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既有“真与土”更有“新和美”——已故电影艺术家胡炳榴和他的电影

时间:2012年03月02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祁海

  胡炳榴(1940-2012) 湖北黄陂县人,汉族。国家一级导演。2000年被授予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在2005年国家隆重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系列活动中,被人事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授予“优秀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全国50名)。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从事电影工作45年,以电影《乡情》《乡音》《乡民》“乡土电影三部曲”著称影坛,并形成了他的平民导演风格。其作品曾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以及多项导演奖等。

  在创作中,我剖析了中国改革背景下的深层文化心态,同时也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反省……我常把自己摆进作品的人物中加以审视……我有自身的局限性,但我不愿意将自己封闭在那深深的崇山峻岭之中,而愿意沿着弯曲的山路不断地探索、奋进。 ——胡炳榴

  在市场风云变幻的今天,中国电影人拍什么样的电影才能跟上时代?不出新的电影,群众肯定不满意。许多创作人员都有创新愿望,但总是觉得两手空空,无计可施。2月14日,珠影著名导演胡炳榴逝世,作为“第四代”导演,胡炳榴留下的电影艺术精品,为中国电影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中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摒弃门户之见,善于汲取多种生活、艺术营养,各种有用资源都拿来为我所用,将中国大众生活、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电影艺术完美结合,可谓三全其美。

  “乡土三部曲”引起广泛共鸣

  胡炳榴年幼时在湖北黄陂的农村生活了十年之久,进城后也经常下乡,对中国农民生活相当熟悉,他认为若弃用这个独到优势,是天大的浪费。于是,他主攻农村题材,执导了著名的“乡土电影三部曲”(《乡情》《乡音》《乡民》),但不是只满足为农民兄弟服务,而是通过新的视角和高度,提出中国城乡百姓共同关注的社会话题,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

  《乡情》描写农妇田秋月在战争年代收养革命战士的孩子田桂,不要任何回报。田桂与高干父母重逢之后仍没有忘记农村的养母和未婚妻。该片在上世纪80年代上映时,正值我国因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人的道德价值观出现滑坡现象,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该片引起了人们的警觉。影片赞颂了纯洁善良的美德,顺应民意,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而1982年荣获了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随后,胡炳榴执导了《乡音》《乡民》,没有重复《乡情》的抒情风格,而更着重思辨色彩和认识价值。两部影片通过描写奇特的人际关系,敏锐地提出改革开放时期出现的新问题。

  《乡音》是悲剧,但表面风平浪静。主人公木生、陶春夫妇是传统意义的模范夫妻,从不打架吵架,但这个家并不幸福快乐。这种家庭在城市也随处可见。它使人们看到农业社会孕育的畸形怪胎,并认识到如不砸碎种种无形枷锁,改革开放就不算成功。《乡民》的一号人物竟是一位反对农村改革开放的保守派人士韩玄子,他不是农民,也不是干部,而是退休的乡村教师。他没有官职,但在当地一言九鼎,因为当地许多农民、官员,包括农民改革家王才,都是他的学生,都要看他的脸色。这位农村文化人是具有隐喻色彩的艺术形象,借此追溯中国农业文化背景和人的文化心理,使这部乡土电影具有了深度和厚度。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