文人诸如李桐轩、孙仁玉以及以后陆续负责社务的高培支、李约祉、吕南仲、范紫东等先生领导,他们都是进步知识分子、社会名流,与当时秦腔名流艺人陈雨龙(艺名德娃)、党甘亭(胎里红)、李云亭(麻子红)、刘之杰(刘毓中之父木匠红)、李杰民(大福生子)、阮遐龄和京剧名净唐云臣等结合,使易俗社成为秦腔界创文人、艺人和剧社结合进行艺术改革的先行者。
易俗社是辛亥革命后最早成为纯系公益事业的秦腔艺术团体,其成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领导层不谋私利,廉洁奉公,一丝不苟。这在当时来说从本质上不同于其它纯由资本家个人经营的剧团,这也是易俗社能够长久维持的根本原因之一。正像高培支在总结中所说,“除管理、编辑等给薪资外,余此一钱不名”。当时的社长,社务主任均系义务毫无薪金,只“月支车马费十元(或二十元)”。诸如高培支、孙仁玉先生他们多在教育界任职,不以剧社为生,不但无月薪有时还给剧社资助。美称“秦腔王瑶卿”的陈雨龙先生慷慨捐赠了他多年来辛苦得到的全副戏装,令人惊叹。轰动三秦大地的王天民先生,曾以自己绝妙的演出为广大观众献艺,为易俗社争光争收。易俗社开始还未实行奖励制度,高培支先生就慷慨解囊,用自己在外任职收入给予奖励。在抗日战争时期,高培支先生为振兴秦腔戏曲,每日还步行往返三十里代课,长达两年之久。孙仁玉先生身体不好,为了戏曲事业还经常提油灯步行往返易俗社处理社务,回家又埋头书案创作剧本,还兼职教书、创办学校。以上可见易俗社这些元老,忠于戏剧事业的可贵精神,令人敬佩。另外易俗社领导人李桐轩、孙仁玉、高培支、范紫东、李约址等在清末民初时均系社会名流,他们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并不孤傲,主张平等待人。为提高伶界人格,他们和当时被视为“下九流”的“戏子”结合为伍,可见他们以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戏剧事业为重,很少考虑个人得失。旧社会,有的演员艺术生命和生理生命都很短促,如易俗社最著名的天才旦角演员,被称为“东梅西刘”的刘箴俗贫病交加致死时,终年21岁,处于“死了连祖坟都不能进的悲惨境地”。尽管旧社会制度恶劣,但易俗社领导集团仍为他隆重祭典,十里长街易俗社全体含泪送葬。成山成海的人民群众也都街旁路祭挥泪目送,曾任易俗社社监、营业部主任的樊月亭先生悲痛地提出,将刘箴俗埋葬在自己家祖坟里。上述仅是易俗社廉洁奉公崇德诸事全豹中见一斑,这也就是易俗社不同于其它剧社根本所在,堪称秦腔界最早纯为公益事业的领头戏剧团体。
易俗社剧作家云集,人数创秦腔乃至全国戏剧界之最。
易俗社曾发展到由50多人组成的创作班子,其中专业编辑20余人,他们都先后为易俗社写过剧本。担任过易俗社评议长、社长、编审部主任等主要领导职务的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李约祉、高培支、吕南仲、封至模和现在的易俗社社长冀福记等都积极创作,都是剧本创作的带头人,他们创作的剧本就有300多个。这些确实难能可贵,正是由于这个庞大的作家群的不懈努力,以及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易俗社给秦腔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夺目的光辉。
易俗社是中国秦腔乃至全国戏剧界自己编著剧目最多的艺术团体。
解放前37年中易俗社创作和改编剧目500多个,且大部分是本戏,如《还我河山》《山河破碎》《三滴血》《软玉屏》《夺锦楼》《太平天国》《庚娘传》等,为宣传爱国、民主、科学思想,为丰富古老的秦腔艺术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解放后13年中在党的领导下,易俗社编导和排演了大量的现代戏,革命历史剧和秦腔传统剧目等41个,诸如《大家喜欢》《刘胡兰》《保卫和平》《妇女代表》《游龟山》《廉颇与蔺相如》《三打祝家庄》《黄河阵》《白蛇传》。近年演的《卓文君》(获中国戏剧奖梅花奖)《日本女子关中汉》和《郭秀明》等都轰动了陕西甚至全国,不仅为振兴秦腔开了个好头,且克服了过去生旦戏多,秦腔传统戏和其它行当戏少的弊端。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