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的音乐色彩
《金陵十三钗》中所涉及到的文化元素,主要是东西文化的并置和冲突。在乐器的使用上,既有西式交响乐队、小提琴,又有中国的琵琶、二胡。在音乐形式上,有低缓悲悯的交响乐旋律、天真无邪的教堂颂歌、抒情暗淡的小提琴音调和如泣如诉的二胡旋律作为背景音乐;又有代表秦淮妓女身份的世俗民间小调。那么,在文化背景的铺陈和紧张、激烈、沉静、悲伤、悲壮等情绪限制的前提下,在电影配乐上,作曲家若想通过音乐为电影增色,就需要针对不同故事情节(场景)、人物形象及整体的情感基调配以相应的背景音乐或主题音乐。因此,这对作曲家的要求不低,至少要在中西音乐的创作中游刃有余。
评价一部影片的配乐,我们需要关注其是否具有较为完整的音画对位关系,亦即音乐和画面、音乐与故事、音乐与人物之间相互衬托、相互提升和形塑的互动关系。通俗而言,即是说观众是否会因某一个影片的某一段情节记住一段旋律,或者因为其特定的配乐而对某一桥段和人物产生深刻的记忆。答案若是肯定的,则其配乐即是成功的。那么,对于《金陵十三钗》的配乐而言,有诸多值得肯定之处,这里仅举两例以飨读者。
日军实施暴行一节,在音乐表现形式及与画面的统一性安排上,恰当地迎合、引导了观众情绪的爆发。音乐形式主要有:交响乐、女声合唱和小提琴演奏。交响乐作为背景音乐出现,音量低缓、宽阔舒张;女声合唱的颂歌抒情纯洁、满载凄楚;小提琴旋律清晰明亮,痛斥的情绪显而易见。它们与侵略者的暴行和学生痛苦的叫喊声形成音画的对位和并置,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在音乐情绪的塑造中,愈发令人发指。
本来,单从情节而言,画面的构成及其学生的尖叫声和鬼子的淫笑声,已能引起观众相应的情感反应,但是从视听统一的心理体验而言,似乎还存在些许缺失,需要有一定的引导使观众的情绪彻底发泄,那么,上述背景音乐则填充了观众心理的空白。音乐的缓弛,与故事情节的紧张,形成的巨大反差和对比,这是作曲家的精心设计,使得两者之间产生了抗衡的张力,更容易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而且,在紧张的情绪下,观众对舒缓、低沉、纯洁的音乐体味会更加明显,神圣、纯洁的音乐引发的反应在与暴行对比下会更加明显。观众的情绪正是在这样的对比中得到引导的。
不少人反映,整部电影印象最深的就是玉墨的琵琶弹唱——《秦淮景》。它是由流传在江苏地区的时调小曲《无锡景》改编而来,《无锡景》在旧中国就已在歌女、妓女中间广为传唱。作曲家团队以《无锡景》为底本进行改编,并借用了弹词的元素创作了专属于秦淮女子的这首《秦淮景》,并且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玉墨带领其姐妹在临行前的弹唱,昭示着《秦淮景》与秦淮女之间的对应关系。音乐在这里首先是一个文化符号,也是她们的主题音乐,是剧中秦淮女自我身份认同的标志和方式。《秦淮景》的演唱,配合影片故事情节,创造了文化身份上的归属,并与南京及秦淮河上的妓女们联系在一起。但在这里,音乐的出现已经不仅仅是身份认同这么简单,对于秦淮女子的行为而言,音乐将他们的悲剧命运进一步推进,一种悲壮的情绪油然而生,使观众不得不对这群已知亡国之恨的商女们的行为肃然起敬,进而产生愈加愤怒的情感体验。而如果将此处的配乐替换为交响乐,虽然也可作为画面的填充,但凸显人物形象的主题就不够明确,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情绪的渲染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有人认为,不能因她们的“救国”行为,就能够改变其自身的形象,但我想说的是,当《秦淮景》的旋律在此处唱起时,它软化的不仅是剧中人,同样也软化了观影人。可以说,在配乐中,创作符合人物形象、性格和剧情需要的主题音乐,具有重要的、不可随便替代的功能。
(编辑:晓婧)