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接“地气”才能有“灵气”——《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当代价值

时间:2012年05月1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李春晓

  70年前的5月,当中国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毛泽东同志从紧张、繁忙的战事中抽出时间和精力,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对中国文艺事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讲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五四”以来革命文艺发展的状况,特别是对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文艺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回答和解决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歌颂与暴露、普及与提高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走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价值之一应深刻理解《讲话》中关于“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的精辟论述,牢牢坚持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一根本方向,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

  《讲话》最核心的问题,一个是文艺“为群众的问题”,另一个是“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讲话》公开亮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犹如一声春雷炸响,震醒了还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王国酣睡的文艺工作者,使他们转变了思想感情,主动走到工农兵群众当中,接近工农兵,熟悉工农兵,去观察他们的生活,揣摩他们的情感,学习他们的语言,陆续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乡土气息、反映工农兵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掀开了延安革命文艺的新篇章。

  《讲话》发表以来,经过70年的风风雨雨,尽管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但我们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一根本方向,并且不断注入新的思想内涵。我认为,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一切进步的文艺工作者应深刻理解《讲话》中关于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重要思想,坚决抵制拜金主义的诱惑,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神圣职责,自觉地为人民而创作,不是为“人民币”而创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民作为文艺的表现主体,努力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真情歌颂人民生动实践,真实展示人民精神风貌。

  价值之二  应深刻理解《讲话》中关于“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精辟论述,牢牢把握文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一基本文艺规律,引导文艺家把艺术才干的增长深深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人民生活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他呼吁:“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近些年来,我们创作的文艺作品可谓汗牛充栋,但真正的精品力作却寥寥无几;我们的文艺家队伍可谓浩浩荡荡,但顶级的文艺大家却凤毛麟角。何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一些文艺家责任感淡了、激情减了、腿脚懒了,离社会实践远了,离人民群众远了。试想,整天躲在书斋里的文艺家,仅靠凭空想象、望风捕影、胡编乱造进行创作,怎么可能有伟大的作品问世呢?作家艺术家应坚持艺术操守,不为金钱、名利所惑,走出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小圈子,到社会实践的汪洋大海和广阔天地中去,酣畅淋漓地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因为,只有接“地气”才能有“灵气”。

  价值之三应深刻理解《讲话》中关于“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关系”的精辟论述,牢牢把握加强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这一重要原则,发挥文艺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的独特作用。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如同列宁所说,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总结延安时期,我们党领导文艺工作有三条重要的经验:一是把文艺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使党的政治任务成为文艺工作者的任务;二是把分散、自由、散漫的文艺工作者组织起来,使他们成为革命队伍不可缺少的力量;三是对文艺工作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使他们的思想、情感转到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来。这三条不仅需要我们过去坚持,即使在今天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应转变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方式,如果继续沿用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的方式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过去我们某些同志曾用“发号施令”、“长官意志”的简单方法去管理文艺工作,结果是只会引起文艺家的反感和抵触。党要在政治上信任文艺家、在工作上支持文艺家、在生活上关心文艺家、在组织上管理文艺家,切实帮助文艺家端正创作方向,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党支持和鼓励作家艺术家自由创作,为作家艺术家尽情施展艺术才华提供广阔的空间。但这种支持和鼓励不是放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在尊重作家艺术家、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从思想、艺术、政策、舆论等方面给予积极有力的引导。

  价值之四应深刻理解《讲话》中关于“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的精辟论述,牢牢把握对文艺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这一基本要求,用正确的文艺批评引领文艺创作健康发展。

  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70年后,当我们重新阅读毛泽东同志这些关于文艺标准的论述时,依然从心底里为他的辩证的思维、缜密的逻辑、科学的推理所折服,感叹他的睿智和伟大。

  改革开放以来,有少数人否定毛泽东文艺思想,一些人使命意识淡薄,奉行“金钱至上”,把“票房价值”、“收视率”、“点击率”等市场因素作为文艺的评判标准,面对各种错误文艺现象,完全丧失了批评的立场和勇气。还有相当数量的人仅把文艺批评当做谋生的工具,热衷于“红包批评”、“圈子批评”、“人情批评”、“炒作批评”,把文艺批评领域变成了庸俗喧嚣的名利场。面对这种文艺批评状况,我认为,一切有良知的批评家应理直气壮地拿起“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相统一”的文艺标准,用强有力的文艺批评,分析文艺现象,探索文艺规律,推荐优秀文艺作品,批评错误文艺倾向,指引、规范文艺创作和生产。一切有道德有作为的作家艺术家应努力用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优秀文艺作品奉献社会、奉献人民,给人民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益的精神食粮和愉快的审美体验,绝不能一切唯“金钱”、“市场”马首是瞻,用媚俗去换取廉价的掌声和笑声。

  价值之五  应深刻理解《讲话》中关于“继承和借鉴”、“普及和提高”的精辟论述,牢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重要文艺方针,鼓励创作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作品。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他还说:“在团结抗日的大原则下,我们应该容许包含各种各色政治态度的文艺作品的存在。”这三段话虽然文字不多,却含义深刻、观点鲜明:一是阐明党对中外优秀文学艺术遗产是认可的接受的继承的,纠正了“五四”以来出现的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热衷于欧美的文艺创作倾向。二是阐明文艺作品既需要高雅的又需要大众的,既需要提高又需要普及。三是阐明党支持文艺家的自由创作,只要对团结抗日有益,允许各种形式、各色内容的文艺作品的存在。

  文艺引领时代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文艺家应牢牢坚持“双百”方针,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新变化、文艺创作生产传播手段的新变革、文艺体制改革的新调整,自觉地进行观念创新、思维创新、艺术创新,努力在继承的基础上,推动不同艺术门类之间、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应妥善处理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不能一强调主旋律,就忽略了艺术性,不顾人们的审美需求,把文艺作品搞成了政治化、标签化、口号化;不能一强调多样化,就忽略了思想性,不顾作品的社会效果,把文艺作品搞成了低俗化、媚俗化、庸俗化。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