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国艺术报]感佩于“婆婆”柏寒捐赠遗体

时间:2012年02月2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小 作

  56岁的女演员柏寒去世,她曾因在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里饰演曹心梅而获得“白玉兰奖”。如果说,之前,笔者仅对曹心梅这位“伟大、善良、超喜感”的婆婆有一点印象,但听闻她去世的消息,了解到她生前的遗愿是将遗体捐献给医疗事业并不再举行告别仪式,这位演员的名字就深深地刻在了笔者心中。没有对生命透彻的理解,没有对死亡价值的思考,就不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样的女性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遗体捐赠一般用于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然而中国的遗体捐赠数量极低。一般来说,医学院进行解剖实习时4名学生共用一个人体,而我国是20名学生共用一个人体。可见,遗体捐献的多与少对医学教学有重大影响。另外,病人的遗体对于所患病的病理学研究也有相当大的价值。有时候,解剖一个病人的遗体,能更好地找出某种病的成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由于传统入土为安的理念影响,中国人一般不愿意将遗体捐出,也是能够理解的。

  但是,遗体捐赠的社会认知程度低也是捐赠数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柏寒去世的消息,把遗体捐赠这几个字眼又重新纳入到人们的视线中。她以自己的选择为人们做出的榜样,也推动了很多还在犹豫中的人们坚定自己的选择。捐赠遗体是对医学研究的支持,也是对他人的关怀,对患上疾病需要救治的人们的关怀。只有医学昌明,人们才可以免受疾病的折磨。柏寒的这一决定,让人感受到了她身上善良正直的人格力量。

  从土葬、到火葬,再到海葬、树葬,人们的丧葬观念在不断变化。但由于对于遗体捐赠的用途和途径宣传不够,以及对于遗体使用方式的担心,阻碍了更多中国民众接受这种遗体处理方式。无疑,文艺作品是宣传这种观念的有效形式。如在热门的电视剧《永不瞑目》中,肖童接受了眼角膜的捐献重新见到了光明,在他临死之前,他又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去。近期的电视剧《女人四十》里也有类似的情节。虽然,这些情节不是电视剧的主要线索,但是,不要小看剧中的这一笔。很多人看过这两部电视剧后,开始对眼角膜捐献有所了解,更多人认识到了也许这是生命的一种延续。剧中的情节感人,更是让一些观众看后开始向当地的红十字会咨询捐献事宜。日本电影《眉山》围绕一位单亲母亲在死前,母女二人的关系由冷淡到浓烈的过程来展开,期间母亲决定捐赠遗体,却不能获得女儿的理解,其情其景悠长动人,促使观众思考生死之意义。

  柏寒以自己塑造的“婆婆”形象,让观众体味家庭、亲情的百般滋味,让人们懂得家庭和谐的重要,用艺术创造为大家带来欢乐;柏寒又以捐赠遗体的方式告别世界,给更多的生命以延续的可能。艺术和艺术家带给我们的启示,值得深思。


(编辑:孙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