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国文联在延安举办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系列活动掠影

时间:2012年05月1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重温《讲话》 践行红色信念 再回延安 情注黄土高原

——中国文联在延安举办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系列活动掠影

5月8日,赵实、杨承志等和文艺家们一起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

 

5月9日,赵实、杨承志等和文艺家们一起参观鲁艺旧址

延安,我们来了!

  70年前,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一篇讲话的发表,为整个中国的文艺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70年前,在黄土高原的窑洞里,一群文艺工作者挥洒汗水,为中华民族的文艺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70年前,在窑洞里的油灯下,一批魅力永存的文艺经典诞生于世,为全世界的文艺宝库,增添了辉煌灿烂的一章。

  延安,新中国的摇篮,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祥地。

  70年来,这里始终是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圣地,也是所有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心中永远的灯塔和火炬。

  70年来,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空前繁荣和发展,源于延安,始于《讲话》。

  为隆重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5月8日至10日,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国音协、中国舞协组织一大批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重新走进这片黄土地,重温延安精神,深入学习《讲话》,以实际行动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

  这是一次寻根之旅,也是一次感恩之行。

  参加活动的所有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怀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行走在这片回荡着陕北民歌、凝聚着红色浪漫的高原上,将回朔与展望、创作与思考、采风与演出、慰问与座谈紧密结合在一起,一边深入基层,用文艺的果实回报着这片沃土;一边学习思考,用《讲话》精神和延安精神洗涤着自己的心灵。

  三天时间,文艺家走进鲁艺,走进枣园,走进杨家岭,走进宝塔山,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

  三天时间,文艺工作者摇起纺车,扭起秧歌,谈起白毛女,唱起南泥湾,重新来到当年的窑洞前……

5月9日,著名音乐家赵季平在鲁艺旧址体验当年的钢琴

  采风中,文艺家们看着,问着,想着,记着,虽然很多人已经不止一次来过这里,但他们依然认真地在每一张旧照片、每一段介绍文字前,品读思索,久久伫立。

  写下《沁园春·雪》的小炕桌,不同版本的《讲话》单行本,泛黄的《刘巧儿》《兄妹开荒》《挑花篮》《雷雨》剧照……勾起的,却是无比鲜活的记忆,无比动人的故事。

  演出中,文艺家们唱着,跳着,舞着,笑着,拿出了自己最精彩的节目,与老区的人民面对面,心连心,在初夏的五月,一次次燃烧起了火一般的激情。

  高亢的信天游,铿锵的《红梅赞》,嘹亮的《好日子》,充满时代节奏的《我要去延安》,还有朗诵、小品、地方戏……献上的,都是耳熟能详的旋律,魅力四射的精品。

  戏剧艺术家们来了,“中国戏剧家延安行”戏曲专场,汇聚了“梅花奖艺术团”的一流演员,演绎了一阕又一阕红色经典戏剧选段;

  舞蹈艺术家们来了,舞蹈诗剧《延安记忆》,历经两年时间的艰苦打磨,第一次为延安观众用舞蹈艺术语言讲述了那段激情岁月的故事;

  音乐艺术家们来了,大型文艺演出《我要去延安》,以群星璀璨的强大演出阵容,把整个系列活动的慰问演出推向了最高潮。

  心灵的互动,情感的共鸣,让五月的延安,载歌载舞,如痴如醉。延安的观众激动,来延安的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更加激动。

5月9日,文艺家们在鲁艺旧址前合影

  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文艺工作者应有时代担当……

  再次感受《讲话》精神的指引,再次回忆延安新文艺运动的实践,再次体验延安精神对文艺工作者的激励和鼓舞,对今天的文艺创作而言,依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对今天的文艺工作者而言,依然有着全新的启迪和感悟。

  70年前,我们的先辈来了,怀着红色理想,怀着革命憧憬,突破封锁,放弃舒适,踏上这片热土,创造了新中国的奇迹!

  70年后,我们自己来了,依然怀着理想,怀着憧憬和感动,继承传统,发扬精神,要从这片热土上重新汲取力量,继续开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新篇章!

  心中的延安,我们来了!


(编辑:孙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